第四十四章 敌我明晰转为攻
第四十四章 敌我明晰转为攻 (第2/2页)他知道这种威胁十分浅薄,却必定获得了完颜雍的首肯。
完颜雍可能不知道徒单贞家宅中的破事,在这位陛下看来,重用大臣之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也就给了纥石烈良弼能钻的空子,偏偏徒单贞也不能拒绝,总不能说自家二儿子是个暴虐之人,不堪大用吧?这也就让纥石烈良弼钻了空子。
见徒单贞低头,纥石烈良弼不止没有任何欣喜之情,反而越来越烦躁。
这位金国双料左相的主要才能在治国上,别看他一直在掌管军事,却更像一个救火队长。属于封建主义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
可是在纥石烈良弼看来,金国目前的问题根本不是打上一两场胜仗就能解决的,需要深层的改革,国祚才有希望再撑上百年。
然而汉人豪杰们已经趁势蜂拥而起,如果不将这要命的一波扛过去,莫说百年国祚,说不得这两年大金就要亡国了。
想到此处,纥石烈良弼只觉得一阵心累。
就算将宋国打服,将山东收复,然而金国二帝并立的局面又该如何解决?
完颜亮与完颜雍两个皇帝,哪个是能安生退位的主?
说不得到最后还会有一次惊天内战。
而在这场注定要来的大战中,他又要站在哪一方呢?
望着黄河,纥石烈良弼竟然呆呆出神,以至于在一众金国重臣的环绕之下默然不语。
“我率军走后,此地军事由郭安国郭总管负责。”良久之后,纥石烈良弼方才继续说道:“郭总管,蒲察总管,且近前来。”
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不敢怠慢,纷纷上前聆听相公钧旨。
纥石烈良弼却是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方才说道:“我知道你们二人在想什么,无非就是前路茫茫,此时又被我放在徐州,有些惶恐。”
蒲察世杰不语,郭安国却是苦笑摇头:“左相说的正是,我等……我等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纥石烈良弼却并没有具体军令下达,事实上,对于一军总管这种等级的军官来说,左相这等大人物在眼前的时候,自然要蛰伏一二。
但一旦没有人管辖,那么他们的自主性就太大了。
一万正军,哪里去不得?
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远了都不怕,何况是左相呢?
所以纥石烈良弼干脆只下达了个备战备贼的军令了,其余竟然允许两人自由发挥。
另一方面,二人的确是迷茫。
武捷军身为金军战斗序列中十分靠前的大军,在合扎猛安被重新组建之前,是长期充作完颜亮的禁卫的,其中各级军官不乏完颜亮的死忠,即便不是,他们也在金国的先军政治中获得了极大好处。
为首的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一个是三姓家奴郭药师的儿子,名声臭了行市,没有完颜亮的破格提拔,现在全家还在沧州牢城吃螃蟹呢;另一个则是完颜亮的亲卫出身,属于心腹中的心腹。
总的来说,武捷军是很难背叛完颜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回到汴梁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金国如今的情况两名大将也都门清,说一句内忧外患,势若累卵绝对错不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想要报效主君,难道不应该将为君父解忧,在边疆建功立业吗?
而且纥石烈良弼的命令同样是让武捷军坚守徐州,岂不是两名悍将只能待在徐州不得动弹?
纥石烈良弼看到二人的行状,笑着说道:“二位莫要这副表情,我既然率大军去东平府,那么南边的防务也就交于二位了。我也知道二位在恐惧何事,这里却也只有一句话相告。”
“你我为国家重臣,身负家国重任,当一切为国事为重。”在周围大臣或惊愕或怀疑的目光中,纥石烈良弼竟然缓缓说出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来:“两位只要能坚持住这一句,即便之后再艰难,也会有回转余地;可一旦三心二意,首鼠两端,那么莫说国家崩沮,就连二位的前途也将混沌难明,望二位好自为之。”
说罢,纥石烈良弼竟然转身欲走。
一直沉默的蒲察世杰此时终于开口阻拦:“左相,末将还是想要请一封军令,若是局势诡谲,末将该如何去做?”
纥石烈良弼止住了脚步,欲言又止,思量片刻之后,只能说道:“到时候你们自然就能想明白了。”
徒单贞听到这里,再次不耐,转身就走。
这厮是不是信了佛?今日没完没了的打机锋!恁的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