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
第五十章 不知腐鼠成滋味 (第1/2页)押司这个职位虽然只是县一级的小官,而且是低于官的吏员,却是位低权重,负责处理县中的所有文书。
也就是说,整个历城县的原始档案资料全都得在邓禹手中过一遍才可以。
而且,因为押司是吏员,是与当地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人物,须得手段够硬,名声够亮,黑白两道都得给面子方才可以。
否则底下人给使绊子,税收征不齐,贼匪捉不住,整个县都得瘫痪。
所以,押司这种职位外来人根本玩不转,大多由本地豪强子弟担任。
就如同《水浒》中的宋江宋押司一般,邓禹邓押司也是历城邓氏出身,乃是本地界响当当的人物。
当然,山东这么乱,历城又是济水重镇,济水贯穿山东东西两路,是山东河北要道,没点武力上的手段根本镇不住场子,所以邓禹手中的庄户也有将近千人,若是算上做济水上生意的黑道人物,邓押司招呼起三四千青壮不成问题。
呼延南仙既然想要兵不血刃拿下历城,邓禹是不可能不拉拢的。
不过这趟买卖一开始却并不是呼延南仙做的,而是邓禹主动联络的忠义军。
这倒不是罕见的事情,因为金国对于山东汉人的盘剥是一视同仁的,无论是地主豪强还是普通百姓,都逃不过给猛安谋克户腾笼换鸟的下场,所以一些大地主也要反金的。
有些人比如王友直自己就扯旗造反了,还有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就会联络各大势力,以作依仗。
说豪强全都是恶人肯定是偏颇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最典型的就是王世隆那一家子,虽然是豪强出身,到现在依旧老老实实的当忠臣良将,家中也是谨慎按照忠义军的规矩来行商种地,稳妥的不得了。
“不瞒呼延将军,这几日的局势确实紧张。”一路上邓禹嘴巴不停,与呼延南仙并辔而行时,不断讲述最近形势:“河北已经全乱了,到处都在打仗,再加上一年没怎么正经种地,到处都是流民盗匪。不少流民抵达了济南府,却因为官府无法救济而死伤无数,眼瞅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俺们看着不忍,按着刘大郎君的法子来安置百姓,却还是收效寥寥……”
呼延南仙缓缓点头,此时他已经看到了济南府城墙下的那一片窝棚。
济南府的官吏大多数都是不做事的,而少数想要做事的官吏豪强面对如此汹涌的流民潮,也是有心而无力。
许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就比如赈济灾民,该如何安置他们,该在何处安置他们,该如何将粮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些都是学问,而且需要整套官吏体系的配合才可以。
如今济南府的官吏豪强们根本做不到,他们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也不会来处置这么多的流民,只能按照老办法,给他们在城外划出一片地来,定时来赈济施粥,维持他们饿不死罢了。
若是按照以往的事态发展,这些流民要么死得差不多后再开春散去,要么被各路豪强收为庄户佃户奴仆,要么就在一个强人的带领下起义成为农民军。
毕竟这是封建时代,又是乱世,遭了灾的农民能有几条活路呢?
呼延南仙却是看着这一片窝棚出了神,片刻之后方才在马上笑了出声:“邓押司,你可知道我是有过野心的?”
邓禹正在指着历城说某某城门是自家至亲兄弟把守,绝对万无一失云云,此时听到呼延南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当即一愣。
然而随后邓禹就意识到了呼延南仙言语中的意思,当即就闭嘴,反而不敢接话了。
军头有野心,这能是什么好话吗?这话能随便接吗?
见邓禹这副模样,呼延南仙笑容更加灿烂:“但我后来还是臣服刘大郎,甘愿为其鹰犬,你可知为何?”
邓禹左右看了看,见其余人都离得挺远,注定不会有人为自己解围,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因为飞虎郎君乃是亲手擒拿过金国皇帝的大英雄?”
呼延南仙摇头。
邓禹见状有些无语,但还是继续猜道:“是因为飞虎郎君对将军有知遇之恩?”
“还是飞虎郎君能接纳武成军?”
“又或者是他能一视同仁?”
说了几个猜测后,邓禹见呼延南仙只是连连摇头,彻底无奈:“呼延将军莫要卖关子了,俺确实猜不出来。”
呼延南仙叹了一口气方才说道:“我摇头不是想要敷衍,而是因为我之前确实不知道为何对刘大郎心悦诚服。敬重豪杰英雄?感念收留之恩?或者都有吧。但直到看到这一幕,我方才彻底明白为何息了所有野心。”
邓禹呼吸不知为何有些急促,却见到呼延南仙指着庞大的流民营地,揭晓了答案:“这个操蛋的世道,我改变不了,你也不成。咱们这些中人之姿,只能当个太平犬或者乱世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