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会见诸葛,改良赈灾(求月票)
第9章 会见诸葛,改良赈灾(求月票) (第2/2页)其实这也是当前朝中大臣很多人的想法,只不过是都不愿意直接提出来罢了。
顾易就是要撕开他们这一层心理安慰。
让他们以最严肃的态度,来处理此次的灾害。
“小子曾仔细钻研过高祖父昔年赈灾时的各种制度,加之祖父当初祖父当初平定乱民时的制度。”
“想出了一些可以改良的方法”
借着顾烨的口,顾易直接便将自己这几年来所想的方略说了来。
这是他这几年来通过观察诸葛亮赈灾时所思考出来的方略。
其跨度没有并没有大到难以实现。
几乎都是一些最为适用于现在的整体方略。
诸葛亮听得十分仔细。
随着顾易越说越深入,他整个人的眼神之中立刻便闪过了惊讶之色,似乎是有些难以相信这竟然是顾烨说出来的。
整个人的表情也是愈发的认真。
其实顾易所给出的方略,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计策。
在现代的角度而言,这更像是一些个资本家公司的基础操作,只不过顾易是将这些手段就用在了赈灾上。
——比如先加载的以工代赈。
如今大汉以工代赈的举措其实并不算顺利。
因为灾情不断,看不到尽头。
虽然能够一直能够保证活着,但在长时间的劳作之下,难民对此还是会有着积怨。
种种因素之下;
这就注定会导致赈灾上的不顺。
顾易所提出的便是在这其中使用一些手段,给与激励。
只要完成了多少工作。
便可以在每日救济的情况之下,多领出一些钱粮。
其实在有些时候,人性远远没有那般复杂。
能够保证活下去且还能赚取钱粮,这对于灾民而言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定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潜力;
除此之外——
还有对于豪强没可能的政策。
其实诸葛亮早已对豪强动手了,征集他们的粮草用来赈灾。
但这种事注定不能做的太绝。
以如今的局势,诸葛亮可不想想再次掀起豪强大规模的叛乱。
而顾易所提出的改善方法便是让他们主动将粮草掏出来。
除却给与百姓们的激励之外,对于豪强顾易也用了相近的手段。
——他提出以两种激励方法刺激豪强主动参与赈灾。
率人赈灾最快者可获朝廷嘉奖。
并赐下一面专属的旗帜;
只要有这面旗帜,待天灾过去,便可以用来免除掉一年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的税收。
而捐粮最多者亦有奖励。
不仅仅有皇帝的嘉奖,还可让家族子弟于下次选拔官员之时直接参加最后的京考。
从根本上将此次赈灾转变为豪强名利竞赛。
将四方各地的豪强都绑定在大汉朝廷的战车上。
虽然如今的大汉对于声望要求并没有之前那般在乎了,但对于豪强们而言这其中也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而直通京考的福利,这绝对是会让他们心中的福利。
如今天下豪强何其之多?
每一次的考核总有太多太多的豪强子嗣通过不了最基本的考核。
顾易抓住的就是他们的这个心理,反正能否当官最后看的还是真才实学。
除此之外——
还有针对瘟疫;针对蝗灾的具体策略。
于瘟疫上;
顾易只是提出了更符合科学的策略,建立更为统一的隔离区,并根据不同颜色的木牌分出不同程度上的感染者。
通过此举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治理。
顾易不懂医术,这种资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在网上查出来的。
他只能提高消毒上的细节,减去其中的接触。
而至于蝗灾则是更为直接;
顾易利用着自己在网上学来的知识,建议在除蝗的同时,收集蝗虫晒干成粉。
借顾氏传承古籍之名,说出了它的价值与好处。
人畜皆可食用。
整个堂内彻底死寂。
紧紧的盯着顾烨,诸葛亮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的身体虽然大不如从前,但他的思绪可还是十分的清晰。
当听到顾易所说出的方略之后。
无数的念头便已经在他脑海之中闪了出来。
他在思考其中的可行性!
诸葛亮对于赈灾的一切细节早已了如指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愈发心惊顾烨所说出的这些话。
这可是顾易深思熟虑后才给出的答案,又怎么可能出错?
但以诸葛亮的性格,自是不会直接做出决定。
他需要仔细思考。
更是要将与朝堂众人商谈。
但当他生出这个念头的同时,便足以说明了他对顾易这一些调整的认可。
他紧紧的盯着顾烨,沉默了良久,这才开口感叹道:“公子真乃大才也。”
“丞相谬赞。”
顾烨性格沉稳,无需顾易操控便立刻行礼,起身便要离去。
诸葛亮也未拦着。
顾烨年纪还小,直接参与政事有违礼节。
不过就在顾烨离开之前,他还是认真的道了句:“届时若是有所决定,定会告知公子。”
“谢丞相。”
顾烨连忙行礼,旋即转身便走。
顾易并未有所干涉,他并不打算直接将四方蛮夷的威胁说出来。
毕竟这也只是他的猜测。
而且诸葛亮性格沉稳。
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哪怕诸葛亮能够看出这其中的风险,但以当前大汉的局势而言,他也绝对不会选择动兵。
而且顾易也不着急,如今顾烨才不过十二岁,留给他的时间还有很多。
诸葛亮紧紧盯着顾烨的背影,整个人的表情愈发的复杂。
直至顾烨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他这才微微移开目光。
先是让人去召集群臣前来。
而他自己则是走进了一个房间之中,看着房间内供奉的三人,整个人的眼神愈发的复杂。
那是刘备、顾琛、顾泽的画像。
诸葛亮日日都要前来祭拜。
如今的他已经彻底达到了巅峰,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完全理解顾琛晚年时为何会那般拼命。
这已经成了诸葛亮的一块心病。
他怕自己时间不够,不能为大汉留下抗起重担的人来。
但今日.
那个人似乎是出现了。
“先帝,先生,顾公.这是你们在帮助臣吗?”
他轻声开口,缓缓朝着三人的画像直接跪拜了下去。
虽然并未直接做出决定。
但毫无疑问.诸葛亮在心中已经认可了顾易所提出的改良方略。.
Ps:月初了跪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