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子风波,大战前夕(求月票)
第15章 太子风波,大战前夕(求月票) (第1/2页)延熙十一年,十月。
乌桓、鲜卑联兵数万进攻幽州。
虽然被陆抗与文钦打退。
但这无疑也是一个信号,更加应证了顾易的猜测。
很显然,九州与蛮夷的这一战注定无法避免。
无论如何顾易都必须做好准备。
相比于顾易的谨慎,大汉无论是官员们也好亦或是百姓们也罢,对此都是丝毫不以为意。
或许就是因为当年顾琛的成就实在太高了。
这大大的加剧了大汉官员百姓们对于四方蛮夷的不屑。
哪怕大汉如今仍是处于恢复阶段。
但百姓们也仍是如此。
于他们而言,四方蛮夷进攻大汉那就是在蜉蝣撼树。
这种想法就注定是隐患。
虽然大汉当今的实力确实不弱,但若是所有人都不如此自傲的话,那就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要想改变这些无疑是在痴人说梦。
大汉百姓对于蛮夷的不屑,早已融入到了骨髓之中。
这是千百年来强生形成下来的习性。
顾易可不会天真到在这方面发力。
他只是更加关注边疆,除了幽州之地外还有四方的蛮夷。
包括当年顾琛迁移来的那些部落。
其实在顾易心中一直都觉着,九州文化最为神奇之处便是包容。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
——纵观九州数千年历史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部落,被九州的文化所同化。
这些部落如今就是这样。
顾琛当初挑选的几乎都是一些善于农耕的部落。
这种部落对于中原的文化本就有着很强烈的向往,且更为适合九州的文化。
如今他们更是对大汉已经有了认同感。
尤其是新出生的子弟。
他们对于九州文化的认可程度甚至已经超越了原本的部落文化。
只要大汉仍在,这种现象就一定会随着一代一代人的影响而越来越重。
这种现象让顾易产生了很多想法。
——比如文化大融合。
真正奠定好九州将来的根基。
但在一阵深思熟虑之后,他又将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给压了下去。
这种念头实在是有些过于天真了。
最起码以现在的生产力,大汉还没有能够压住所有蛮夷的实力,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时间匆匆而逝。
顾易渐渐放下了对于朝政的干涉,选择将一切都交给了张华钟会杜预等人。
也好在这些人的能力并不差。
并且因为顾氏的影响,他们对于顾易所定下的种种制度同样也保持着坚定的态度。
再加上朝臣们的抵抗之心越来越弱。
这让顾易终是腾出了些许时间,开始筹备粮草于四方。
而随着顾易的动作越来越大,朝堂上的众臣也是渐渐看出了顾易的心思,朝堂之中的风向不由得便转移到了这件事身上。
不少大臣都在怀疑顾烨是想效仿顾琛,对四方蛮夷开战。
这对于他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小事。
没人愿意打破平静,突然开战。
大汉当前的朝廷已经迭代到了第三代,完全没有了当年那些从战乱之中走过来人的魄力。
向四方蛮夷开战在他们眼中就完全是一件有害无利的事。
哪怕就算打赢了又能如何?
四方蛮夷们的土地,在他们眼中就是不毛之地。
越来越多的奏疏堆积到了张华那里。
开始的时候张华还能压下这些奏疏,但随着顾易的动作愈发频繁,反对这种事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强烈。
顾易根本没有兴趣去理会这些人。
其实若不是因为他知道后事,他或许也是这些人之中的一员。
这种事是讲不清的。
顾易只是去见了一趟刘禅,向刘禅重新提了一遍当初顾琛晚年时所做的一切。
随后——
刘禅便将这些奏疏给压了下来。
不过刘禅对此也有些担忧,他不愿意让顾烨离开洛阳。
朝堂上的风声让他十分紧张。
刘禅如今也已不在年轻了,甚至可以说已经是到了晚年。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对于此事的态度十分坚决。
哪怕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他也仍是如同当初那般,对于顾氏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是越来越强。
他害怕当初顾琛诸葛亮的事再现。
但涉及到一国之事,岂能因一人之意而改。
顾烨终是要离开洛阳。
这是一定的!
但这一次顾易还是操控着顾烨答应了刘禅。
他还需要时间。.
延熙十三年,七月;
益州送来消息,镇西将军邓艾薨于成都。
自此——
顾琛当初为大汉留下的所有将军,皆以薨世。
一个辉煌的时代彻底落幕。
与其他将军不同,邓艾的功勋可不仅仅只有镇守一方,同样还有着屯田的功勋。
虽然这其中有着顾琛的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邓艾的屯田之能同样非凡。
刘禅对此十分悲伤,同样是为他举行了盛大的丧事。
顾易让羊祜赶往益州接任了邓艾的官职。
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正是因为屯田之策在益州之地大获成功的缘故,西南夷是当前各方蛮夷之中最为亲近大汉的存在。
顾易不可能让一个只知征战的人赶往益州。
羊祜便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但不好的消息接踵而至,刘禅竟然在丧事之后突然患病。
皇帝患病,无论轻重都不算是小事。
虽然刘禅这个皇帝在当今大汉之中更像是一个吉祥物,但他手中也是有着权力的。
突然的患病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甚至就连顾易都没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按照顾易的判断而言,刘禅的寿命肯定会超过原本的历史。
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甚至就连诸葛亮都比原本历史之中多活了好几年。
刘禅这种性格的人绝对会比原本历史之中还要长寿。
根本就没有料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
最关键的是——
刘禅的患病,让他发现了大汉当前另一处潜在的威胁。
那就是太子刘璿。
对于刘璿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之中记载并不算多,顾易对他的理解也只是通过如今正面接触之时才有所判断。
在刘禅未曾患病之前;
刘璿虽然出入无度,但为人性格也算可以。
再加上刘禅的影响他这些年来对于顾氏一样很尊崇。
但随着刘禅患病之后
刘璿这个太子渐渐有了一点权力,他性格上的缺点便展现了出来。
此人十分刚愎自用,且十分的有野心。
他可以说是与刘禅的性格完全相反。
刘禅是知道自己才能不足,所以从不想其他的事,将一切都交给有能力的大臣。
但刘璿则完全不同——
哪怕对于朝政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经验,他也要插手其中。
虽然刘璿对于顾氏的态度并不差。
但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说明他性格的特点。
别忘了,刘璿他现在还不是皇帝!
这迅速便让顾易警惕了起来,其实之前的他也考虑过这种问题。
毕竟刘禅终究会死。
若是届时当真会发生大战的话,那这天子的位置便极为关键。
只不过之前的刘璿的性格还没有完全展现了出来。
但现在就不同了。
刘璿这个人的才能十分一般,若是真的让这种人当了皇帝。
以他的性格
届时的大汉会变成什么样?
顾易的性格本就不会面对大事而犹豫不前。
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切身实地的操控之后,顾易的本事也在不觉间获得了提升。
这可是事关九州沉浮.以及顾氏生死的大事。
他绝对不能容忍出现任何的差错。
但顾氏至少在明面上,绝对不能涉及到皇权交替的争端之中。
不然的话绝对会留下很大的风险。
如今已经不再是乱世了,顾易必须要为未来考虑。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一个念头迅速便在顾易的脑海之中生了出来。
在考虑好一切之后。
顾易立刻便操控着顾烨对外放出了消息,自己同样患病。
随后便紧闭冠军侯府的大门,不见任何一人。
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