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旷世之功,奠一统之基(求月票)
第31章 旷世之功,奠一统之基(求月票) (第2/2页)“但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拿了!”
“趁耶律斜轸急于东撤,我们全力进攻,能占多少是多少!”
“然后立刻派人去向顾瑾示好,重申盟约,甚至可以.帮他牵制耶律斜轸,不让其顺利东归!”
李德明看着瞬间达成一致的臣子和儿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就是他想要的,审时度势,利益至上。
“元昊,张浦所言,深合朕意!”李德明猛地站起身,决策已定,再无犹豫,“传朕旨意——”
“立刻集结所有兵力,不再保留实力,全力进攻辽国西京道各州县!”
“尤其是大同府,趁其兵力空虚,给朕不惜代价打下来!”
“我们要的不是劫掠,是实实在在的占领!”
“另外,选派能言善辩之人为使,携带重礼,立刻前往宋军大营,面见顾公。”
“告知他们,我西夏始终谨守盟约,听闻太傅大捷,特来祝贺!”
“并表明我军将在西线全力出击,牵制耶律斜轸,助大宋光复燕云!”
言及此处,李德明话音一顿。
他深深一叹。
随即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取来纸笔。
“陛下?!”
当即有臣子失声惊呼,“您这是”
连李元昊也面露愕然。
李德明却神色凝重,看也不看他们,只沉声道:“以顾公心性,恐怕不会轻易原谅我等.”
“若顾公不允,可将此信交予他。”
“我大白高国,愿为大宋附属。”
“但求顾公宽仁。”
“父皇!!!”李元昊几乎失控高喊,“何至于此?!”
“我军尚未行动.”
他以为顾瑾未必察觉他们所图,更何况西夏的战事,并未影响居庸关血战。
然而李德明的眼神依旧坚决。
他紧紧望向李元昊:“称臣附属,又能如何?”
“只要留住一线生机——”
“他日,再争回来便是!”
“莫忘昔日,为父也曾向辽国称臣!”
言至最后,他看向李元昊的目光中,掠过一丝深切的期望。
李元昊见状,终于沉默下来,迎视着自己的父亲,认真的点了点头:“儿臣明白!”
辽军的动作极快。
王应琛这一次显然是拼了命,甚至是奔赴到了前线,借自己于辽国的声望来稳定起了溃散的军心。
宋军已经完全动手了!
顾瑾已经做出了详细的筹划,令四方将士以居庸关为中心向着四方不断地进攻。
攻克居庸关带来的战略优势被瞬间放大,宋军以居庸关为新的支点和跳板,兵分数路,如同数柄出鞘的利剑,向着燕云腹地迅猛穿插。
由曹彬等宿将率领的宋军主力,出居庸关后,毫不迟疑,一路向东,兵锋直指辽国南京道的核心——幽州。
这是整个战役的首要目标,旨在摧毁辽国在燕云的指挥中枢,并捕捉辽军主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精锐自古北口、居庸关北出,沿着燕山山脉迅速向西扫荡、扼守各处隘口,如儒州、妫州等地。
目的是彻底切断燕云地区与辽国中京、上京方向的联系。
阻止辽军增援,并关门打狗,防止幽州辽军北窜。
另一路大军则自古北口、居庸关一线向东南方向进攻,目标直指顺州。
合围之势自此而成。
但可惜的就是,王应琛终究还是有些能力。
至少在面对当前的状况并未过于慌乱,而是异于常人的直接奔赴前线,来阻挡宋军的攻势,为坚壁清野的政策争取时间。
而这,也是一个十分成功的计策。
只可惜这仍旧是不可能阻挡宋军攻略燕云的大势!
居庸关。
一阵压抑的咳嗽声在营帐中断续响起,顾瑾以拳抵唇,脸色苍白,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却仍强撑着精神,听取下属汇报各地军情。
“加紧攻势,”他声音微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绝不能让辽军如此从容地将所有百姓迁走。”
稍作停顿,他看向身旁的顾酩,吩咐道:“酩弟——以家族的名义,将消息放出去。”
“皆是我九州子民,顾氏绝不会厚此薄彼。”
顾酩当即会意,郑重颔首。
他明白兄长的用意。王应琛想给大宋留下一片荒芜的燕云,他们就必须提前布局,给百姓一个留下的理由。
只要有人能借此避开此次强征,燕云就还能留住几分元气。即便无法保全所有,也远胜坐视一切被掏空。
然而,目光落在顾瑾那毫无血色的脸上,顾酩喉头滚动,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没忍住劝道:“兄长,您.还是先回开封养病吧。”
这番话,近日他已不是第一次说。不仅是他,赵光义、军中诸将,乃至远在开封的皇帝,都曾屡次进言。
“兄长身系一国安危,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如今燕云大局已定,您又何苦.”
随着他一开口,堂内的众人也是立刻纷纷跪了下来,认真的劝起了顾瑾。
但顾瑾却还是摇了摇头。
他回不去。
纵使人能回到开封,心也绝对会留在战场之上。
当然,顾瑾也明白自己的关键。
这也是他没有再去亲自处理所有事的原因,但他也必须要在前线鼓舞军心。
而见状,众人也是无法再继续多说什么,只能默默的退了出去。.
——————
“统元间,太傅顾瑾总摄朝纲,革弊政,修漕运,兴海运,积粟如丘山。
历十年,大宋国力之盛,旷古未有。瑾乃厉兵秣马,谋复幽云。
十一年六月,瑾发开封,晋王光义亲为御车。
时辽相王应琛者,亦枭雄也,聚兵幽燕,据险而守。
瑾命杨业部佯攻雁门,又遣使结西夏,令李元昊陈兵西京道。
辽军东西受制,疲于奔命。
瑾亲率二十万大军出雄州,昼夜急攻居庸关。
辽将耶律休哥敛兵固守,欲以坚城耗宋师锐气。
瑾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领精卒三万,逾飞狐陉,涉绝涧,攀鸟道,士卒堕壑死者相枕。
七月朔,抵古北口,乘雾突击,一鼓下之。
当是时,居庸关血战方酣。
瑾不顾创痍,伪作辽帜,星夜回师。
守关者不察,启钥纳之。
瑾遂纵火焚关,内外夹击,关既破,燕云震动。
王应琛虽收残兵阻于檀蓟,然大势已去。
西夏李德明闻之,急奉表称臣,愿为藩属。
瑾乃分定诸州,幽蓟故老携壶浆迎者塞道。
自石晋割地,逾六十载,燕云终复。”
——《宋史.顾瑾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