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我不是刘辩 > 第三百零九章:这钱朕敢给,你问问他们敢收吗!

第三百零九章:这钱朕敢给,你问问他们敢收吗!

第三百零九章:这钱朕敢给,你问问他们敢收吗! (第1/2页)

汉兴二年,二月十日。
  
  云台阁内,刘辩正伏案前批阅奏疏。
  
  看着以纸张取代了竹简的奏疏,刘辩轻轻舒了口气,骨子里那份对竹简的排斥感悄然散去。
  
  总觉得纸张比起笨重的竹简,阅览起来确实轻松省力多了。
  
  汉兴二年,刘辩颁布的第一条政令,是自今年起,除需长期保存的文书、记录外,所有官方公文一律不得使用竹简作为文字载体,而是改用少府所制备的纸张。
  
  大汉此前并非没有纸张,只是过往的纸张,质量和成本皆不尽如人意。
  
  直至蔡伦领着尚方署革新制纸工艺,以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材料,辅以草木灰蒸煮,剔除了单靠捶打难以除净的杂质,才制出了相对廉价的“蔡侯纸”。
  
  然而蔡侯纸廉则廉矣,质量方面却还是难以满足朝廷官方文书的使用标准。
  
  蔡侯纸稍稍受潮,便极其容易分解脆化,即便是干燥保存,以大汉的工艺水平,寿命也不过二十年左右。
  
  因此,蔡侯纸实际上仅能作为草稿纸和民间用纸,当然……刘辩私底下也将其作为厕纸。
  
  毕竟老用厕筹那小竹片又戳又刮的,刘辩实在是适应不来,用绢帛又太过浪费,因而这也算是刘辩为数不多的“奢靡”了。
  
  刘辩本欲寻找那位发明“左伯纸”的左伯,然而刘辩实在是不清楚这位的出身籍贯,甚至不知这位现今究竟是老是少,但遍寻天下也的确没有所谓的左伯纸。
  
  市面上最为精良的纸张反而是产自贾诩的老家武威郡姑臧县,此处以蔡侯纸的制造工艺改良的纸张,在大汉的市面上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颇有些名气。(注1)
  
  于是,刘辩令尚方署广募天下纸匠,搜集各地木材试制新纸。
  
  最初纸匠们私底下还是有些埋怨的,但刘辩许诺了丰厚的财帛赏赐以及田宅等封赏,甚至许诺做出突出贡献之人,可封侯!
  
  主打一个朕不懂技术,但朕有钱!
  
  最终,在耗费大量木材反复试验后,一种白皙、柔软又具韧性、不怕折迭的纸张,终于从尚方工坊诞生。
  
  尚方令柴玉抚摸着这洁白如玉的纸张,也是微微有些动容。
  
  造纸的工艺本非什么高精尖技术,关键在于能否投入足够的成本去试验各种木料原料,并辅以麦秆、稻草、渔网、麻布等辅料,并调整搭配和其中配比比例。
  
  但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
  
  譬如尚方的一位纸匠,不慎将作为原材料的檗木树皮丢入水池之中,却又因染了风寒而未继续动工,檗木树皮浸泡在池中无人问津。
  
  纸匠们是一人三个池,各自只对自己的池子负责,因此旁人只当这名纸匠是有意为之,也不好捞出池中浸泡着的檗木树皮。
  
  却不想待他数日后回来,竟发现水池中飘着一层淡黄色的汁液,落在纸上竟然形成了一层浅黄色。
  
  但由于这并非以火熬煮而出,故而汁液含量太低,于是纸匠重新以火熬煮汲取可作为染料的汁液。
  
  本以为这是意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燃料,谁料竟在对比纸张防虫蛀的试验中,又意外发现了由檗木浸染的纸张还有着防蛀和增加纸张柔韧性的功效,并将之命名为“染潢术”。
  
  而使用染潢术加以防蛀功能的纸张,将之染至何等程度亦有讲究,染得太深纸张泛黄严重,染得浅了又失了防蛀的功效。
  
  最终经过无数次试验,尚方得出的结论是,“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如此制成的浅黄色纸张方才算是兼顾了防蛀效果与视觉美观。
  
  这类巧合时有发生,但能留意并深究的纸匠却不多。
  
  所幸尚方最终并未辜负刘辩的期望,制出多种类型的纸张。
  
  从适合作为奏疏不易受潮的“文书纸”,到宜于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书画纸”,以及能够长期保存防虫蛀但缺乏美观的“传世纸”,以及适合民间小民使用的廉价“竹纸”、“草纸”。
  
  当然,纸张类型不同,价格自然悬殊。
  
  “文书纸”制作精良,自然价格非比寻常,一刀约莫2000钱,也就是一张“文书纸”市价20钱。
  
  “书画纸”则是更昂贵,一刀约莫10000钱!
  
  若是“传世纸”,则是一刀10万钱!
  
  作为文化副产物的纸张,这份暴利几乎不亚于食盐了,而且只要朝廷始终掌握着最新的技术,不松懈对于纸张工艺的改良,那么便会如同炒茶般以不断进步的工艺,牢牢占据市场。
  
  至于地段的竹纸和草纸,没有人能在成本上与少府相比。
  
  刘辩虽说在纸张一项的投资上,就投入了超过一亿钱,但并非是因为采购了过多木料作为原材料,至于辅料也多是麦秆、稻草、米糠、麻布等贱物,纵然采购量大却也不值几个钱。
  
  主要的付出,都是作为赏赐以及工坊的扩建。
  
  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朕在自己的土地上要几根木料,又不是修宫殿所需,走的还是市舶司下辖的内河漕运船队,难道还要付钱?
  
  这钱朕敢给,你问问各州刺史、各郡郡守以及市舶司上下的官员,他们敢收吗?
  
  若是商贾想经营纸张,那么他们的木料供应商,没准还是少府呢,就这还如何能与自产自销的少府竞价?
  
  翻译翻译什么叫央企!!!
  
  而随着朝廷的这一项政令下达,各地倒是几乎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相比于光和六年刘辩初摄朝政,实际上如今大汉各地的州、郡级地方行政主官基本上都换了一批,加之刘辩这位天子彻底树立了权威。
  
  只要不严重触及百官及世家豪门利益,反对声便微乎其微。
  
  况且纸张在这个时期产量本就在逐年增长,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纸张的需求量都在逐步攀升,只是受限于纸张的质量、价格才无法取代竹简作为主流文字载体。
  
  价格低廉,轻便且文字利用率高的纸张,取代竹简几乎没有受到多少阻力就在朝廷和地方官署推行了。
  
  尤其是大司农署,每日面对一卷卷账簿,也许某一个郡一年的收支账目,动辄就能列出整整一车的竹简。
  
  若是需要核对,则要在一车乃至更多的竹简中来回翻找。
  
  但纸张避免了麻烦,最多不过是多翻几本账册罢了,还能通过折角或是以小竹片书写作为书签将有纰漏之处标出,在进行总结报告以及上奏天子之时也能更加省心省力,受到了大司农署以及各地行政主官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纸张皆由少府免费供应,所有官员除俸禄外会依据官秩发放不同等级的纸张津贴,以实物赠送给各级官员,不必国库出半个五铢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