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221章 坐镇成都

第221章 坐镇成都

第221章 坐镇成都 (第1/2页)

江州南城。
  
  最中心,最高大,最奢华,最多仆从、护卫、车马的那座府邸,便是李府了。
  
  “母亲,儿回来了。”李丰强颜欢笑,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有几分生气。
  
  其母弄了一桌子菜,此时正摆弄盘碟,闻得儿声,顿时欢喜地扭过头来,一边脸上笑意不止,一边朝着李丰小步急趋而来。
  
  “回来得真是时候,长途跋涉一定饿了吧?吃饭吃饭,娘今日亲自下的厨,都是你最爱吃的。”
  
  其母目光心疼地上下扫着一身布衣素服、风尘仆仆,整个人比她记忆中变黑、变瘦了许多的儿子,脸上慈爱的笑意却是片刻未停,最后扯着儿子衣袖便往屋里走。
  
  “你父亲不是大张旗鼓去城外迎你了吗?怎么没和你一并回来?”
  
  其母一心欢喜,虽察觉到儿子神色有些异样,但只以为是在外吃了不少苦头的游子,终于归乡见母的委屈与想念。
  
  “母…陛下也来了,阿父适才出城相迎,如今……大概正与陛下于江水泛舟呢。”
  
  李丰声色轻松。
  
  其母颜色骤变。
  
  “陛下…陛下亲至?你父亲从来没有与人说过陛下会来啊……”
  
  言及此处,其母忽然一滞。
  
  片刻后面露恍然之色,眸子里的异色稍纵即逝,复又轻轻点点头,一边强颜欢笑着开口:
  
  “陛下那里的饭食,肯定比你娘我做的好吃多,他吃独食,我们就不用等他了。
  
  “来来,坐,先吃饭吧,等会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这可是为娘亲手做的,自打你身赴前线,随陛下亲征后,娘便再也没有踏入庖厨一步。
  
  “你父亲不知几次想让我给他做这道蜜炙江豚,我全不理会,他便差庖厨给他做,却又每每觉得滋味远不如你娘我做的……”
  
  许是这辈子第一次与儿子分别如此之久,阔别重逢,喜不自胜,平素里少言寡语的李母,今日嘴里絮絮叨叨个不停,一直给儿子夹菜,自己却是一口未动。
  
  李丰默默听着母亲的絮叨,一言不发。
  
  其母给他夹菜,他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大口大口干饭。
  
  当母亲将一筷子蜜炙江豚不小心夹到碗外,却浑然不觉又继续去夹下一筷时,他才终于投碗停箸,看向其母。
  
  却见其母神情恍惚,并没察觉到他的目光。
  
  “娘…你怎么不吃?”李丰问。
  
  其母沉默,片刻后才回过神来:
  
  “啊…什么?哦…哦,娘不饿,娘不饿,娘不知你要回来,已早早用过晚膳了。”其母最后又笑了笑。
  
  李丰再也装不下去了。
  
  退后几步朝其母重重跪了下去,似要把青石地板都磕穿:“娘…孩儿不孝!孩儿不孝!”
  
  其母赶忙上前将他搀起。
  
  相顾而视,李丰好大一男儿再也忍不住,俯首恸哭,声泪俱下。
  
  其母轻轻揽住他肩头,摆摆手,将这间屋子周边所有下人全部摒退。
  
  “没事,没事啊儿。”其母适才还神情恍惚,此时却是将所有杂念尽皆抛诸脑后,一边轻声安慰,一边轻轻拍着儿子后背。
  
  “娘…是我害了阿父,是我主动把阿父给我的信都交给陛下了,孩儿不孝……”
  
  “没事的…没事的,你能主动告发你父亲,于你父而言是好事,于我们一家而言…都是好事。”
  
  在这个讲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亲相隐』的年代,大义灭亲非但会被人戳脊梁骨,依汉律,还要坐牢治罪。
  
  其母并不知李严究竟给李丰写了什么信,也不知李严最后会被天子治什么罪。
  
  但对于儿子“离经叛道”揭发其父之罪,她并没有悲伤愤怒,反而表示理解与宽慰。
  
  李丰终于止泣,他没想到,他从来柔弱的母亲面对如此剧变竟会这般平静宽和。
  
  “你父自恃功高望众,又是先帝托孤重臣。
  
  “常谓自己为大汉建功立业,戍边守境,功业天下无两。
  
  “却不得志,为丞相及一众宫府重臣所排挤。
  
  “名曰戍边,实则流放,遂常怀嫉恨于朝廷。
  
  “有此嫉恨倒也寻常,你父却不知收敛韬晦,反而常将胸中愤懑嫉恨宣之于口,恨不能人尽皆知。
  
  “你娘我早就料到会有这天。
  
  “只是…确实没想到这天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突然。
  
  “也没想到,儿你竟会助陛下一臂之力。”
  
  李丰愣神。
  
  许久之后,讷讷出言:
  
  “阿母…在成为陛下侍郎,与陛下昼夜相处前,孩儿一直是坚定站在阿父这边的。
  
  “彼时孩儿也以为,确实是丞相与一众宫府重臣在排挤阿父,故意让阿父远离中枢。
  
  “但随着跟在陛下身边的时间越来越久,随着与陛下、与丞相、与赵老将军这些人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
  
  “孩儿渐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父亲,像我,为了所谓功名利禄去蝇营狗苟、苦心钻营的。
  
  “如今丞相远在关中,陛下又要往白帝守大汉国门。
  
  “孩儿是真怕…是真怕父亲会做出什么蠢事,让大汉好不容易才重新燃起的复兴之火再度归于寂灭,使北伐大功亏于一篑。”
  
  言及此处,李丰羞愧俯首:
  
  “阿母,春秋之义,以子告父,不孝之尤。
  
  “父罪子隐,纵汉律亦许。
  
  “今儿告之,忝为人子,日后当为乡党亲朋所弃。
  
  “孩儿实不知当如何面对阿父,如何面对天下人了。”
  
  李母拉住李丰之手,摇头道:
  
  “陛下北伐大胜,天威日隆。
  
  “不论你告发与否,陛下既已亲至江州,便一定会借着大胜之威,处理你父亲这个隐患,使前线将士再无后顾之忧。
  
  “至于你父所犯何罪?
  
  “若是谋反大逆,陛下恐怕放弃讨伐孙吴,也会在趁此时机将你父大辟弃市。
  
  “纵使这么做会激起你父心腹将士之怨忿,乃至叛乱。
  
  “但……攘外必先安内,内不能安,则麋芳、傅士仁之事,未必不能再现于江州。
  
  “而若只是利欲熏心,争权夺利的蝇营狗苟手段。
  
  “陛下多半会去你父军权,使你父回朝。
  
  “不论你父何罪,你主动揭发你父,为娘看来不是害他,反而是救他一命,救李卓二族一命。
  
  “至于你说,以己告父,将不容于乡党故旧。
  
  “你父曾经有功于国,但狭隘之心已把他变成了国之蠹虫,你为陛下除之,是除汉之一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