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传说中的漂移过弯
229 传说中的漂移过弯 (第2/2页)“车手北还真是不死心,尾气没吃够,这么喜欢喝脏水?”
“你永远都超不过去韦伯,记住了,是永远!”
赛道澳洲本土观众非常的猖狂,这种快速跟进准备超车的画面,几乎在每一圈都上演过,他们早已变得麻木。
每一圈的结果都殊途同归,中国新人除了淋一身雨水,压根就没有任何超车的希望。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主场车手韦伯有着碾压性优势!
面对澳洲车手的嘲讽跟嚣张,以往中国车迷跟陈向北的支持者们,大概率是没有底气回怼。
现在情形却有些不同。
争冠车手库比卡赢过,潜力车二代罗斯伯格赢过,世界亚军马萨超过,你区区韦伯又算什么,还永远?
“陈向北,干掉前面的韦伯,证明你才是最强的车手!”
“陈向北,让这群澳洲佬看看中国车手的实力!”
“加油,车手北,我相信你一定能登上领奖台!”
两方车迷争锋相对,谁都不愿意服输,让整个看台区域充斥着火药味。
与此同时陈向北已经穿长直道,跟着韦伯一前一后来到了刹车区,这就是T15回头弯的转折点,需要把车速降低到2档80km/h,才能顺利调转车头过弯。
这种速度放在F1里面,已经算得上极低速度了。
正因为速度太慢,再加上赛道狭窄的缘故,T15回头弯只有一条切弯线,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超车的可能性。
韦伯对阿尔伯特公园赛道弯角非常熟悉,他通过后视镜看到陈向北变道出现在内侧,心里面没有丝毫的慌张,相反还浮现出一种“嘲笑”。
中国新人真是装模作样,T15回头弯做出超车动作,以为我会上当吗?
内侧过弯相当于直接调头,正常速度根本就无法完成转向,除非是降至一种夸张的慢速。
这种近乎于停车的速度,还想着超车?
毫无疑问,陈向北的超车动作没有丝毫意义,最多就是发泄一下跟在后面十几圈的憋屈,亦或者自我安慰还没有放弃。
只是接下来的画面,跟韦伯想象的有些不同。
传统刹车点陈向北没有减速刹车,用着比自己更快的速度入弯,非常简单的就完成了抽头动作,估测速度达到120km/h往上。
中国小子这是疯了吗?这种速度跟路线,也想过T15回头弯?
再加上雨战湿滑的因素,哪怕陈向北想着重刹急停减速,恐怕轮胎抓地力都无法支撑,连正常情况下的锁死烧胎都做不到,只有冲出赛道一种可能!
难道说陈向北打算“铤而走险”,复刻在揭幕战的鱼雷方式强硬抢线?
想到这种可能,韦伯脸上流露出一丝冷笑。
自己可不是罗斯伯格那个车二代新手,打算用强势手段逼迫自己让出切弯线,只能说中国小子找错对手了。
没有丝毫迟疑,韦伯轻点油门略微提速,保持自己车头能处于陈向北侧箱位置。
如果中国小子有变道抢线的想法,韦伯会毫不犹豫把对手给撞出赛道!
“赛道上这一次北的进攻点选择在T15回头弯,并且延迟了自己刹车点入弯,速度明显超过了正常范围,几乎无法做到标准切弯走线,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举动。”
“年轻人,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吗?
解说雷德不是赛车手,可他多年解说赛事的经验,让他清楚T15回头弯这种速度过不去。
陈向北强行高速入弯超车,这种行为就跟饮鸩止渴差不多。
看似有超越的希望,实则接下来将迎接绝望!
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冲出赛道。
事实上不止雷德这么认为,看台的数万名观众,维修站上千名赛车从业人员,没有谁看好陈向北的超车方式。
这就是标准的年轻车手冒进操作,证明陈向北心理抗压能力没有想象中强大。
但是接下来赛道上的陈向北,却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外界认知是错误的!
只见这个时候陈向北来到弯心,然后一脚刹车下去猛打方向盘,后轮瞬间出现打滑甩尾的画面,整辆赛车用着一种漂移的方式完成了急转向。
更为惊人的是,陈向北抢在了韦伯前面出完,意味着他完成了超车!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让围场内无数人目瞪口呆,F1赛车还能漂移过弯的吗?
事实上,F1赛车确实能漂移。
亦或者说只是马力足够大,任何一辆赛车都能完成漂移,F1赛季结束的退役仪式,就是在赛道上画“甜甜圈”,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漂移。
甚至于在1986年的匈牙利大奖赛,世界冠军老皮奎特为了防守塞纳的超车,就表演了一记堪称F1史上最传奇的漂移入弯,成为了赛道上最经典的防守示范之一,被无数F1纪录片给反复收纳。
不过陈向北这种漂移超车的画面,还前所未有!
“不是,F1赛车还能这样漂移超车的?”
“这到底是拍电影还是演漫画,陈向北到底怎么做到的?”
“中国新人运气是不是有点离谱了,获得上帝保佑了吗?”
“运气个屁,这就是车手北的实力!”
现场各种疑惑跟欢呼声雷动,很多人都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这种漂移超车方式完全超乎了他们的认知。
事实上也确实有些离谱,F1漂移超车太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正常情况下,F1漂移完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先不说速度损失的夸张,漂移就意味着轮胎“锁死”,对于轮胎寿命影响不可估量,将直接损失一个进站窗口!
陈向北之所以敢这么做,就在于这是雨天!
湿滑的路面,极大程度降低了赛车的抓地力跟轮胎摩擦力,避免漂移过程中造成的严重损耗,这就是天时!
地利则是T15回头弯的特性,让韦伯赛车速度也极大降低,否则标准弯道漂移无论如何都比不过走线。
至于人和有两点,第一点便在于韦伯为了提升自己过弯速度,极致的利用弯道宽度走了外侧,给陈向北留出来足够的甩尾漂移过弯空间。
第二点就在于陈向北有着丰富的拉力赛车漂移经验,这点是其他F1车手无法比拟的。
F1是成千上万次挑战同一个弯道,WRC是成千上万的弯道过一次。
面对极其复杂跟未知的状况,拉力赛经验带给了陈向北更好的瞬间判断力跟洞察力。
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都站在陈向北这一圈,他就能上演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