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强人所难
第二十六章 强人所难 (第2/2页)二狗看了一眼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花三,心里苦闷万分。
“娘……娘……”
迷迷糊糊间,花三的声音如同蚊蚋似的叫着。
李二狗听了心疼,一科不落地守在花三身旁,用粗布蘸着水,一遍遍地敷在他的额头上。
恍惚间,他觉得花三的声音,似乎有些像女人……
……
东海县,县衙后院,一处僻静的院落里,杨越正埋头忙碌着。
他面前摆放着各种工具和材料,木屑纷飞,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他正在打造的,是一种在这个时代看来颇为古怪的武器——连弩。
这连弩并非简单的弓箭改进,而是杨越根据前世的单兵作战经验,结合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重新设计打造的。
弩身用上好的柘木制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弩臂较短,却更为厚实,增强了弩的稳定性和力量。
最关键的是,他设计了一个可以容纳十支弩箭的箭匣,通过一个巧妙的机关,可以连续发射,大大提高了射速。
弩箭的箭头也不是普通的箭头,而是三棱锥形的破甲箭头,能够轻易穿透皮甲,杀伤力惊人。
“成了!”
随着最后一声清脆的敲击,杨越长舒一口气,手中一把精致小巧的连弩闪着寒光。
他拉动弩弦,上膛,瞄准远处一棵老槐树,“嗖”的一声,弩箭离弦而出,正中树干,入木三分。
“好弩!”
一旁观摩的东海县县令王奋忍不住拍手叫好。
“杨先生真乃神人也!此弩威力巨大,射程又远,若是装备我东海县的守军,何愁蛮子不破!”
杨越微微一笑,又接连射出几箭,例无虚发。
王奋看得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王大人过奖了,”杨越放下连弩,“此物虽好,却也有一个弊端。”
“哦?有何弊端?”王奋好奇地问道。
“打造此弩需要精铁,东海县铁矿贫瘠,恐怕难以大规模制造。”
杨越叹了口气,指着弩机上的几个关键部件。
“尤其是这几个地方,必须用精铁打造,否则难以承受强大的张力,容易损坏。”
王奋闻言,也皱起了眉头。
东海县地处偏远,资源匮乏,铁矿资源更是少得可怜。
这点铁矿,还要供应日常农具和兵器所需,哪里还有多余的来打造连弩?
杨越沉吟片刻,大梁朝的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方,而东海县地处南方,交通不便,运输成本极高。
再加上朝廷腐败,层层盘剥,即使能运来一些铁矿,也所剩无几了。
“王大人不必忧虑,”
杨越忽然开口道,“既然我们没有,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
王奋一愣,“杨先生此话何意?”
杨越神秘一笑。
“王大人,请为我准备二百个稻草人,并在稻草人肚子中塞满硫磺、砒霜和木炭。”
王奋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立刻吩咐人去准备。
第二天,二百个稻草人按照杨越的要求摆放在校场上。
杨越又让人准备了大量的干柴和火油,将稻草人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