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可汗回忆录 > 第384章 该给一点震撼了

第384章 该给一点震撼了

第384章 该给一点震撼了 (第2/2页)

“这帮人还真是会玩阴的啊!大王,我们该如何?”
  
  李爽道:
  
  “把那几个胡人找来。”
  
  “诺!”
  
  不一会儿,那几个胡人就被侯景找来了。
  
  他们个个身材高大,并不像是一般的胡人那般矮小。便是胡人前来朝觐,也是要讲体面的,不会派些尖嘴猴腮的人来。
  
  一进屋中,他们就跪了下来,道:
  
  “拜见天可汗!”
  
  李爽居高临下看着他们,并没有让他们起身。
  
  一众胡人有些不安,有人开口道:
  
  “奴等知道给天可汗惹了麻烦,愿意听凭天可汗处置。”
  
  李爽听了,却是问道:
  
  “尔等部族,今岁所产如何?”
  
  “有赖天河汗之恩典,我部今岁丰足,牛羊新增三千余头,幼子两百,得皮毛、药材数十车,另余糜子千余石。”
  
  李爽听了,笑道:
  
  “你们部落之人善于医治牛羊马驼,可派二十人去长安进修。本王欲在夏州设牧监,尔等学成之后,便入夏州监养育牛羊马驼,初为九品,择优而升。”
  
  “奴等谢过天可汗!”
  
  李爽挥了挥手,道:
  
  “这洛阳城,还没有人能让本王有麻烦。尔等今日就去法曹自首,该如何办就如何办!”
  
  “遵命!”
  
  几名胡人走了之后,侯景凑了过来,问道:
  
  “大王,这事完了么?”
  
  李爽一笑,道:
  
  “这事完了,不过之后的麻烦还会陆续而来。”
  
  “那该如何?”
  
  “你说这些元氏宗亲如何能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这个时候挑事?”
  
  侯景听了,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元氏手里的兵也不多,就算汝南王元悦去了河南,手底下也没有多少人啊!”
  
  便在此时,侯景忽然灵光一闪,道:
  
  “难道是他们和梁人勾结了?”
  
  李爽道:
  
  “宇文泰已经被牵扯进去了,不能让高欢光看着。”
  
  侯景听了,拍了拍胸脯,道:
  
  “大王放心,我有九种方法让贺六浑这小子和这事扯上关系,九种!”
  
  李爽点了点头,道:
  
  “如此,这洛阳就先交给你了。”
  
  侯景有些惊讶,问道:
  
  “大王要去哪?”
  
  “我得回一趟关中,处理各大牧监之事!”
  
  ——
  
  如果说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那么畜牧业就关乎一个国家的上限。
  
  牲畜和船,乃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
  
  秦汉皆因马政而兴,骑兵纵横,称霸天下,威震四夷。
  
  当然,也有马政一塌糊涂从而战力也一塌糊涂的朝代。
  
  李爽率部回到了关中,但没有去长安,而是去了沙苑!
  
  在这里,早有人等候了。
  
  贾思勰!
  
  李爽见到贾思勰的时候,他正带着一大票学子在沙苑新建造的牧场中检查兽群。
  
  作为李爽的大司农,这些年来,贾思勰主政关中农事,还培养了大量精通农学的学子,为关中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见李爽来了,贾思勰拱手道:
  
  “大王!”
  
  “不必多礼,如何了?”
  
  贾思勰道:
  
  “此地水草极佳,臣在此地培育的牛羊,肉质肥美,且产奶颇多,可以为酪。此外,臣还在此地建了窖,组织人手,刈青草,埋藏在窖中,冬日可以喂食牛羊。”
  
  沙苑位于渭河与洛河交汇处,水草优良,还是碱性地,从汉时起此地就建立了马场,乃是关中顶级的牧场。
  
  李爽点了点头,带着贾思勰离开后,回到了临时建起的大帐之中。
  
  贾思勰与李爽独处之时,便滔滔不绝的汇报了他的工作进度。
  
  关中虽有种植水稻的地方,但产区小,大部分地区和北方其他地区一般,都是旱田。
  
  贾思勰主政之下,实行的是粟——麦——豆类轮种制度,两年三熟。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农业是个粗糙的活。他们并不是不种地,有时也会靠着种田收取粮食作为补充。不过游牧民族的农业,就是将种子撒在地里,第二年来看,能收获多少便是多少。
  
  可在贾思勰这里,农业就是艺术。
  
  百姓宅子的构建、永业田种植经济作物的区别、各个地方的水土地势,种种因素都与农业息息相关。
  
  对于关中百姓来说,贾思勰主持之下的农业生产,简约、简便,但不简单。
  
  李爽点了点头,道:
  
  “本王欲在关陇灵夏恒朔等地设立多个监司,司掌牛羊驼马。”
  
  贾思勰走到了李爽身边,看了看具体的资料,有些惊讶。
  
  北魏的畜牧业极其发达,甚至一度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曾经在大马营草滩也就是山丹军马场养了百万匹马。
  
  到了今日,依旧有着大量的留存。
  
  贾思勰看了看李爽的设计,基本上是在北魏旧有的体系上作了升级。
  
  陇右诸监、河西诸监、夏州监、恒朔诸监,除此之外,还设有长安牧苑、沙苑监和楼烦监。
  
  这的确是一个宏大的构想,不过最终要完成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
  
  为什么马政要国家来推行?
  
  最大的一个原因,老百姓不爱养马。
  
  老百姓养鸡,只需要偶尔喂些谷子,不仅可以吃,且鸡能生蛋,丰富餐桌。
  
  老百姓养猪,猪不但什么都吃,养起来简单,而且猪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便是杀了猪之后,剩下的骨头,磨成粉撒田里,也能增肥。
  
  老百姓养牛,那更不用说了,乃是耕田、运输主力!
  
  可马不一样,养马不但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成本高昂,更重要的是,养了没多少用。
  
  论耕田、运输,马比不上牛。
  
  论肉奶产出,马也比不上牛羊猪。
  
  而且,马一边吃一边拉,粪便是酸性的,糟蹋庄稼。
  
  对于种田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一没时间照顾马匹,二是养来性价比不高。而且,光是糟蹋庄稼这一点,就是死穴。
  
  所以,马政必须由国家推行,便是要让老百姓在民间大规模的养马,也需要给大量的补贴。
  
  不过这个时代不一样,北方有着大量的胡人部落,接纳他们,可以降低养马的成本。
  
  贾思勰粗略的看了一遍,当看到沙苑监时,有些好奇。
  
  “大王设沙苑监,专司牛羊养殖,乃是为了专供长安么?”
  
  李爽摇了摇头,道:
  
  “乃是为了育种。”
  
  “育种?”
  
  李爽看向了贾思勰,双手负后,有些高深莫测。
  
  “不知你作为当世农学大家,可知物竞天择之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