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 灶司开业、城隍敛财
六一 灶司开业、城隍敛财 (第1/2页)此时天未亮,约莫四更天,宋无忌停止修行,加入到制作早点的队伍中,毕竟自己才刚刚建立这个衙门,肯定不能当甩手掌柜。
几个厨子,各自琢磨一下,决定在食材有限的情况下,做些简单的,质朴的,但又好吃的小玩意儿打开市场。
于是切墩的切墩,煮饭的煮饭,调味的调味,烧火的烧火。
在成为灶王行走后,他们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即便不需要宋无忌帮忙点化,也能做出具备些许功用的点心。
且,只要这些行走提前加工过的,且是自擅长领域的食物,宋无忌只需提供一道附带食香效果的引火术,便也能有亲自做出来的八成效果。
比如擅长做馒头、包子、鲜肉烧饼的武师傅,祭灶赐火后,发面、擀面能力得到了加强,本身就能赋予食材一些未知的变化,如此再用灶火蒸出来的食物,便颇为不同。
即便是效果差上两成,可在味道上,其实已经超过宋无忌,毕竟武大师傅在太昌县卖早点,也卖了几十年了,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
仅仅以方便取食而论,不以做菜复杂精美,且需要接地气,价格便宜,还得由武师傅上。
柳婶子煮饭,则是卖饭团子,古代田间劳作,便经常自制饭团子,将菜和饭拌好,再挤压成一个团子,用菜叶子包住,凉了也能吃。
这个饭团子的效果,宋无忌吃过了,就是普通米做出来的,却有血稻米差不多两成左右的效果,真是平民之光。
鲍师傅则做了些米糕,将米、糯米,泡好后研磨成米浆,再上锅蒸,便是米糕了,蓬松柔软,自带米香,入口即甜。
经过灶火之后,吃上一块,便能够补脾益肠,也就是可以治疗一些肠胃疾病,比如胃寒、胀气、脾虚、拉稀。
刘师傅则是做了米粉、面条,他擅长调味,便以平民拌粉、拌面为主,油盐酱醋、咸菜干,在他手里随便一加,一搅拌,便味道丰富,咸鲜辛辣。
吃了之后,能壮大力气,临时增长体力,虽然不多,但卖苦力气的人吃上一晚,干活的时候便不觉得累了。
至于宋无忌,卖的则是汤羹,毕竟宋无忌有“调羹”的能力,汤羹类效果还能增加10%,自然要利用起来。
之前做的是破疫鼠尾羹、当归莲子文心汤之类的,比之平民百姓还高档一些。
如今宋无忌做的就纯粹是“蛋花汤”了,十个鸡蛋能做一大桶的那种。
打出来的蛋花,又薄又多,其他的调味,便是灌木小妖的叶子、一点芝麻香油便是,毕竟这里也没有紫菜和西红柿。
这蛋花汤,没什么大作用,消渴利尿的同时,还能缓慢恢复三宝之精与三宝之神,能够大大缓解疲劳程度。
如此司灶衙门中,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必特意宣传,仅仅这股强烈的“食香之气”,便能飘荡数里。
如此刚刚天亮,灶司衙门已经人满为患,看来今天生意不错。
“唉?怎么今天吃东西要收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