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自己挖坑自己填
第578章 自己挖坑自己填 (第1/2页)“迫击炮的射角通常在45°-85°之间,弹道高抛导致飞行时间长,空气阻力对射程的衰减作用显著。滑膛迫击炮的尾翼弹缺乏旋转稳定,飞行中易受空气阻力影响,导致弹道紊乱,也会影响射程。所以温度、湿度、风速等会改变空气密度和阻力系数的气象参数都是影响射程的原因。有经验的炮手会根据这些参数调整角度,所以能打得又远又准。要想办法搞一个快速计算表格,或者计算器出来,自动测量气象参数,输入目标距离,然后自动算出最佳射角。既然跟理工大学合作,他们又负责设计弹道,那这个计算用的便携设备就由他们来研发设计。”
戴厂长:“诶,这个可以有。一切都数据化,才好操作。”
有人在后面说:“你这是再说之前设计迫击炮的人技术不行吗。”
程时摇头:“不不不,当时设计迫击炮的时候,就是强调便携性,作为步兵伴随火力,迫击炮需兼顾近距离支援和快速部署能力,也不需要考虑中远距离,既然只需要近距离设计,那火药就不用那么强,结构强度也不用那么高。座板接地面积小,射击时后坐力易导致位移会影响射程一致性这些问题都是附带的。这款迫击炮是设计跟功能,战术定位与射程需求匹配的典范。”
“比如漂亮国的M224式60毫米迫击炮的最小射程仅50米,但其最大射程被刻意限制在3489米,以避免与105毫米榴弹炮功能重叠。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但是时代在进步。我们现在需要介于200米和榴弹17公里之间射程的炮,那就对迫击炮进行改进,增加射程,并不是在否认之前的功绩。”
“好比以前包子店吃素的顾客多,只做素菜包子,现在吃肉的多,就改做肉菜包子,不能说以前的素包子就不好。”
3169厂:“如果增加***的能量密度和用量,那现在炮身就要加粗,重量就会变得更大,步兵扛着走山路体能消耗太快。而且炮管越厚,散热性越不好,高频射击易过热的情况就会更严重。”
程时:“可以考虑用高强度铝合金,配合钛合金缓冲机,座板改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可以模块化拆分设计,炮管、炮架、座板做成可以独立背负,分给几个人携带,那携行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
“过热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炮身材料解决,也可以在炮管表面加工螺纹散热槽。以我的经验,深度2毫米,螺距5毫米的螺纹散热槽,就能让散热效果显著提高。”
段守正插嘴:“精度,精度问题不解决,打不准也是白搭。”
程时:“***准精度本来就低,但是影响精度的原因其实用很多。比如炮身加工的精密程度,***的稳定性。弹道设计的精准,炮手的经验,还有炮的各方面结构。”
“首要增大接地面积,比如用圆形窗式设计来提高射击稳定性提高。炮架采用双轴稳定机构,比如方向机和高低机联动,配合液压驻锄,减小散布误差。用精度更高的机床和铸造技术生产加工各部分零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