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谭秀兰(求追读)
第十八章 谭秀兰(求追读) (第1/2页)等车装完了货,赵畅开车,赶着时间从汶水乡回到县城。
陈广平让赵畅直接把车子开到汽运站,省了她们母女走路赶车。
回村的客车快到发车点了,下了车没时间多说话,母女三人匆忙上了客车。
她们到的有些晚,车子里座位已经坐满了。
往车厢后走了走,看到了花婶。
“让小莹来我这儿,我抱着她。”
车子颠簸,谭雪莹年纪小,很难在车子里站稳,秦环云也没有客气,把谭雪莹推了过去,她跟着在花婶座位边站着。
“我还以为你们去汶水乡了,不然给你们占两个座位。”
秦环云手扶上了座椅靠背,回道:“去了,梅子认识朋友拉货,顺路带我们过去的,回来刚好赶上了车。”
花婶关心道:“全生现在没事吧,我家那个之前说他上吐下泻,还挺严重的。”
谭全生今天没说他生病的情况,但是看面色,比之前憔悴很多:“还是有些不对,他说喝点药就行了,已经开始干活了,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秦环云说话的时候,没有压低声音。
坐在花婶后面的赵彩霞听得一清二楚。
抱着布包的胳膊紧了紧,心里盘算,这二斤白糖还要不要送给谭全生做礼。
眼珠子打转,意外撞上了谭雪梅。
看到谭雪梅眼睛落在自己的布包上,像极了偷食饿狗。
赵彩霞有了决定:不给他们了。
谭雪梅并不知道赵彩霞的心理活动,她正盘算自己的计划。
绣花是一种装饰,在当前国内人民生活还在温饱线徘徊的阶段,绣花布艺就是鸡肋,有这类产品购买能力的人有限。
谭雪梅能想到的目标客户群体,就是新婚夫妇,还得是城里有工作的新婚夫妇。
所以,给陈广平的样品上就绣一些花开富贵,百年好合的喜庆图案。
图案有了,就得想搭配了。
家里常有的布头都是黑蓝灰的粗布,绣花出来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最好能找点白色红色的布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家里的布料太缺了。
谭雪梅刚刚升起的激情被一盆冷水扑灭。
难不成真得等陈广平买到瑕疵布才能开工。
想到这些,谭雪梅恹恹的,脸上有点不开心。
“秀兰下个月结婚了,这次不打算大办,咱到时候要不要去随个礼?”
花婶的话吸引了谭雪梅,她口里的秀兰,是村里支书的大女儿,也是村小的老师。
在村小教书的时候,认识了同样当老师的一个男知青。
77年知青回乡政策出来后,她对象就起了回城的心思,哄着谭秀兰领了离婚证,以未婚的身份离开了村子。
当初说好的在城里安顿好,就回来接她。可两年过去了,没有任何的音讯。
去年谭秀兰拿着介绍信,去她对象留下的地址找过人,才知道那地址都是假的,人更是没影儿。
没了希望后,谭秀兰没再拒绝家里的相亲,认识了镇上的一个工人。
这个工人和谭秀兰一样,前妻是知青,为了回城闹了离婚,把女儿也丢给了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