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阿南德的老家
第449章 阿南德的老家 (第1/2页)阿南德的老家在马邦的乡下,一个叫桑德村的地方。
那里很偏僻,没有直达的飞机,甚至就连去村里的巴士都要等两个小时才有一班。
罗恩本不需要如此舟车劳顿,他只需到地方一级的县区,大概看看风土人情即可。
剩下的只需在地图上指指划划就能搞定,除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考虑到阿南德那无与伦比的热情,以及闲适到无处安放的内心,他就索性下乡了。
就当作是一次乡野旅行吧,他很久没去过农村了,马邦的农村还是第一次。
越野车在颠簸的土路上飞驰,带起大片大片的尘土。
路两旁是无数的玉米田和香蕉园,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成排粟米。
粟米株已经差不多完全长大,高出人个头许多,只短短几分钟他们就仿佛走进了厚墙林立的迷宫。
宽阔的天空缩小为蓝色的弧形,前方和后方消融成绿与金黄的曲线,如拉下的幕布,将热闹的世界舞台隔离在外。
周围光秃秃的,没有电线杆,甚至远方也都不见一根电线。
“你村子里有电吗?”罗恩看着窗外问。
“噢,没有。”阿南德咧嘴而笑。
“都千禧年了还没电?”
“没有,完全没有。”
罗恩沉默,接着慢慢把视为不可或缺的电器,全在脑海里关掉。
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音响、没有电话…
这怎么活?他简直不敢想象。
“唉,收音机都没有,你们甚至听不了音乐。”
“音乐多的是,罗恩巴巴。”他很高兴,“我会唱歌,大家都会唱歌。”
“行吧,也算是一种娱乐。”
“村子里每个人都会唱歌。”他一本正经道。
“嗯,离村子还有多远?”
“噢,再过一会儿,没多远了。你知道吗,我们村里现在也有水了。”
“现在有水,什么意思?”
“我是说村子里现在有一个水龙头。”
“一个水龙头,全村?”
“是啊,每天下午两点,出水整整一个小时。”
“每天整整一个小时…”
“没错,唉,是大部分日子。有些日子只出水半小时,有些日子完全不出水。这时候我们就会去把井水表面的绿色东西刮掉,照样有水用。啊,看边!我父亲!”
前面,杂草丛生的蜿蜒小径上有辆牛车。
牛身躯庞大,两角弯曲,牛奶咖啡的毛色,拉着高大的桶状的两轮车平板车。
轮子是钢条箍的木轮,很窄但很高,大概和成年人的肩膀齐平。
阿南德的父亲抽着手工线扎小烟卷,坐在车辕上,双腿悬空垂着。
他叫基尚,很矮,比矮冬瓜阿南德还不起眼。
他留着非常短的小平头,头发、胡须都已灰白,细瘦的骨架挺着大大的肚子。
头巾、克塔杉、裹腰布,一身农民打扮。
牛车背着罗恩他们在前,坐在上面的基尚并没有注意身后的情景。
阿南德很激动,但越野车没法开上小路,他们只能下车步行。
跑了两步,阿南德放下行李,大叫。
他父亲十分惊喜,从车辕上跳下,两人腼腆互拥。
那老人家的笑容,几乎无可匹敌,动用到整张脸的开怀大笑,仿佛在捧腹时突然定住不动。
阿南德站在他父亲旁边,投给罗恩比以往更灿烂一倍的大笑,那是遗传自父亲原汁原味的大笑,也更为热情。
那气氛很让人感怀,罗恩也乐呵呵的微笑。
“罗恩巴巴,这是我父亲,基尚.哈瑞。父亲,这是我的”
“朋友!”罗恩打断他。
阿南德一愣,随即咧嘴而笑,“对朋友,看到你们相见,我.我很高兴,太高兴了。”
罗恩不想自己“苏尔先生”的身份,冲破这难得的温情。
也不想彰显所谓的婆罗门种姓,他今天只是阿南德的朋友,别无其它。
罗恩和老人家握手,彼此目不转睛的望着对方。
阿南德和他父亲有着同样近乎浑圆的脸庞,以及同样往上翘的扁圆小鼻子。
但阿南德的脸十足的开朗、坦率,没有一丝皱纹,他父亲的脸则沟壑深刻。
他父亲不笑时,疲倦的暗影盖住他的双眼,仿佛他紧紧关上了内心的某道门,只以双眼在外守护那些门。
他的脸上带着疲倦、忧虑,还有丝丝自傲。
罗恩很熟悉这种表情,所有农民,各地的印度农民,都是这样的疲倦、忧虑、悲伤。
靠田地过活的人,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就是翻掘的土地和撒下的种子。
大多数时候,农民只能仰仗老天爷的脸色,以地里开花结果之物,来协助他们面对饥饿和灾祸的威胁。
“我父亲很有成就。”阿南德满脸笑容,骄傲的揽住父亲的肩膀。
“什么?”
“他靠种地养活一大家子人,不需要额外的帮助。嗯,不要我的钱。”
他父亲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罗恩却没太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