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赖账
第467章 赖账 (第1/2页)印度在90年代的时候是非常缺电的,政府为了鼓励资本进入电力市场,特地允许外资100%持股。
安然投资的达博尔电力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产物。
项目最早在83开启谈判,95年签约,99年开始投入使用。
结果才两年时间不到,投资30亿美元的达博尔电力公司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当初在签订协议时,安然和马邦政府约定,后者将以10美分的价格从达博尔电厂购电。
且协议中还有最低购电量的补充条款,即马邦电力公司在不缺电的情况下,也要采购足量的达博尔电力。
纵观整份合约,大多数条件都对安然公司十分有利。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运转,印度政府还对合同提供了反担保。
譬如在马邦电力公司无力执行合约条款时,印度政府会进行兜底。
可见当初印度国内的电力资源是有多匮乏,政府几乎给了极大的优惠政策。
不过在售电协议中,计价单位是美元。
即不管卢比的汇率怎么变化,马邦政府的采购价都是10美分每度电。
五年前的10美分合计2.7卢比,今天却是4.5卢比。
这就是问题所在,卢比一直在贬值。
五年前马邦电力公司以2.7卢比的进价购电,那是有的赚的。
五年后以4.5卢比采购,不仅没赚,还亏本。
随着苏尔、信实、阿达尼集团纷纷进入电力市场,印度国内的电力价格早就降到3卢比左右。
马邦电力公司以10美分买回来的电力,只能亏本卖出去,卖的越多只能亏的越多。
只两年时间这家国营公司就亏损达十亿美元,大家都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毫无疑问,以阿三的尿性,即使是国营公司,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马邦电力公司拒绝支付款项,要求达博尔削减他们的采购价。
总公司安然不同意,要求马邦电力公司遵守契约精神,偿还欠款。
这帮西方资本吃定了马邦电力公司,谁让当初合同是这么规定的呢。
况且安然在欧洲的情况也不很好,内部问题重重,急需大笔资金来回血。
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块肥肉,现在既然马邦政府耍耐,那就去找德里政府。
谁让他们当初提供了反担保呢,作为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德里那边总不能反悔吧。
得知消息的罗恩,第一时间就给新德里打了电话。
“绝对不要理睬他们!这帮吸血鬼当初就用心险恶!”
“国大党那些蠢货只知道签合同,却压根没想到这一天。”
“所以为什么要我们来承担这个失误?那是他们的问题!”罗恩在后面煽风点火。
“新德里还没给安然公司回复,但我估计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那又怎么样?这里可是印度。”
“你的意思是”瓦杰帕伊拉长声调。
“我觉得安然公司居心叵测,他们在损害印度的利益。”
“说的没错,这事关主权!”
只一瞬间,双方就心有灵犀。
赖账!
这是个很好的借口,问就是事关主权。
“不过这件事迟早要处理,你带电话来.”
“印度的能源市场怎么能拱手让给外人?苏尔电力就是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我保证会和马邦那里合作的很愉快。”
“那这可能要拖一段时间。”瓦杰帕伊提醒他。
“没关系,他们拖不了太久的,安然总公司现在自身难保。”
“好,他们绝对过不去新德里这一关。”
“印度万岁!”罗恩喊得情真意切。
三言两语间,这家投资了30亿美元的电力公司命运已经注定。
早在当初建设时,印度党中途匆匆上台,就曾以“腐败”和“损害国家利益”为由暂停项目,导致工程停滞近一年。
虽然后来工程重启,但也导致安然公司损失了近五亿美元。
印人党坑过安然一次,现在再重操旧业,毫无心理负担。
至于罗恩,他只是个合格的阿三罢了。
不把安然公司坑到死,他怎么接手对方偌大的资产呢。
达博尔电力公司在设计时,总发电量超过2000兆瓦,几乎是现在苏尔电力的五六倍。
太诱人了,只要吞下它,苏尔电力就会一跃成为印度最大的民营电力公司。
当然拿到好处后,势必要分一部分利益给政府,这是双方的默契。
印度的大集团都是这么成长的,塔塔、信实.谁没吞过外资企业呢。
罗恩纯粹是以印度人的价值观行事,那是为国争光!
私底下协商好之后,新德里不再理睬安然公司的赔偿诉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