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岁月绽新颜,医爱共前行
第19章 岁月绽新颜,医爱共前行 (第1/2页)时光的车轮悄然行至1975年,这座宁静的小村在岁月的洗礼下,正悄然经历着蜕变,而林婉芍与苏不凡的故事,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村间的每一寸土地上奏响,他们的生活与村民们紧密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满溢希望与温暖的乡村长卷。
晨曦初露,阳光如丝缕般透过窗户缝隙,洒落在卫生所的地面。林婉芍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卫生所,开始整理药柜里的草药。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张大婶搀扶着面色惨白的张大叔匆匆闯入。
“林医生,快救救你大叔,他这肚子突然疼得厉害,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张大婶焦急得声音都带着颤抖。
林婉芍赶忙放下手中草药,迅速将张大叔扶到诊疗床上。她一边轻声安抚张大婶,一边有条不紊地为张大叔检查身体。一番诊断后,林婉芍判断张大叔是因饮食不当引发了急性肠胃炎。
“张大婶,您先别急,大叔这是急性肠胃炎,我马上给他治疗。”话音刚落,林婉芍迅速拿出银针,在火上仔细消毒后,找准张大叔腹部穴位,手法娴熟地扎下。
“大叔,可能会有点酸胀感,您忍一忍。这针灸能调节肠胃功能,缓解疼痛。”林婉芍一边施针,一边耐心解释。
与此同时,苏不凡听闻动静,匆匆赶来。他默默站在一旁,递着各种工具,关切的目光始终落在张大叔身上,时不时询问他的状况。
扎完针,林婉芍又从药柜取出一些草药,说道:“这些草药有消炎止痛、调理肠胃的功效,我煎好药,您拿回去按时喂大叔喝。这段时间,大叔饮食要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在林婉芍与苏不凡的悉心照料下,张大叔的脸色逐渐恢复,疼痛也明显减轻。张大婶感激涕零,紧紧拉着林婉芍的手,声音哽咽:“林医生,你和苏小伙儿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要不是你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
送走张大叔和张大婶,林婉芍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坐在桌前,认真记录张大叔的病情与治疗过程,思索如何优化治疗方案。苏不凡心疼地为她倒了一杯热水,轻声劝道:“婉芍,你辛苦了,先喝口水歇一歇。你这般没日没夜为村民看病,身体会吃不消的。”
林婉芍抬头,微笑着看向苏不凡,接过水杯:“我没事,看到村民们在我的治疗下恢复健康,一切都值了。只是我觉得自己医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还有许多病症等着我去钻研。”
苏不凡凝视着林婉芍坚定的眼眸,心中满是敬佩与心疼。他深知,林婉芍一心扑在村民健康上,那颗善良执着的心炽热而纯粹。
午后,林婉芍决定走访村里患有慢性疾病的村民,了解康复情况,苏不凡毫不犹豫地陪她一同前往。
他们首先来到李大爷家。自接受林婉芍的针灸和按摩治疗,李大爷的腰疾已有显著改善。见林婉芍和苏不凡来访,李大爷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
“林医生,苏小伙儿,你们可来了。我这腰现在好多了,都能自己下地干活了,多亏了你们啊。”李大爷笑容满面。
林婉芍仔细询问李大爷近况,为他检查腰部后叮嘱道:“李大爷,您腰疾虽有好转,但仍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平时可多做些简单的腰部锻炼,巩固治疗效果。”
离开李大爷家,林婉芍和苏不凡又前往其他村民家中。每到一处,林婉芍都认真为村民检查身体,耐心解答疑问,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随着时间推移,小村的生活悄然改变。7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让村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有所转变,村里鼓励大家开展副业增收。
兰家在兰睿渊的影响下,孩子们都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兰睿渊在县一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不仅语文出色,其他科目同样优秀。每次回家,他都会和弟弟妹妹分享学校所学,帮他们解决学习难题。
兰慧妍在黄德炎老师教导下,对写作热情高涨。她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在学校朗读,这让她坚定了文学梦想。她课余时间会帮家里干活,还会从学校图书馆借书阅读,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村里的孩子们受兰家兄妹带动,学习氛围愈发浓厚。清晨,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村子上空;夜晚,家家户户窗户透出明亮灯光,孩子们在灯下认真学习。
而村里的大人们也为改善生活努力着。一些村民响应号召,尝试种植经济作物。王大叔家种的棉花收成不错,增加了家庭收入;赵大婶利用农闲做手工编织,她的竹篮、草帽等手工艺品在集市上颇受欢迎。
林婉芍始终牢记初心,深知村民健康是发展的根本。于是,她决定在村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林婉芍将讲座地点选在村里的晒谷场,提前准备好教具与详细教案。讲座当天,晒谷场围满了村民,大家对林婉芍的讲座满怀期待。
“乡亲们,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比如,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能预防很多肠道疾病。”林婉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医学知识。
“林医生,那要是不小心感冒了,该咋办呢?”一位村民发问。
林婉芍微笑回应:“感冒症状轻的话,可以多喝热水,注意休息。咱们村里的柴胡、生姜等草药,煮水喝能缓解症状。但要是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找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