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崇祯:朕好像真的成了千古一帝!
第四百一十五章 崇祯:朕好像真的成了千古一帝! (第1/2页)崇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随后继续说道:
“至于第二件事,便是太子所率领的军队在汉中彻底打败了农民军,杀敌八万,俘获七万余人,且李自成身死,而我明军仅伤亡不到两千人!”
“堪称大获全胜!”
崇祯说着,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仿佛这场胜利是他亲自指挥的一般。
什么?
而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整个朝堂顿时便彻底沸腾了起来。
一众大臣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震惊!
他们惊讶的不是朱慈烺打赢了这场战争,毕竟这场战争的胜利几乎是势在必得的。
他们震惊的是这场战争的伤亡竟然会这么少!
二十万对二十万,这样的仗明朝以前不是没打过,在他们的记忆中,面对这样级别的战争往往双方都会伤亡惨重。
就算胜了,最起码也会造成两三万人的伤亡。
可现在明军只有两千人的伤亡,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情报有误。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事情谁敢造假?
也就是说,这是真的!
一时间,朝堂之上又是一阵惊叹之声,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眼看着众人都是一脸震惊,崇祯只觉得笑得更开心了。
或许他算不上什么有作为的君主,但他的儿子利害啊!
这让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倍感骄傲。
再者说了,这场战争是在他当皇帝的时候发生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情无论如何他也有份功劳。
一想到这里,崇祯心里就觉得美滋滋的,仿佛自己真的成为了千古一帝!
就这样,这场朝会在一片惊叹之中结束了。
哪怕在退朝之时,一众大臣还在忍不住低声议论。
很明显,他们对这场胜利都感到极度震惊。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大明日报也都会报道此事,到时候整个京城的百姓都会知道明军打败了农民军的事情。
看来京城又得热闹好几天了!
另一边,下了朝之后,崇祯就直奔坤宁宫而去。
他的脚步轻快而有力,仿佛带着一股春风。
崇祯心中一直牵挂着周皇后,不过昨日周皇后生产后身体虚弱,所以一度陷入了昏睡,因此崇祯也没有去打扰朱皇后。
如今周皇后已经醒了,身体也恢复了不少,崇祯自然是要去见见的。
他穿过一道道回廊,走过一座座宫殿,终于来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内,阳光透过窗户的纸,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显得十分温馨。
此时此刻,周皇后正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身边的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爱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个小小的婴儿。
和崇祯一样,周皇后对于生男生女其实并没有太多执念,毕竟她也不是没有女儿。
在她心中,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都是她的心头宝。
看着身旁这个小小的婴儿,她只觉得满心满眼都是幸福。
那婴儿的皮肤白白嫩嫩的,就像刚剥壳的鸡蛋一样光滑,眼睛大大的,就像两颗黑宝石,小嘴巴微微嘟着,时不时地吐出一个小泡泡,简直可爱极了。
一看就知道将来一定是个小美人!
只是一想到远在汉中的朱慈烺,周皇后心中还是有些想念。
不过当然,现在就只有想念了,没有了之前的担忧,因为她也已经知道了朱慈烺在汉中大获全胜的消息。
这对她这个母亲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毕竟哪个当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立下旷世奇功呢?
特别这个儿子还是太子!
突然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尖细而又高亢的声音。
“陛下驾到!”
这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宫内的宁静。
紧接着,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片刻之后,一个风风火火的身影便闯了进来。
不是崇祯又是谁呢?
“陛下。”
看到崇祯出现,周皇后当下便想要起身,只是没等她动起来,崇祯就快步上前一把按住周皇后的肩膀说道:
“不要起来,躺着,躺着!你我夫妻,何须如此见外。”
崇祯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一阵春风,轻轻拂过周皇后的心田。
一边说着,崇祯一边在周皇后旁边坐了下来。
他微微侧身,目光看向了周皇后身边的小婴儿。
只见此时此刻,这位小公主正眨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崇祯。
那眼神纯净无邪,仿佛能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
崇祯望着眼前的孩子,只觉得心都被融化了,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慈爱的光芒,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小公主的脸蛋,那细腻的触感让他心中一阵温暖。
随后,崇祯又想起了给小公主取名的事。
然后他看向周皇后说道:
“皇后,昨日你生产之时,汉中的捷报也到了,朕听闻那捷报传来心中大喜,觉得这个孩子实在是个福星,所以想给她起名为‘双喜’,你觉得如何?”
崇祯一边说着,一边期待地看着周皇后,眼神中满是自信,仿佛觉得自己取的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听到“双喜”这个名字,周皇后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
不是
给一个小女孩取名“双喜”,这真的合适吗?
更何况还是皇家公主,这名字也太俗气了些,实在有失皇家体面!
如果是其他皇后,或许不敢违背皇帝的意思,但周皇后不同!
于是乎,周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陛下,恕臣妾直言,这个名字实在不合适,皇家公主之名当典雅大气,富有寓意,而‘双喜’之名太过直白浅显,您还是另想一个吧。”
周皇后的声音轻柔却又坚定,眼神中透着诚恳与期待。
崇祯听到这话有些不解,脸上露出一丝困惑的神情。
他实在不知道这个名字哪里不合适,在他看来,“双喜”既喜庆又顺口,寓意着双重的喜悦,再合适不过了。
但他也没有打算继续坚持,而是说道:
“朕觉得这名字挺好的,喜庆又好记,不过既然皇后不同意,那朕也打算退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