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荣府金钗,各怀心思
第282章 荣府金钗,各怀心思 (第2/2页)贾母听完,喜形于色,旋即念及贾琏,忍不住问了一句:“那……琏哥儿呢?圣上打算如何处置他?”
抱琴摇了摇头,语气平淡:“郡公爷并未提及此事。”
贾母神色又黯淡下来,长长叹了口气。
她心中明了,贾琏此番在劫难逃了!
一旁坐着的王夫人,暗暗松了口气。只要不牵连到她这一房,保住荣国府根基,于她便是万幸了。
抱琴见贾母只顾自家心事,竟似忘了感激,忍不住出声提醒道:“老太太,咱们郡公爷今日可是顶着这般暴雨,奔波往返畅春园,在御前为荣府竭力争取。夫人在家中,亦是担忧牵挂,未曾安心。”
贾母回过神来:“是了是了,此番实在多谢郡公爷!也劳累元春了!你回府后向元春禀一声,说我即刻过府当面谢恩。”又向鸳鸯道,“鸳鸯,快取二十两银子封赏给抱琴!”
鸳鸯应了,快速取来银子。
抱琴也不推辞,坦然受了赏,便要告辞回去复命。
就在这时,迎春的贴身大丫鬟司棋,“噗通”一声跪倒在了贾母面前。
这司棋本姓秦,乃是王善保夫妇的外孙女,身材高大丰壮,脾气刚烈,与身材娇弱、性子懦弱的主子迎春形成鲜明对比,
此番贾赦一房惹了大祸,司棋的外祖家又犯了事,她心中惶恐,怕受到牵连,加上她对迎春忠心,此刻向贾母磕头恳求道:“老太太!求老太太开恩,允了奴婢去隔壁府上,继续服侍二姑娘吧!二姑娘性子软和,离了熟悉的人,只怕更加难熬!”
贾母顿了顿,对抱琴道:“抱琴,你回去禀告元春。这司棋,还有绣橘那小丫头,都是打小儿便贴身服侍迎春的。不知可否允她二人过府,继续伺候迎春?也省得迎春乍到新环境,身边没个熟悉的下人。”
司棋眼中燃起希望之光,忙向贾母磕头谢恩,随即眼巴巴地望着抱琴。
抱琴点了点头,道:“我记下了,回去一定禀明夫人。”
说罢,便转身告辞,步入了荣庆堂外的茫茫雨幕之中。
贾母得了抱琴带来的准信,心下稍安,随即携了王夫人,冒着依然未停歇的暴雨,一同往隔壁郡公府而去。既是去向袁易与元春道谢,也是想借此机会,好生亲近一番如今权势煊赫、且对荣国府有保全之恩的袁易。
当贾母到了郡公府,却得知袁易正在大厅宴请林如海、屈继善、房庭训三位先生,贾母与王夫人不便前去打扰,便只与元春相见。贾母拉着元春的手,又是抹泪又是道谢,王夫人亦在一旁附和,言语间极尽亲热。
……
……
荣国府内,探春、惜春姊妹并几个丫鬟聚在探春房中。
窗外雨声潺潺,屋内灯火荧荧。
因今日的惊天风波,以及袁易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探春不禁感叹道:“咱们府上遭此大难,危如累卵之时,全仗大姐夫不顾暴雨,亲赴御前陈情,方能保全根基,救下二姐姐和琮兄弟。大姐夫真真是有能为、有魄力!”
她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袁易的钦佩,心下对元春能得此佳婿,更是羡慕不已。若她将来也能觅得这般夫婿,该是何等幸事!
一旁的司棋,愁眉苦脸地担忧道:“三姑娘说得是。只不知……隔壁府上肯不肯收留我,让我继续去服侍二姑娘……”
待书安慰她:“你莫急,抱琴姐姐既已回去禀明,大姑娘素来仁厚,又体恤二姑娘,想来是会允准的。”
惜春坐在窗边,手托香腮,望着窗外迷蒙的雨景,神色显得郁闷。
她已得知,贾家长房那偌大的家产,竟也被朝廷尽数抄没,其中本该属于她的那一半,自然也化为了泡影。
她虽年纪小,于金银之事也不甚看重,但想到那本应属于自己的大量家产,如今凭空没了,将来的嫁妆怎么办?心中不免堵得慌。
忽然,她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看来,这富贵繁华,到底如镜花水月,靠不住的。何日我剃了头,作姑子去,倒也干净!”
探春闻言,吓了一跳,忙拉住她的手劝道:“四妹妹快休胡说!你才多大年纪,怎生出这等灰心丧气的念头来?虽则飞来横祸,总算咱们府上根基还在,姊妹们也都安好,往后的日子长着呢!你万不可因一时得失,便存了这糊涂心思!”
惜春见探春着急,知她是好意,便不再言语,只幽幽叹了口气,目光依然空茫地望着窗外。
另一边,李纨在自己房中,守着儿子贾兰做功课。贾兰正襟危坐,临帖写字,她却有些神思不属,眼神飘忽不定。
今日之事,于她震动不小。她先前便存着心思,想让自己的宝贝儿子贾兰,多多亲近隔壁那位贵不可言的郡公爷,盼着日后能得些提携照拂。不料,这机会尚未寻着,贾赦院里的庶子贾琮,竟直接被袁易接进府中抚养了!这岂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念及此,素来沉静守份的她,心下竟不由有些焦急,暗忖:“兰儿这孩子,读书用功,身子骨亦是好的,更难得的是,小小年纪,性子便已显沉稳,比起那琮哥儿可要强多了!只是这机缘际遇,实在难料。那琮哥儿此番遭难,反倒得了这般造化,日后有郡公爷亲自抚养了。我须得想想办法,尽快让兰儿也能在郡公爷跟前多露脸,结下善缘才是正理!”
想到此,她看向贾兰的目光,更添了几分殷切的期望。
荣国府内,各人怀揣着各自的心思,在连绵的暴雨声中,度着这惊心动魄的一日。
而隔壁郡公府的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仿佛与愁云惨淡的荣国府是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