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民意如风
第358章 民意如风 (第2/2页)在他们完成所有检查后,咔哒的声音响起,这是登月舱与指令舱分离的声音。
是的,苏俄用的也是阿波罗登月的技术路线。
着陆,是整个任务中最危险的环节。
戈尔什科夫负责驾驶登月舱。
屏幕上,显示着月球表面的实时画面,充满了各种陨石坑和巨石。
“降落速度每秒五米,”戈尔什科夫的声音很平静:“高度五百米,燃料剩余百分之四十”
紧张的时间已经过去。
在地球上,socialism阵营的民众都在电视机前屏住了呼吸。
虽然看不到来自月球的直播画面。
但苏俄官方的电视台有做模拟动画,包括也有新闻主播的讲解,来告诉民众,我们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
民众们能看到,登月舱的动画正在缓缓下降,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金属蜘蛛,在月球表面寻找着陆点。
当登月舱距离月球表面只剩下几十米时,一股强大的反推力将它稳稳地托起。
戈尔什科夫的脸上露出了汗水,但他依然保持着冷静。
“五、四、三、二、一,触地!”
当登月舱的脚架触碰到月球表面时,整个舱体都震动了一下。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我们做到了!我们的月球号成功在宁静海完成着陆,我们的宇航员已经出现在了月球上!这是苏俄的伟大胜利,这也是属于你们的伟大胜利。
正是有电视机前各位民众的辛勤劳动、不懈努力,我们才做到了!”
在电视机前,苏俄民众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他们知道,他们成功了。
苏俄宇航员第一个踏上月球,阿美莉卡赶上,现在苏俄又做到了。
这场太空竞赛还没有结束!
苏俄人心想。
月球漫步:人类的一小步,苏维埃的一大步
当登月舱停稳后,列昂诺夫开始穿上他的宇航服。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当他打开舱门,踏上月球表面时,他的脸上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激动。
直播信号已经调试好,穿着庞大宇航服的宇航员出现在电视画面里。
此刻的画面不是动画,而是真人。
列昂诺夫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走下舷梯。
当他的脚踏上月球表面时,他心想,过去加加林踏上月球也是同样的感受吗?还是比我现在的心情更加激动?
他用他的母语,在全世界的电视机前说道:“苏俄回来了!”
他没有像美国宇航员那样,说那是人类的一大步。
而是用苏俄回来了,来提醒全球民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就是苏俄人!
在莫斯科,尤里激动得浑身颤抖,他高举着酒杯,大声高呼:“苏俄万岁!我们战无不胜!”
安德烈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
几天前,他们还在秘密地观看《V字仇杀队》,讨论着这个国家的黑暗和不公。
而现在,尤里却像一个最忠诚的公民一样,为国家的荣耀而欢呼。
安德烈知道,这不是尤里的虚伪,而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而是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个强大的、能够战胜一切的苏联。
这种希望驱散了他内心所有的阴影。
安德烈也举起了酒杯,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同样充满了激情:“苏俄万岁!”
克里姆林宫造出了他们所想要的风。
在“月球号”登月舱成功触月后的一小时,莫斯科。
列昂纳德,这位通常面无表情的苏俄官员,在电视镜头前露出了罕见的笑容。
他的身后,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面闪烁着红色控制区。
“亲爱的同志们!”他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今天,我们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的宇航员已经成功再次踏上了月球!他们用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胜利属于最强大的国家,最先进的社会!
阿美莉卡能领先一时,但他们不可能一直领先,我们早晚能够追上!因为我们战无不胜!”
“我们不为一时的虚名而战,”列昂纳德继续说道,“我们为人类的未来而战。
当阿美莉卡的宇航员在月球上插上一面国旗时,我们的同志,正在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而努力!这是苏俄的胜利,这也是socialism的胜利!”
他的演讲被官方媒体反复播放,成为纪念弗拉基米尔诞辰一百周年的最好注脚。
同时,对列昂纳德而言,这件事本身也有巨大的意义,那就是尼基塔的登月是在阿美莉卡帮助下实现的,而他任内的登月,是苏俄独立完成的。
虽然这个独立要加上一个双引号,这里脱离不了华国的帮助。
但在苏俄的宣传机器中,这当然是苏俄的功劳。
华国方面的贡献完全看不到了。
王曦继是N-1后期的总工程师,但不会出现在宣传里。
哪怕在苏俄航天局内部,都只有少数的工程师知道,这是华国的贡献。
在苏俄宇航员成功登月后的第二天,《真理报》的头版,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与自豪,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来自月球的胜利宣言》的社论。
社论没有使用任何花哨的辞藻。
它宣称,苏联的登月,不仅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他体系优越性的胜利。
“.我们的同志,他们代表的是全人类的进步。
他们代表的是,一个能够将数千万人的智慧与力量,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上的伟大制度。”
社论强调,这次胜利是计划经济的胜利,是集体主义的胜利,是弗拉基米尔科学理论的胜利。
它试图将这一胜利,转化为巩固列昂纳德政治合法性的强大政治资本。
如果说《真理报》的社论充满了政治的严肃性,那么KomsomolskayaPravda的报道,则更具人情味,他们希望能塑造新的航天英雄,激发年轻人的爱国热情。
KomsomolskayaPravda是一个偏向于年轻人的报纸。
报纸用整整一个版面,刊登了关于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维克多·戈尔什科夫的详细报道。
他们的照片被放大到占据了半个版面,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文章详细描绘了宇航员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上月球的故事。
它将他们刻画成无畏的英雄,是苏俄年轻人的榜样。
“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了人类的前沿,”报道写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拥有信念和忠诚,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单纯的政治语言民众会反感。
把航天的成就投影在具体的宇航员身上,这样的宣传才更有效。
尤其是在盟国。
你的科技很大一部分来自东欧,你谈什么航天成就,布拉格的知识分子会无奈调侃:苏俄登上了月球,但我们连一辆像样的汽车都造不出来。
苏俄通过华约和经济互助委员会主导的分工体系,让这些东欧国家只能当苏俄技术的辅助者,将其工业和科技发展纳入苏俄想要的发展轨道,并使其成为苏俄经济体系的附庸。
这是东欧国家长久以来对苏俄的无奈与不满。
捷克斯洛伐克反抗过,但反抗失效了。
他们为苏俄的胜利感到自豪,但同时也为自己国家的落后而感到悲哀。
苏俄能去太空,能去月球,他们却什么都做不到。
但聚焦于航天英雄的宣传是有效的,大家至少会为同样金发碧眼的斯拉夫人登上月球,而有情感上的共鸣。
这样的宣传好歹是正向的。
报纸还刊登了大量来自普通民众的信件,这些信件都表达了对宇航员的敬佩,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在电视和广播中,苏俄官方更是开足了马力。
电视节目反复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画面,尽管画面模糊,充满雪花点,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激动。
空间站帮阿美莉卡塑造了航天绩效,苏俄的重返月球,同样帮他们塑造了在航天领域,在科技领域的绩效。
广播电台播放了大量纪录片和歌曲,歌颂苏俄一百年来的伟大成就。
总而言之,苏俄把登月结合特殊的时间点,塑造成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政治宣传工具。
它成功地将民众的注意力,从国内的经济困境和政治矛盾上转移开来,让他们沉浸在国家的荣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