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争民夺利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争民夺利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争民夺利 (第1/2页)

十一月庚午,大雪初霁。
  
  辰时许,那久违的艳阳终冉冉升起。
  
  天气依旧很冷,气温还是很低。
  
  京城的大街小巷却是人头攒动,积雪飞扬。
  
  平民百姓那都拿着笤箸铲子在清理积雪,那平整的道路也慢慢露出原本的黝黑之色。
  
  避暑山庄,北教场,上万匠户那也在清理积雪。
  
  这就有点怪了。
  
  北教场就是集结人马用的,有没有积雪好像无关紧要。
  
  毕竟,人马集结好了那基本就要开拔了,站积雪上集结和站枯草上集结貌似没什么差别。
  
  或者说,有积雪还能好点,积雪是白的,化了也是水,不是泥汤,起码不会把靴子弄脏了。
  
  那么,这些匠户为什么要清理北教场的积雪呢?
  
  这是万历的旨意。
  
  他准备把北教场撤了,在这里建一片专门铸造锅炉的研制蒸汽机的作坊。
  
  匠户们正忙着清理积雪之时,万历也带着皇次子朱常溆、皇贵妃秦兰和永年伯王伟等登上了原密云县城西门的城门楼。
  
  这里隔河相望就是北教场了。
  
  皇次子朱常溆看着那如同一条黑线般不断吞噬白雪的匠户,颇有些不解道:“父皇,为什么要把这北教场给撤了呢?
  
  京营将士在这里集结出塞不是很方便吗?
  
  而且,南面潮白河两岸有得是地方,随便圈一片建作坊不就行了?”
  
  你满脑子就是打仗。
  
  万历微微摇头道:“这避暑山庄设北教场原本是为了出兵北平行都司方便。
  
  这会儿北平行都司乃至西木伦河以北的鞑靼领地都被我们占领了,北教场就没那么重要了。
  
  若是要集结人马出塞,直接在北平行都司乃至科尔沁草原集结都比这里方便。
  
  而且南苑也有得是地方,现在京城四周的道路也修得四通八达,若是京营要从京畿出征,去南苑集结人马那也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集结人马的地方多得是,锅炉和蒸汽机我们却不能随便圈个地方造。
  
  锅炉和蒸汽机可是以后大明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保密才行。
  
  这避暑山庄乃是行宫所在,一般人进不来,保密措施也做得很好。
  
  南面的潮白河两岸可没什么严格的保密措施,那里基本什么人都可以去,河道上也什么船都可以过,很难保密的。”
  
  哦,还得保密啊。
  
  朱常溆闻言,连连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国丈,蒸汽机样品研制的怎么样了?”
  
  呃,这个。
  
  永年伯王伟颇有些尴尬道:“万岁爷,这蒸汽机有点难做,关键就是很难保证完全密封。
  
  如果是不动的东西,那很好密封,问题那蒸汽机里的活塞是动来动去的,这个着实不好密封。
  
  这密封不好,蒸汽机的力好像就很小,推东西都推不动。”
  
  蒸汽机自然没这么容易做出来。
  
  万历微微点头道:“嗯,不用急,密封的问题橡胶回来了就好解决了。
  
  你先把配套的东西做出来试试,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们正说话呢,一骑快骑忽而从南面大道疾驰而来。
  
  这是来送奏折的。
  
  万历见状,挥手道:“你忙你的去吧,朕先回去把奏折处理了再说。”
  
  说罢,他率先往行宫的书房走去。
  
  他带着皇次子朱常溆走进书房中时那奏折都已经摆书桌上了。
  
  今天的奏折貌似有点多,好厚一沓子。
  
  他翻开奏折一扫,不由得冷哼一声。
  
  朱常溆见状,忍不住问道:“父皇,怎么了?”
  
  万历把扫过的奏折塞他手里,冷冷的道:“这些人策动藩王来跟朕抢人了。”
  
  朱常溆接过奏折一看,不由莫名其妙。
  
  这些奏折上说的好像有道理啊。
  
  藩王是上奏说藩国农户大多想转屯卫军籍,这样一来很多地就要荒了。
  
  朝堂官员则说得更细。
  
  平民百姓那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原本大家都是十多二十亩地还没什么,现在转屯卫军籍就给五十亩地,那大家肯定都想转。
  
  如此一来,上千万户平民百姓皆想转屯卫军籍,那岂不是需要分数亿亩乃至上十亿亩地?
  
  这天下哪来的这么多地?
  
  他细细看了看,随即忍不住问道:“父皇,他们说的好像有道理啊。
  
  您不是说奴儿干都司是上亿亩地吗,不是上十亿亩地啊。
  
  如果平民百姓都想分五十亩地怎么办?”
  
  你是真好忽悠,因为你什么都不懂。
  
  这帮家伙就是擅于利用这一点来忽悠人。
  
  他们想忽悠朕那就是做梦!
  
  万历不答反问道:“你想想上千万户平民百姓原本每家每户十多二十亩地那是多少亩地?”
  
  这个得算,想怕是想不出来的。
  
  朱常溆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随即小心道:“父皇,好像是两三亿亩吧?”
  
  万历微微点头道:“对,是两三亿亩,他们算的是没推行清丈条例之前的地。
  
  那时候赋役黄册上也就三亿多亩地,除去藩王封地、读书人免税的地和屯卫的屯田那就剩下两亿多亩了。
  
  这么算起来,平民百姓每家每户那就是十多二十亩地。
  
  但是,洪武朝清丈出来的田地就有八亿多亩。
  
  这地里种出的粮食能吃,地还能让人吃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