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个都不能放过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个都不能放过 (第2/2页)这个就不用你管了,你光审案就不知道要审多久呢。
万历琢磨道:“这个就交给锦衣卫来负责吧,你审完之后把供词呈上来,朕来处理。
到时候该抄家问斩的该流放的,朕都会派人去处理,抄家的时候你派个官员去监督就行了,流放的时候你也派个官员去走个流程就行了。”
那还好,抄家流放那可是需要很多人手,刑部根本没这么多人手。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好像还有一个问题。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那些地方官员你有足够的人手去抓吗,需要水师将士帮忙吗?”
这地方官员其实不用我们动手抓。
袁可立琢磨道:“万岁爷,抓捕地方官员我们可以交给各省提刑按察使司又或者各州府衙门负责,我们只需行文上交内阁就行了。
不过,这么抓花费的时间比较的长,如果万岁爷想快点抓捕,让水师将士帮忙那自然最好。”
这次还是尽量走正规流程的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交待道:“这个你去跟仲化商量一下,内阁行文地方的时候可以调派水师将士划快船直接把公文带过去,然后把抓捕的地方官员带回来。
至于调集水师快船和水师将士的事,交给兵部去行文吧,朕就不给你们一一安排了。”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这下应该没问题了吧?”
袁可立又细细想了想,这才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了。”
万历闻言,直接挥了挥手。
袁可立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这家伙走了,又忍不住问道:“父皇,这次您为什么要搞这么麻烦呢?
这又是刑部又是内阁又是兵部又是水师的,动用了这么多的衙门。
原来您好像都是直接让锦衣卫去抓,抓了一顿审,审了直接抄家流放问斩什么的,简单得很啊。”
那么搞是简单,但是容易出问题。
万历缓缓摇了摇头,随即细细教导道:“洵儿,盛世要尽量用律例来治国,你知道吗?
锦衣卫去处理所有事情是简单多了,但是,这么搞锦衣卫权力太大了,而且没人监督。
你以后一定要注意,不要什么事都交给锦衣卫去处理,锦衣卫权力太大了那就会出问题。
他们没了约束就有可能随心所欲,一顿乱来,搞得人心惶惶乃至民怨沸腾。
这个永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问题了,因为锦衣卫权力太大,永乐大帝不得不设立东厂以为监督约束。
结果,东厂权力又凌驾于锦衣卫之上了,到了宪宗成化朝,又不得不设立西厂来监督约束东厂。
西厂一出,那更不得了,权力那都要凌驾于皇权之上了,太监汪直那都不用经过当皇帝的,任何官员那都可以抓了就砍!
结果,才五个月时间就搞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宪宗都不得不撤了西厂。
到了正德朝,为了约束东厂,又不得不复开西厂,太监刘瑾甚至还整出个内行厂来,凌驾于东厂和西厂之上。
结果又搞得天下大乱,武宗又不得不下旨把西厂和内行厂撤了。
所以,这么折腾不行,你如果给锦衣卫又或者东厂太大的权力,让他们凌驾于大明律例之上,那就不会有什么盛世太平。
这么搞只会使得天下大乱。
你让刑部、内阁、兵部来就不一样了,这本身就是他们的职责,他们各司其职也有相互监督的作用。
这样你也不用操太多的心,凡是按律例来也有利于整个王朝的稳定祥和。”
治国之道太复杂了。
小朱常洵闻言,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突然又兴致勃勃的道:“父皇,这次要抄很多贪官污吏的家吧?”
那当然。
万历缓缓点头道:“是啊,这次要抄很多贪官污吏的家,这帮家伙足足贪了几千万两啊,哪怕一百万两一个,那都要抄几十家。
更何况,能贪到上百万两的还是少数,贪几十万两、几万两、乃至几千两的才是多数。
这一次要抄的恐怕会有几百上千家甚至更多,现在的贪官污吏太多了,我们得借这个机会好好整治一下。”
哎呀,抄这么多家啊。
小朱常洵闻言,颇有些兴奋道:“父皇,儿臣还没看过抄家呢,到时候您带儿臣去看看好吗?”
你小子,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看看。
好奇可不是什么好事,好奇会害死猫,也可能害死你。
万历想了想,微微点头道:“你想看抄家可以,但我们得注意安全,到时候我们就不去贪官污吏家里看了,你要是想看,我们拿着望远镜去皇城的城墙上看。”
那也行啊。
小朱常洵连连点头道:“好,我们去皇城城墙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