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二五章 国立工业大学

第二二五章 国立工业大学

第二二五章 国立工业大学 (第2/2页)

自从经过父皇的指点,陶成道他们制作出来了威力更大的火炮,装到船上后,一炮就将海上的那是海寇们,给轰了个舒舒服服之后,朱标对于自己家父皇所弄的这些东西,就有了更深的认同。
  
  再也不会被人误导,觉得奇技淫巧于国无用了。
  
  这要是再对国无用,那还能有什么是对国有用的?
  
  文人的那张嘴吗?
  
  也是因此,在自己家父皇,说建立工业大学的时候,朱标那是连丝毫多余的话都没说。
  
  不仅如此,还将一些私下找他,想要他开口劝一劝父皇,打消这个念头的人,给直接挡了回去。
  
  因为有着火炮,这么一个良好的开端。
  
  所以他很期待再搞出来一些更好的东西让他开开眼,也让大明因此而变得更好。
  
  这个时候,听到才刚刚建立了一个多月的工业大学,已经出了成果。
  
  这么一个消息,对朱标来说别提有多惊喜。
  
  “哈哈,这个暂且保密,等来到那里之后,你见到便知晓了。
  
  肯定能让标儿你大吃一惊。”
  
  朱元璋笑着说道,卖起了关子。
  
  朱元璋那这个反应,让朱标愈发的好奇。
  
  也越发的肯定,工业大学那边,定然弄出来不得了的好东西了。
  
  不然的话,父皇绝对不会如此。
  
  到底是什么呢?
  
  怀着好奇,朱标随着朱元璋出了宫。
  
  在兵马的护卫之下,朝着工业大学而去。
  
  虽然并没有穿龙袍,或者衮龙袍,换上了寻常的服饰。
  
  但身边的护卫,那是一点都不少。
  
  什么微服私访,白龙鱼服,不存在的。
  
  想起在后世看的电视,微服私访记,那更是瞎扯。
  
  只能说是人们为了拍话剧,故意编出来的,以迎合观众为主。
  
  看看那么一乐也就算了,可不能真当真了。
  
  一个皇帝,只带着那么几个人,搞什么微服私访,那真是嫌命长了。
  
  就连朱元璋,如今都没有太多的自信,认为自己按照那种程度的微服私访,能不被人给干掉。
  
  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之下,来到了工业大学。
  
  工业大学这边的人,见到皇帝居然带着太子亲至,那一个个是分外的激动。
  
  皇帝和未来的储君,一同来到这边,这是他们极大的荣幸,
  
  同时,也让工业大学这里面师生,越发觉得他们选择来到工业大学这里,是一个极其的正确的选择。
  
  不说别的,单单只看陛下,对他们这边的重视就知道,接下来只要好好做事,那绝对不会太差。
  
  如今工业大学的人并不多,只有不到三百人。
  
  而且,这里面老师就差不多有一半之多。
  
  而这所谓的老师,有的是从国子学的那边,抽调过来的在算术,物理上面有一定的水平,且愿意在这上面进行钻研的学生。
  
  让他们一边当老师一边学习。
  
  这也是前期师资力量不够,不得不做出来的一些折中。
  
  等到今后,相应的人才越来越多,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想这般轻易的高升,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以说,这些人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除了一部分这样的人之外,更多的则是从各行各业,聘请过来的专业人才。
  
  让他们来到这里面任教,传授相应的技术,并做相应的研究。
  
  而来到这里任教的人,除了校长之外,其余的人都没有官职。
  
  朱元璋设定了一定的职称,职称和他们的工资,待遇水平这些相挂钩。
  
  与之相应的,今后朱元璋这边还会建立相应的国有企业,和学校进行一个联动。
  
  把研究和生产相结合,能更好更快的推动研究成果规模化,商业化,民用化。
  
  再用生产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来促进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生命力最强?
  
  那自然是能造福百姓,推进社会发展,能够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商用,大部分百姓接受,并在今后推动社会改变,影响生活的那些才是。
  
  当然,在做这些的同时,高精端的也同样不能少。
  
  不过,这个时候大明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基础,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除了这些老师,学生也有不少,这些学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其中有一部分,是勋贵家的子弟。
  
  可以说一些勋贵,和一些官员鼻子还是很灵的。
  
  在自己建立工业大学院之后,很快就将他们的一些子弟,给送入到了这里面。
  
  只不过,被送入这里面的,没有一个是嫡子,都是属于家里面的边角料也就是了。
  
  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让他们来到工业大学,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并顺势拉自己好感的,表明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就是寻常人家的孩子。
  
  工业大学一开始招收学员时,可并不太容易。
  
  一方面,很多人对此都不太不太相信。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重,觉得工业大学像个草台班子,和传统的读圣贤书的学堂这些相比,差远了。
  
  另外一部分,则是那些寻常百姓家,根本没什么余力送孩子来读书。
  
  且不说学费,单单只是一个能够为家里面做不少事情的半大小子,送到学院里来不让他们干活,就已经令很多家庭承受不起了,越算越可惜。
  
  所以,一开始时,朱元璋想要招一些寻常百姓孩子入学,是很难的。
  
  为此,他还做出来了一定的改变。
  
  比如,给寻常家庭的孩子免除学费。
  
  同时,每天中午管一顿饭。
  
  每一周可以发两枚鸡蛋让他们带回家去。
  
  要是学的好了,考核成绩优秀了,还能获得一些奖励。
  
  奖励也同样很实惠,比如几斤猪肉,或者一袋子米,几尺布等东西。
  
  在这样的规定出来后,一下子就有不少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入了工业大学来学习。
  
  目前,工业大学是初创,所以人员这些还不够多。
  
  等到运行一些时间了,还会进一步的招生,扩大规模。
  
  并在今后的发展之中,会把学科给划分的更为细致,研究也会越来越深。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情,需要慢慢的来,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把什么事情都在短时间内给做成。
  
  如今,这工业大学的学生规模,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和国立工业大学这个名字很不配。
  
  相对于这个名字而言,工业大学现在还是太弱小,起名为小学似乎更合适。
  
  不过,朱元璋却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
  
  等到今后一切都逐渐的正规化,规模化之后。
  
  那这个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会越来越符合它的身份地位,能对得起这个名字。
  
  并且,在今后大明的发展之中,必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坚不可摧的力量。
  
  从零到一最难,可一旦一出来了,那很多事就会变得很好办了。
  
  而这些工业大学的人,朱元璋目前,大多都没有给出太过于具体的研究方向。
  
  但有三个除外,一个就是制作蒸汽机,以及后面制作蒸汽机车,建立铁路。
  
  这是一个必须要坚持,且毫不动摇的搞下去的长远项目。
  
  再一个,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具体,更为好实现,更为贴近民生的项目。
  
  原本朱元璋觉得,这个项目最起码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哪能想到,才不过是短短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
  
  所以,得到消息后,他忍不住过来了,且还带着朱标。
  
  “标儿,来,看一看,这就是咱们说的好东西。”
  
  朱元璋拿起一个东西,对朱标说道,带着而欣喜与骄傲,像是在献宝。
  
  朱标在看清楚了,自己爹拿给自己看的是什么后,顿时目瞪口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