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八,听好了,朕来教你如何治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八,听好了,朕来教你如何治国 (第1/2页)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这是朱元璋最大的问题,也是大明贪污成风的源头。
纵观历史长河,明朝的官员,俸禄堪称是最低的,低的令人发指。
朱元璋觉得,能够吃饱穿暖,便已经足够了。
但是,人与人的标准并不相同。
朱元璋的标准,并不是所有人的标准。
更有甚者,连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不当官,过着苦日子。
当了官,还继续过苦日子。
那这官不是白当了吗?
更何况,还有商贾挥舞着钞票,疯狂的诱惑着。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越杀,明朝贪官越多的问题所在,杀不完,根本就杀不完,杀了一个冒出来无数个,这能怎么办?
说白了,这已经不是杀几个的问题了,而是制度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但是,朱元璋没有反思自身的问题,他的应对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贪污受贿的惩罚加深加重,杀杀杀!
在这样的铁腕态度下,一个个恐怖的刑罚被创造了出来,阉割、剁指、断手、砍脚、凌迟、腰斩、钩肠,还有最骇人听闻的‘剥皮充草’。
但问题是,贪污受贿的问题,并不是官员的原因,而是制度的缺陷,是俸禄给的太低,因此,无论朱元璋制定多么恐怖的刑罚,大明的贪污之风仍旧是屡禁不止,并且越禁风头越盛。
到了后来,朱元璋都有点绝望了。
可是,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仍旧没有想过给官员们提升俸禄,或许他意识到了,但是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向官员们妥协,他不能,也不会向那些他深恶痛绝的官员们妥协!
事实上,这并不是朱元璋第一次认不清自己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在历史上最为出名罢了。
还有一个事情,也反应出了朱元璋认不清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事情就是丞相制度。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所有的事情大包大揽,全部自己解决。
不可否认,朱元璋很能干,精力十分的旺盛,但是,治理国家,这注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干的的事情。
因此,这个事情也就只有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短暂出现,等到后面朱棣登基之后,马上果断的推出了内阁,将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影响给抵消掉了。
不过,抵消了可不代表没有发生过。
“呼”朱允熥深吸一口气,回过神来,道:“一别三年,最后,我还是回来了,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变了。”
他没有出言侮辱,也没有激动的大吼大叫,更没有盛气凌人的俯视朱元璋。
但是,此刻的朱元璋,巴不得朱允熥对他嘶吼,那样或许还能够让他心中好受一点。
朱元璋一阵沉默,道:“咱能问一些问题吗?”
他看懂了朱允熥的态度,两人虽然见面,但是却并不将关系挑破,对此他的心中十分伤心,但是,却也没办法多说什么。
毕竟,当初是他有错在先,现在又怎么能够过多的去要求什么呢?
“说说看。”朱允熥道。
朱元璋迟疑片刻,道:“咱废除了丞相制度,你却弄出了一个内阁,咱颁布了士绅优待,你废除了士绅优待,能不能说说,这些事情你都是故意为之,还是事情本身有什么问题?”
“故意为之?哈哈哈!”朱允熥一阵大笑。
朱元璋目光看向朱允熥,眼神不解。
“你太自以为是了。”朱允熥轻轻摇头。
朱元璋沉默不语,他听出了朱允熥话中的深意,组建内阁,废除士绅优待,并非是与他置气,而是这两件事存在问题。
他心中很不服,无论是废除丞相,还是颁布士绅优待,这两件事都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进行谋划的,结果到了朱允熥的口中,都成了有问题的举措。
不过,虽然心中不满,但他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不愿与朱允熥争吵。
“是不是很不服气?觉得是我在故意挑刺?”朱允熥目光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目光与朱允熥对视,迟疑片刻,点点头道:“是!”
他不愿与朱允熥争吵,但是,他想要知道朱允熥为什么这么做。
知道朱允熥是什么样的想法,他便能出手帮朱允熥捋一捋思路,废除丞相和颁布士绅优待,这两件措施都是他苦心竭虑整出来的,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
所以,他觉得朱允熥可能是什么地方想岔了。
“呵呵,好,那就来说说废除丞相吧,这件事有什么好处?为了那一点点可有可无的权利?”朱允熥神情玩味。
这可是朱元璋主动要求的,并不是他强人所难。
“可有可无的权利?”朱元璋皱起眉头,有些生气,道:“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将权利分给别人?大权在握不好吗?”
“啧啧,你是不是觉得,汉武帝、唐太宗他们都是傻的?就你一个人聪明?”朱允熥道。
朱元璋摇摇头,道:“咱从未这么说过,他们没有废除丞相,可能是他们需要一些娱乐的时间。”
虽然他打下来了大明江山,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汉武帝、唐太宗的优秀,直接抨击这两位,他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
朱允熥面上露出一抹轻笑,道:“不用说的这么委婉,你不就是想说汉武帝、唐太宗他们没有你那么勤奋嘛,直接说就行。”
朱元璋抬头看向朱允熥,道:“丞相的存在是协助皇帝,若是皇帝足够勤奋的话,丞相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呵呵!”朱允熥嘴角上扬,目光看向朱元璋,眼中露出一抹怜悯。
“怎么?咱说的难道不对吗?”朱元璋心中也来了脾气。
他是不愿与朱允熥争吵,但是,他也不允许朱允熥这么猖狂!
刚刚坐上皇位,便如此的猖狂,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觉得自己需要和朱允熥好好的讲一讲,让朱允熥知道自己的错误,不要只知道夸夸其谈,事事都和汉武帝、唐太宗相比。
历史上出现的皇帝很多,但是能够达到汉武帝、唐太宗那么高成就的,寥寥无几。
虽然他承认,现在朱允熥十分的优秀,但是比起汉武帝、唐太宗,朱允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现在的朱允熥,顶多也就能称得上一句未来可期罢了。
张口闭口汉武帝、唐太宗,这有点太夸夸其谈了。
做人,还是不要好高骛远的好!
“当然不对,而且是大错特错!”朱允熥毫不留情的斥责。
“那你倒是说说看,到底哪里错了?”朱元璋道。
“首先,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你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一天两天处理所有的政务没问题,但是,你能坚持多久呢?”朱允熥问道。
“咱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朱元璋道,说完,他目光看向朱允熥,神情骄傲。
“你是一直坚持着,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大明整体的运转速度变慢了呢?而且,你的情绪,是不是变得易爆易怒了呢?”朱允熥轻声道。
朱元璋神情一怔,道:“那是那些朝臣,他们经常上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非常耽误咱的时间。”
朱允熥耸耸肩,道:“有没有可能,你眼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别人的眼中,就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呢?”
“这”朱元璋神情一怔,面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最后嘴硬道:“若真是重要的事情,上奏的人为何不标注上。”
“标注上?”朱允熥一阵哑然,道:“你还是没有明白,能够被摆在你面前的奏折,就没有一件是小事,按照你晚年的行为,若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谁敢去给你看,那不是找死呢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