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出大唐 > 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子

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子

第二百二十一章:天子 (第2/2页)

说是‘传奇’也不为过了。
  
  众人心旌摇曳时,忽然惊觉:天师可从虚空之外返回!
  
  这意义非同小可,会引导大唐走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甚至,就连历史规律都可能发生变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若天师的光芒一直笼罩周唐,岂有人敢生乱。
  
  少数人心如明镜看得透彻,这意味着稳定。然而是好是坏,全在天师一念之间,且要看他是否能不忘初衷,维持本心。
  
  人容易忘本,可想而知考验有多么巨大。
  
  大兴宫中,此刻绝大部分人的脑袋都是一团空,想不了太多。
  
  “天师,那方世界是怎样的?”
  
  阴后充满好奇。
  
  周奕直言道:“我没有细观,只觉充满生机,无穷广大。”
  
  周老叹等人听罢,无不露出向往之色。
  
  他们盯着已然闭阖的虚空,久久无言
  
  大兴宫中乱局已定,不断有人退走。
  
  单雄信带人收拾后事,在周奕的安排下,将杨虚彦的尸体与董淑妮埋在了一起。
  
  李世民在与周奕浅聊几句后,把李渊等人的尸首带走。
  
  很快,随着渭水一战与大兴宫中消息散播出去,人们的心情悄然发生了变化。
  
  翌日。
  
  长安城内发生了两件事。
  
  第一是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与翟让卸去甲胄,一道来长安拜会新君。
  
  第二是躲起来的香家核心成员全部被抓。
  
  包括香玉山的老爹香贵,还有他的叔父,表兄弟等人,连同化名为杨文干的香文干一起被押到城门处斩首。
  
  这一抓,还救下了数十名被他们从各地强抢来的可怜女人。
  
  巴陵帮的罪恶,到此刻才算除尽。
  
  周奕在长安一连待了二十多天。
  
  他倒是想安歇,却察觉到手下那帮人急切的心思。
  
  陈老谋、虚行之已暗示好多回。
  
  杨虚彦命丧大兴宫第二十六日。
  
  长安之南,在一条返回秦岭的道路上,师妃暄向师父告别,随即上了一艘挂着龙旗的大舰。
  
  梵清惠远远瞧见,上船之后的师妃暄很快就与那人聚在一起。
  
  他们说话时,圣女展露的笑容,是梵清惠从未见过的模样。
  
  不多时,大船顺流而下,越来越远。
  
  直至那高挑着的大唐周旗也瞧不见了。
  
  她轻轻叹了口气。
  
  这时,一道脚步声从身后接近。
  
  以梵清惠的功力也没能察觉此人靠近,若非他故意露出脚步声,只怕要近丈许才能听到异响。
  
  回眸一看,是着青袍的俊伟中年人。
  
  自战神殿现世之后,她首次见到宋缺。
  
  渭水大战、大兴宫之战,都没有天刀的身影,他一直在闭关。
  
  上下打量一番后,梵清惠清秀真诚一笑:“恭喜宋兄,此次又进一步,有望登临武道极致。”
  
  宋缺笑了一声:“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机会纵然渺茫,宋某却可以一试。”
  
  当今天下,在一众武学大宗师之中。
  
  天刀不仅攻杀最强,也最为年轻。
  
  长安之行,几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如今看清前路,更有大把时光,这等造化,着实让人羡慕。
  
  譬如宁道奇之流,现有的条件,也比不上宋缺。
  
  “能有一试的机会,已是走在了无数人的前面。”
  
  宋缺悠悠看向大船远去的方向:“宋某只是赶上了一个有人在前方引路的好年岁。”
  
  他不再多提,忽然笑问:
  
  “清惠是发自内心让师圣女走的吗?”
  
  梵清惠没有谈什么武林圣地的立场,亦没有谈自己的想法,只道:“我问过妃暄,她心中有了割舍不掉的人,愿追寻本心而去。做师父的,除了祝福她之外,也做不了别的事。”
  
  “不错,”宋缺连连点头,“清惠已胜过上一代慈航斋主。”
  
  梵清惠沉吟一声,望着宋缺道:
  
  “或许我这么多年来对剑典的修习,都是错的。”
  
  宋缺明白剑典修的是什么。
  
  他稍显异色,看着梵清惠的脸,很快平静下来:“错了便去改,不瞒你说,我在山城充当井底之蛙时,也错的离谱。”
  
  话罢,不等梵清惠接话。
  
  宋缺略一拱手:“宋某要南行了,他日再会。”
  
  “慢走。”
  
  梵清惠说完,天刀毫不犹豫地转过身。
  
  这一刻,冰冷无情的天刀,那挺拔的身形,更让梵清惠想到曾经夕阳下的日子。
  
  回忆从前,就像在深潭里试图打捞那轮注定破碎的水中月影。
  
  梵清惠眼中,宋缺,像是真正的无缺了.
  
  ……
  
  ……
  
  盛夏的洛阳,天宇湛蓝,烈日如炬。
  
  空气中热浪翻滚,蝉鸣嘶哑而密集,仿佛在为天下大势的改变而鸣奏。
  
  这一天,东都与往日很不相同。
  
  通往皇城的天街已被净水泼洒。
  
  则天门上新悬的“大唐”匾额在日光下熠熠生辉,门楼两侧矗立着重新披挂的阙楼,甲士如林,旗帜如云。
  
  御道两侧,每隔五步便有一名禁军持戟而立。
  
  他们身着明光铠,人人身姿如松,目光锐利。
  
  皇城内的庄严与城内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朝廷早已下诏,今日与民同贺。
  
  各里坊门口由坊正组织,摆出了酒水吃食。
  
  许多百姓换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喜悦,小孩子们在街道上奔跑嬉戏。
  
  酒肆茶楼的生意格外好,人们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谈论着新君,讨论着“开源”,以及对未来天下太平的期盼。
  
  热闹的人群中,也有沉默者。
  
  或许是混乱中失去亲人的家属,或许是对前朝仍有眷恋的遗老。
  
  他们远远望着皇城方向,眼神中交织着希望、迷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
  
  新朝的太阳已经升起,但过去的伤痛,仍需时间去慢慢抚平。
  
  紫薇宫矗立在灼热的日光下,琉璃瓦反射着刺目的白光,仿佛一片燃烧的金色海洋。
  
  宫阙巍峨,雕梁画栋经过重新修缮,已焕然一新。
  
  执戈的甲士在皇城两侧肃立,大批朝臣等候在外,望着不远处拔地擎天的乾阳殿。
  
  终于
  
  吉时到来。
  
  钟磬之声破开层层热浪,庄重而缓慢地从乾阳殿中传出。
  
  百官依新制序列,沿着御道,垂首趋步而入。
  
  外边燥热,可一入大殿,不见四角冰鉴,却感受到一股清凉寒意。
  
  文武百官知道新君的不同,故而也不觉奇怪。
  
  四下皆寂,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虚行之,陈老谋,李靖,尤宏达等人都激动起来。
  
  某一刻,外边的蝉声骤然停止。
  
  所有人的目光投向那至高无上的御座。
  
  也有一道人影,缓步走到御座之前。
  
  周奕侧目望着一直连绵到乾阳殿外的朝臣,第一次当皇帝,难免有些新奇,他并未立刻坐上那象征天下至尊的宝座,仅是站立于前。
  
  此刻,他那熟悉的白衣换成了玄黑衮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十二章纹繁复而沉重。
  
  冕旒垂落,遮住了部分容颜,只露出下颌和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目色平静地扫过丹陛之下的文武群臣。
  
  这等庄重氛围下,不管是曾经的朋友还是熟络的属下,都没有人敢抬目与他对视。
  
  接着,典礼官高亢悠长的唱喏声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似乎撞在人们的心上。
  
  颂词是虚行之编的,华美异常,既追溯天命,又歌颂统一九州内外的功绩,祈愿太平。
  
  随后,便是山呼海啸般地跪拜。
  
  “万岁!”
  
  声浪震响紫薇宫,几乎要掀开大殿穹顶。
  
  在这狂热的口号声中,周奕按照礼制缓缓转身,终于坐了下去。
  
  他的身影融入那巨大、雕琢着龙纹的御座,衮服黑色与御座的暗金融为一体。
  
  就在他坐定的那一刻,一道极强的阳光恰好穿过殿门的缝隙,不偏不倚,照射在御座之前,光斑璀璨,如同铺就一条金色道路,直抵他脚下。
  
  御座上,周奕心中有些不习惯,但礼仪不失,回想起小凤的叮嘱,微微抬起手。
  
  霎时间,万籁俱寂。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朕惟承天命,顺兆民之望,肇基大唐,开源启世。”
  
  又道:
  
  “前隋失德,四海鼎沸,苍生倒悬。今日之后,朕与诸卿,当励精图治,使海内升平,岁稔年丰。”
  
  话语落下,短暂的寂静后,是更汹涌澎湃的万岁呼声。
  
  新君登基,大礼已成,周唐建立
  
  ……
  
  ……
  
  ……
  
  PS:('-'*ゞ半躺码字,更得有点慢,书友们追得累的话,可以月底一起看,感觉还有几章就结束了。感谢诸位江湖朋友的打赏与宝贵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