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谎言
第237章 谎言 (第1/2页)由于刚从牢里出来,又是临时任命,太史慈啥装备都没有,便向赵云借了套行头。
赵云比太史慈高三寸,块头也更大,这行头穿起来有点松。
太史慈只好在背后和腰间各多扎了两柄手戟撑起来,以便把铠甲束紧。
手上有长枪,身上插着四把手戟,腰里别着横刀,还背了把大弓,全身上下都是武器。
打开城门后,夕阳映在太史慈身上,金属光芒一阵乱闪,搞得外面的黄巾赶紧一阵防备。
太史慈慢悠悠的驱马来到城门外,一个人朝对面营里行去。
见城内只出来了一个人,黄巾中有人迎了上来。
“太史子义?”
那人认识太史慈。
“管申,你收了我的钱还出卖我……若不给我个交代,那便是生死之仇!”
太史慈见了那人,气势汹汹的上前喝道。
那就是管氏海贼的船头之一。
“哎哎,此事并非我意啊,要不然又怎会收你上船……渡钱回头我双倍退给你……”
管申神情很有些尴尬:“你不是被孔府君羁押了吗?怎会……”
说着上下打量着太史慈这身行头,眼里颇有些羡慕之色。
这是赵云担任近卫队长时用的装备,刘备的近卫装备向来是最精良的。
卫队长又要一直随刘备到处行动,是形象门面,且必要时还要帮刘备吸引火力,这身黑甲比刘备本人的甲胄帅得多,甲片上还有精锻后留下的云纹。
头盔上的白麾也很显眼,这是用来标识领军者位置的。
而刘备自己战时穿的那身黑甲其实一点都不起眼,和普通的近卫装备看起来没区别。
“孔赞捕我是因为私怨,但我如今是北海司马……”
太史慈看着管申:“若北海秦府君与东莱孔府君相杀,你管氏是投北海还是投东莱?”
管申惊了:“这……两位府君不睦?不是说要共击刘刺史吗?”
“你管氏一门两宗,相互之间不是也有不睦之处吗?”
太史慈伸手:“眼下你管氏何人主事?先把渡钱还我再说!”
管申尴尬的笑了笑:“族兄亥主事……子义随我去找族兄拿钱便是。”
……
管氏是齐国管仲后代,是正经的名门世家。
但管子后人到了汉武之后,却有了个劣势。
管子是诸子百家之一,其学术中有一部分被儒家吸收,比如礼义廉耻等道德教化理念,以及道法阴阳理念等,管子学派原本与主流儒学理念相差不大。
可是,自从天人感应之说成为主流之后,管子学派与儒学的差异就很大了。
管仲的学术是讲究兼容并蓄的,提倡道、礼、法三者并治,追求的是实效,其思想内核是黄老学说加法家学术,其中又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农业等科学知识——这就与大汉主流的天人感应有了冲突。
天人感应的核心论是“道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管子的核心思想却是天地皆在变化,日月星辰乃至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行事之道也应该“无成执,无常形”。
其实董仲舒的理论本身也没说不变,只是为了稳固君权,将君与天绑在一起,提倡顺天而行罢了。
但管子学派的思想很容易让人误会并产生其它联想,当然会被视为异端。
因此管氏后代不会被视为儒学门人,甚至不会被视为士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