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241章 稷下学宫

第241章 稷下学宫

第241章 稷下学宫 (第1/2页)

三月末。
  
  “……春耕已结,青州户口也已理清,六郡国合计三十五万五千户,一百八十二万口。”
  
  贾诩在向刘备汇报之前借分田统计出来的户口:“但佃客数量便有二十八万户,一百四十万口……”
  
  这人口数量已经比顺帝永和年间(50年前)少了一半多。
  
  永和年间统计的青州户数是63万户,370万人口,而且当年清查户口时可没把隐户揪出来。
  
  连年的天灾人祸,以及黄巾起义后这几年的战乱,使得大量自耕农外迁避祸,以至于青州只剩了豪族、依附民(如门客)和赤贫者。
  
  整个社会中最有活力也最能促进商业流通的自耕农,基本全没了。
  
  各郡豪族为了分田,全都配合安置饥民,如今赤贫者几乎全都成了各家佃户。
  
  佃户占比将近总人口的八成,这个比例当然是极其不健康的,稍微有点天灾人祸,就有可能再度爆发动乱。
  
  平原国安置的人最多,比例更离谱,一共9万户,将近50万人,其中45万是佃农——包括官屯那28万人在内。
  
  这种人口结构是很难发展工商业的,因为整体市场需求太小。
  
  豪族们家大业大,佃户又多,大多能自产自足,衣食住行都不需要购置,相当于没有刚需。
  
  同时,由于刚出钱出粮没了积存,各家豪族暂时也不会有奢侈品购买欲望。有刘备大军坐镇,为了避免误会,豪族们也不敢采购马匹铁料等军需。
  
  而刚从饥民变成佃户的赤贫家庭,在短期内是完全没有购买力的,甚至连借贷经济都没法搞,因为他们没产业。
  
  这种局面只能先解决贫户的温饱,随着时间推移,从佃户中产生出一批新的自耕农,使整体人口结构有了良性变化才能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便只能吸引有产业的外来人口为市场注入活力。
  
  “今年黄河水汛如何?”
  
  刘备转头问管水利的诸葛玄。
  
  “青州境内河道疏浚得深,应不至于产生水害。但开春时河水极其浑浊,水中浮木杂物极多,上游河道必定出了事……待夏季到来,恐上游诸州郡皆有水患。”
  
  诸葛玄在这方面还是挺专业的。
  
  河水泥沙过多且裹挟大量树木,这明显是决堤或河水改道的迹象,春季尚且如此,夏汛时河南河北必然有大面积洪灾。
  
  而水灾伴随的,必是虫害和暴乱。
  
  “那就得做好冀州兖州发生动乱的准备,或许夏汛一到就会有很多人迁来青州……咱们还有多少粮食?”
  
  刘备又问卞姬。
  
  最近事务繁多,卞姬又出来帮着管钱粮了。
  
  卞秉比较惨,他又被安排了管钱的活儿,天天给一仓仓的铜钱计账,现在真就是看着钱就犯恶心。
  
  幸好大多都是田豫带来的新钱,可以直接称重计数,要是再像以前那样数钱,卞秉肯定就得离家出走了。
  
  “春耕时分了种粮,又给每户分了十斛口粮,眼下已只剩九万三千斛粟,三万五千斛麦。”
  
  卞姬没拿账本,很显然这些数字她是记在心里的。
  
  一斛粟按现代计量不到30斤,一斛麦大概35斤。
  
  去年底陶谦杀了大量青州西部的豪族,得的粮食超过百万斛,但消耗也多。
  
  官屯28万人,种粮和口粮一发下去,粮食立马就没了。
  
  也幸好人多,且幸好贾诩赶着搞好了河道,要不然运输损耗都能把人心疼死。
  
  发出去的口粮其实只够吊着命——每户平均5人左右,只有三百来斤口粮,要维持到秋收还有差不多五个月,真就只能天天喝稀粥。
  
  平原周边的野菜野草也差不多被扒光了,黄河刚刚才疏浚过,鱼也很少,也就沿海地区能捕捞渔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