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陵的【柏林防空塔】
第5章 金陵的【柏林防空塔】 (第2/2页)诶?!
“这倒是我自己想的,有感而发而已。”
沈复兴也不否认,只是觉得,这个时代的女性,似乎自主性更强一些。
林薇因也好,张爱玲也罢,还是这个时代的自己评选的杰出女性,似乎她们正走到前台,用自己的光芒无声地唤醒着这个民族的另一半天。
“那封绝笔信呢?”说着,俞程似乎背诵了起来:“拖敌于天险之间,挫敌于名川之畔”
“今,海运闭塞,列强虚中,当南通印缅,北联苏俄,广开外援,内修工业、广发矿产,则抗战大业可期。”
说着说着,俞程的眼睛里仿佛有了光:“你知道吗?当时我把这封信拿给同学们看,他们都觉得惊为天人,简直就是将这场仗讲透了!“
可沈复兴却是瞪大了眼睛:“你怎么会看过.?”
“呃~”俞程也觉得自己好像说多了,立马扯开话题:“好了,我已经知道登报的文章是你写的了,今天太晚了,我要先走啦。”
“哦,对了,我已经参加金陵的慰劳救护队,也是守卫金陵城的战士啦!”
说着,沈复兴就看着那个梳着两角辫的圆脸姑娘蹦蹦跳跳地离开,眼神复杂。
不过,总算是应付了过去,接下来,该谈谈正事了。
“俞叔,这船运的问题”
翌日
官方正式宣布金陵迁都重庆,一时间人们再次蜂拥冲向码头,一票难求。
沈复兴这边命令沈小满率警卫连护送名单上的家眷登船,后因人手不够,让特批孙家栋率一营税警部队护送。
什么是特权阶级?
这就是特权阶级!
他们甚至能随意调动部队!
而这样的代价是什么?
杨守义率领税警6团接替36师驻守下关码头,并接管所有船运。
负责人:李希烈!
此时的众人还以为沈复兴是为了个人挣钱,才通过关系拿下码头。
可当天,整个码头就被无数临时沙袋堆出了10条长长的通道。
面对士兵的举起的武器,百姓们只能乖乖排队,不再互相踩踏拥挤。
而所有的公职人员家属与特殊人员,都被安排在南板桥渡口登船离开。
美其名曰:为他们专门开辟的特殊通道。
单此一事,沈复兴就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这种让人规矩的排队方式,也成为了各地方效仿的样板。
以至于到了百年之后,更是成为了各个游乐场与活动场所的排队必备,只是沙袋被换成了铁马,步枪换成了喇叭而已。
至此,沈复兴总算是控制了航运船只、下关码头与南板桥渡口。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两个难题。
疏散的问题虽然未能完全解决,但好歹百姓开始陆续离开,也没有出现拥挤。
在原来的历史上,从金陵逃离的百姓有数万人直奔申城。
很难理解是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次,沈复兴的一纸《祭祀平安镇百姓文》,再次引爆金陵与全国。
除了社会各界拼命申讨之外,金陵城的百姓,也没有慌不择路的向申城逃难而去了。
可为什么说还是两个问题呢?
一是沈复兴现在手上的这封信,署名正是俞程,信封上还有淡淡的花香。
这让他有些恍惚.写信?
可他除了绝笔信跟求救信,这辈子也没写过其他信啊!
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柏林防控塔】的打造,外面纷纷扰扰,此刻的沈复兴已经拉着廖耀湘等参谋开会。
白崇禧不在.他就是..山大王。
“都说说吧,紫金山上架设150毫米榴弹炮,到底能不能打到将军山?”
“如果能打到,是不是要改变驻守策略,外松内紧?”
“汤山距离紫金山也有15公里,是不是可以驻守?”
“这几十门榴弹炮有新有旧,都需要精准计算出射程,要不要挖山洞作为掩体?”
“防空力量如何安排,机枪阵地怎么安排?几个航空大队现在也需要我们做出计划安排,如何守护金陵的天空?”
“紫金山是不是要重点防御,短距离老旧清末民初的后堂炮,是不是可以当做岸防炮守住江面,断日寇水陆?”
“现在挖山还来得及,锡澄线至少还能守个20天,南侧的日寇还在巷战,我们还有时间。”
一条条,一个个问题,听得廖耀湘与邱清泉头都大了。
让他们排兵布阵可以,这种计算问题,确实有些勉强。
这时候,有卫兵大喊:“唐司令!”
众人闻言纷纷站定,看着面色依旧苍白,缓缓走进来的唐生智。
“不必如此,刚才维安的安排我也听到了,如果三座大山能互为犄角,只要炮弹充足,日寇怕是要在金陵丢下几万兵马才能进城。”
说完,唐生智招了招手,身后走出一排.学生模样的士兵。
“维安啊,你写得好文章,这是从武汉特地逆流赶回来的学生,还有从其他地方来到金陵的,原本有200多人,经过考试,留下了这20人.”
唐生智话没说完,沈复兴急着打断:“别送走,部队里都需要这样的人才,税警总团虽然都识字会算,但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你啊,就是属猴子的,性子急,都留着,等你们自己去挑呢!”
沈复兴大喜:“谢过唐长官!”
他扭头看向那些稚嫩的面孔,眼神中有着清澈的.爱国之心!
“来吧,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如何打造属于金陵的【战争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