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8章 你还不够资格见他
第一卷 第358章 你还不够资格见他 (第2/2页)另外,工会联合总会的联络人也打了电话感谢,说我们关于工厂的报道特别鼓舞工人,好几个行业工会想跟我们建更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反映劳工诉求。”
她语调清楚,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这说明我们的报道不光在本地轰动,在国际舆论场也立住了敢说话、为民发声的形象!”
“好!琳娴同志,你们翻译科、外联这块做得很及时!”
梁威霖赞许地看着她——这位新调任的女处长虽不久,但沉稳干练,“信息传播得内外联动。把国际媒体和工会的反响整理好,都是报道价值的证明。继续盯着外界反应,特别是英文媒体的动向,及时反馈!”
郭琳娴挺直腰板应道:“是!社长,我们一定做好!”
办公室里正热闹讨论着各方反馈,梁威霖桌上的内线电话又响了。
秘书接完,脸上带着惊讶,捂着话筒,声音发颤地汇报:“社长,传达室说,有位先生要见你。对了,他自称是您和廖公的晚辈。”
“我和廖公的晚辈?难不成,是那位先生来了?”
梁威霖眼睛一下子亮了。
刚才面对港督府都稳如泰山的人,这会儿脸上炸开毫不掩饰的惊喜和热切,那笑容比看到报纸脱销时还灿烂。
在港岛,敢自称是自己和廖公晚辈的人,除了那位一开金口,就帮整个左派报纸打了大大的翻身仗的小林天望先生,还能有谁?
“快!快请他上来!不,我亲自下去接!”
他说着就大步绕过办公桌往门口走,快得像阵风,哪还有半点刚才运筹帷幄的沉稳。
“社长,您亲自下去?”旁边的办公室主任愣了一下。
“当然要亲自去!这位先生,一言价比千金,犹如当头棒喝点醒我们,这一次我们左派报纸的胜利,他当居首功!”
梁威霖头也不回,已经拉开了门。
正高兴的郭琳娴见社长这副急着下楼的样子,甚至有点“失态”,心里又好奇又惊异。
她实在想知道,这位几句话就点破左派报纸老毛病、掀起这么大动静的人,到底是谁?
看社长的态度,这人在他心里分量重得很。
她下意识快走两步,在梁威霖出门前,带着期盼和职业性的恳切请求:“梁社长!这位先生就是报纸改革的关键人物吧?
能不能让我跟您一起去?当面听听他的见解,对我们外联和翻译工作、把握舆论方向都有好处。”
梁威霖一只脚已跨出门,闻言停住,回头看了她一眼。
他那双看了半辈子人的眼睛锐利明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却温和又斩钉截铁地说:“琳娴同志,你的工作我满意。但今天不行,这位先生的身份不一般,有些事我要和他单独谈。里面也涉及到保密条例,你嘛——”
他顿了顿,意思很明确,“现在还不合适参与。你把刚才汇报的国际反响和工会沟通情况,赶紧整理成书面报告给我。
等时机到了,该让你们接触的,自然会安排。”
说完,梁威霖不再停留,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留下郭琳娴和一办公室的人。
郭琳娴脸上的期盼一下子僵住,随即涌上点失落,好奇心却反而更重了。
社长用“不合适”这么直白的词拒绝,更说明这位“神秘的先生”不一般。
是什么人能让社长这么看重,连她这个负责翻译和外联的处长都没资格旁听?
她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门口,听见社长下楼的脚步声又急又响,还隐约传来他带着期待的爽朗声音,像是跟秘书说:“快!别让这位先生等久了!他可是我们的‘定海神针’!”
楼下,林火旺戴着帽子和口罩,安静地站在弥敦道172号那扇有些旧的临街门前。
周围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嘈杂的声响好像都与他无关。
他抬头望了望那栋三层小楼,目光像要穿透斑驳的外墙,落在那个刚为他打开新世界的地方。
门内,梁威霖正快步冲下楼梯,脸上的笑藏不住,连声吩咐:“开门!快给这位先生开门!”
他急着要见的,正是那个领着左派报纸打破沉闷、掀起波澜的关键人,一个能改变港岛舆论格局的人。
而楼上翻译科明亮的办公室里,郭琳娴深吸一口气,收敛起情绪,快步走回自己的位置。
她的任务,是尽快整理好那份沉甸甸的反响报告——这场风暴的第一份正式评估,要由她递上去。
至于那位让社长急着下楼迎接的“神秘先生”,社长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那是她现在还够不着的高度,一个得等时机才能见到的……厉害人物。
虽然社长说的话比较委婉,但话里的意思却很明确,就还不够资格见这位神秘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