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
第一卷 第359章 我要创办《亚洲日报》 (第2/2页)“举个例子,”他深入阐释。
“当我们报道香港工潮,工人争取权益时,可以在同版或者接续内容中,用极平实的语言提及:‘无独有偶,祖国大陆新出台的劳动法修正案,亦进一步强化了对工人工作时间、安全保障及福利报酬的保障机制,据XX工会负责人评价…’。”
“或者报道港岛房地产炽热、市民置业艰难时,顺带提及:‘相比之下,祖国大陆近年来针对住房问题推行了多项惠及民众的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目标明确指向减轻普通家庭的负担……’。”
林火旺强调道:“关键就在‘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把这种信息作为相关事件的背景补充或对照点呈现,而不是上纲上线、摆大道理的意识形态说教。”
“避免使用‘社会主义优越性’、‘资本主义腐朽’等直接评判词语。”
“要润物细无声地让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印象:哦,原来在某个方面,大陆也有了这样的规定和发展?大陆人竟然不用买房,工作就给分配房子之类的……”
“或者,那边也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人家怎么处理得就更好呢?”
“形成一种自然的对比与客观的关联。”
“梁社长,这种‘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才是持久改变观念、塑造形象的真正利器,比任何强硬的宣传都要有效百倍。”
“务必要把握好这个分寸!”
梁威霖听得屏息凝神,一边快速点头,一边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和钢笔,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地将林火旺的每一句建议都仔细记录下来。
他的表情专注至极,按照金庸大师武侠小说里的情节来类比的话,就像是一个初入江湖的菜鸟,正在聆听着武林高手的绝世秘籍。
末了,他紧紧握着这份刚写下宝贵思路的笔记本,感慨万分地抬头。
“小林先生,句句珠玑!字字千金啊!”
“我梁威霖搞宣传多年,今天才算真正摸到了点门道!”
“我一定把这些宝贵意见一字不落地贯彻下去,这实在是我们在港岛开展新闻和宣传工作的传世宝典啊!”
说到这里,梁威霖的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
他收好笔记本,压低了声音,向林火旺传递了一条来自新华社情报渠道获取的重要消息。
“小林先生,您旗下的《龙JUMP》在港岛一经发布,就立马火爆全港。
这样的锋芒毕露,成绩斐然,必然会触及港岛本土漫画杂志社方面的利益。”
“我们有可靠的情报显示,港岛本土几家有影响力和背景的漫画杂志高层这两日频繁私下接触,似乎正在密谋对策,目标就是您旗下势头极猛的《龙JUMP》。”
“根据信息分析,他们不会坐视《龙JUMP》再进一步蚕食市场,很可能会在近期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耍些不入流的花招。
比如散布负面谣言、干扰印刷发行,甚至制造版权纠纷等等下三烂的阴招。”
“小林先生,您的《龙JUMP》现在是树大招风啊,请务必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防备!”
面对梁威霖郑重其事的警告,林火旺只是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轻微的冷哼。
他露在口罩外的双眼,闪过一丝了然而又带着轻蔑的光芒。
“多谢梁社长的提醒。”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丝毫紧张。
“不过,这点事情,我早有预料。黄玉郎和上官小宝昨日亲自到我府中,表面上好言好语要我高抬贵手,实则却是来警告我的……”
“商场如战场,有人眼红、有人下绊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他身体向后靠了靠,姿态从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对手出什么招,我接着就是。”
“梁社长放心,我已做了相应部署,《龙JUMP》这边,我有信心能稳住阵脚。”
这份平静,透露出的是绝对的掌控力和强大的信心。
然后……
林火旺才正式道明了自己此次亲自登门拜访的核心目的。
他的身体再次微微前倾,声音依然不高,却掷地有声道:
“梁社长,左派报纸的改革走上正轨,成果喜人,这是一条有力的臂膀。”
“但是,仅靠这一条臂膀,在复杂的舆论场上起舞,有时难免受到体制和立场的束缚。”
“有些需要大刀阔斧才能劈开的领域,有些更能吸引眼球、贴近市井趣味却又不适合左派报纸身份涉足的内容。
比如对某些涉及港府深层问题的深入调查、尺度更大更犀利的时评。
揭露豪门秘辛的连载小说、带有较浓香艳色彩但情节引人入胜的通俗小说、连载漫画故事等等。
这些需要另一条更灵活、更敢闯敢试的臂膀来开拓。”
林火旺说这些话的时候,目光灼灼地盯着梁威霖,清晰地提出了他接下来的构想。
“因此,我计划开办一份新的报纸,名字就叫《亚洲日报》!”
“它的定位,就是要成为左派报系之外,面向更广泛普通市民读者群的另一条传播渠道、另一个发声阵地。”
他随即提出了具体需要的新华社及左派力量协助的关键点。
“不过我在港岛的力量有限,我需要你们强有力的支持。”
“我希望能得到新华社驻港分社在情报消息来源方面的共享便利——许多重要的信息源和线人网络,靠我们单打独斗是难以建立。”
“同时,希望能借助左派阵营旗下那些产能稳定、管理可靠的印刷厂来完成这份新报纸的印刷工作。”
“无论是纸张供应、印刷质量还是排期保密,我相信有组织的集体力量,肯定远胜于我们初创时自己去敲小作坊的门。”
这番构想,正是严格呼应了他向廖公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战略蓝图。
《亚洲日报》这条新腿的任务非常明确:去做那些《大公报》、《文汇报》等不便或不能做的内容,拓宽舆论引导的广度和深度。
“《亚洲日报》?”
梁威霖忍不住复述了一遍这个名字,原本因商讨《龙JUMP》事宜而微蹙的眉头瞬间舒展,但随即又猛地向上挑起!
他脸上的表情,从略带思索到瞬间惊愕,嘴巴下意识地微微张开,瞳孔在刹那间收缩了一下。
办一份新报纸?
这个想法本身在时下的港岛并不新奇。
港岛各种各样的花边小报,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份了。
只不过,大部分的报纸,都是为了博眼球和赚广告费的。
内容上粗糙不已,有今天没明天。
港岛几乎每天都有报纸倒闭停刊,也每天都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报在默默成立发刊。
但林火旺要创办的这个新报纸,竟然直接命名为“亚洲日报”?!
这个名字本身所蕴含的庞大野心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就好像惊雷炸响一般,狠狠砸在了梁威霖的心头!
这两个字的分量太重、格局太大了!
“亚洲”——这绝非仅仅瞄准港岛一地,其核心野心昭然若揭,意图覆盖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更广阔的区域!
这“小林先生”的胃口,竟然磅礴如斯?
他才多大年纪?
心思之深远,气魄之宏伟,已经完全超出了梁威霖的想象!
他万万想不到,“小林先生”登门拜访,不仅是来指点左派报纸接下去的改革方案,最后竟是又抛出这样一枚重磅炸弹!
一时间,贵宾会客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窗外港口的汽笛声,也仿佛瞬间一下就被拉远了。
梁威霖手里握着还带着墨迹温热的钢笔,身体保持着前倾的姿态,却如同凝固的雕塑。
只有他那双瞪大的、充满难以置信神色的眼睛,直勾勾地望向被帽檐和口罩覆盖的林火旺。
“亚…亚洲日报?!”
梁威霖喉咙里滚动的喃喃自语,声音不大,却在这片寂静中被无限放大,清晰地回荡在会客室内。
这份报纸连名字都没多加考虑吗?
真的是要发于港岛,剑指全亚洲么?
《亚洲日报》这名号……
所代表着林火旺创办报刊的野心……也实在是太大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