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密试
第246章 密试 (第1/2页)王扬虽说平时对谢星涵不用心机,但一路看下来,也明白了这是谢小娘的眼泪攻势。
尤其是她自述缘由的这一段,故事看似有骨架,实际内容却隐隐约约;言辞看似有所交代,一些关节处却闪烁不尽;背景点出一二句,其余都是留白,至于细节则全凭听者想象,这对于王氏说谎法则的创始人王扬来说,可太熟悉了。不过一追问便哭这招王扬暂时还没机会用,倒先让谢星涵秀了一下。
不过王扬并不想揭穿谢小娘。一来故事虽然有几分假,但假中未必没有真。二来见她演得这样用心卖力,也不忍拆台。三来不管谢星涵的眼泪有多少表演的成分,看她哭成这样,实在让人心生怜惜。四来如果真有人要对付谢星涵,那王扬当然要管上一管。
“谢娘子别哭,这件事有我呢!”王扬装作上头的样子,义愤填膺道。
谢星涵猛地抬头,带着几分惊慌失措的柔弱:
“公子不可冲动!星涵仔细想了想,此事确实不该劳烦公子。毕竟那五大经学高手都是名儒硕学,随便一人便已难挡,更何况五人联手!公子才华虽高,但万一一时不察,被他们寻到韬晦时的空隙,设伏发难,折了公子清誉,这可如何是好......”
谢星涵泪波轻转,指尖将帕子折出一道细痕,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迟疑。
哦,意思是让我尽全力,不要韬光养晦。
王扬手掌横挥,一副豪气迸发的模样:
“娘子放心!一人横槊,千军辟易!考较学问,不在人多。甭管对面多少名儒,有我王扬一人在此,足矣!”
谢星涵眸中水光潋滟,似有万千星辰流转,可刚露出几分雀跃之色便又垂下眼帘,沾着泪痕的长睫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连声音都低了几分:
“可公子说今天有事,星涵不敢耽误公子。”
你个小戏精敢得很......
算了,陪你演一波吧。
王扬眉峰微挑,眼中光华流转似剑出鞘,唇角噙笑,三分傲然,七分从容:
“王扬何惧群儒阵?
万卷经纶一笑摧。
不是狂生轻圣道,
圣道今朝在我为。
别说五大高手,就是十大高手,也耽误不了多久。
娘子稍坐,看我破阵!”
谢星涵怔怔地看着王扬,星眸失神,一切演技,化为乌有......
......
竹间幽户,静隐茶香缕。
小阁烟轻帘未举,
漫任云团浮聚。
“品茗居”竹室雅间外的小阁里,小凝迎了出来,双手叠于腹前,恭恭敬敬地向王扬行了个礼。
王扬道:“小凝,你这么客气干嘛!”
谢星涵笑道:“公子不是一直想见小凝吗?如今见着了,倒嫌人家礼数周全起来了。”
王扬:???
小凝:???——!!!
谢星涵看向小凝,眼神询问,小凝马上点头:“一切妥当。”
谢星涵做了个请的手势:“公子请......”
王扬走了几步,回头见谢星涵、小凝都站在原地,奇道:“走啊......”
谢星涵敛衽微笑:
“星涵就不进去了,以免落人口实。星涵在此为公子烹一壶‘温山御荈’,静候公子佳音。”
“好。”
王扬也不怯场,掀帘走进回廊,走到尽头后,推门而入。
谢星涵紧绷的肩线这才不着痕迹地松了下来,拍了拍心口,呼出一口气道:“可算把这家伙骗来了。”
小凝赶紧夸夸:“娘子好厉害!把王公子都骗了!”
谢星涵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便小猫似的伸了个懒腰,蓝瑛耳坠轻轻晃动,拖着长声道:
“他——知道——我在骗他。”
战国绿松石金耳坠,现藏河北博物院
北魏嵌宝石金耳坠,现藏大同博物馆
小凝睁大眼睛:“啊?难道王公子知道这是国子学的——”
谢星涵脸上带着几分得意的娇憨:
“那他不知道,不过他知道我是做戏引他来的。”
小凝疑惑:“那......”
谢星涵星眸一弯,嘴角扬起狡黠的弧度:
“反正他不会拆穿我!”
小凝:......
......
王扬眼前,五张矮案呈半月形排开,案上五盏茶,案后五人端坐,宽衣博带,气韵沉雅,年纪最小的恐怕都有四五十岁,一见王扬进来,五种目光如电射来,或审视,或锐利,或好奇,或怀疑,最右边的一位老者,眼睛亮得出奇,上下打量着王扬,脸上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五人中没一人说话,五道目光“各有千秋”,只是盯着王扬不住地看,寻常人若是被这么打量,难免怯场。可王扬当年保研折桂,面试时几大教授连番发问,问他的时间是最长的,更不用说后来博士中期考核时的“一人独诵,满座皆静”,现在这种场面对于王扬来说实在没什么好紧张的。他对着五人,微微一礼,声音不疾不徐,不轻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