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95章 四佛救世,量劫落幕!
第一卷 第395章 四佛救世,量劫落幕! (第2/2页)陈苦。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万千法则便为之俯首。
他只是抬起了一只手,那无穷无尽的量劫煞气,便骤然一滞。
这一手,截断了毁灭。
这一手,定格了终焉。
无数藏匿于洞天福地、苟延残喘的大能巨擘,神念扫过此景,无不心神剧震,魂魄摇曳。
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是人力所能企及的伟力?
那是圣人敢于想象的手段?
接引道人面上的无尽悲苦悄然敛去,一抹金色的佛光自眼底深处绽放,映照出大欢喜,大自在。
准提道人手中的七宝妙树轻轻摇曳,刷落的不再是寂灭,而是璀璨的生机。
他笑了。
那万古不变的肃然面容,第一次有了如此纯粹的欣喜。
红云老祖,这位洪荒第一老好人,此刻亦是目露奇光,长长地吐出一口郁结之气,浑身轻松。
三人对视一眼,明悟了陈苦的意图。
这是何等的气魄。
这又是何等的机遇。
“改天换地!”
一声道喝,并非出自一人之口,而是三道意志的共鸣,响彻寰宇。
接引、准提、红云,三圣亦随之出手。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修补,而是以无上佛法,施展出改天换地这般逆转乾坤的无上神通大术。
轰隆!
整个宇宙都在震颤,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只见那一条条奔腾于虚空裂缝中的毁灭长河,竟被一股无形的大力攫住,猛然倒卷!
河水逆流,冲刷的不是大地,而是时间与空间本身。
它们逆流回寰宇的起点,将那些破碎的虚空维度,重新粘合,重新归位。
一阵阵厚重到足以压垮准圣道躯的混沌之气,自天地裂隙中升腾而起。
它们是世界的“杂质”,是毁灭的根源。
此刻,却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住,强行从天地间剥离,一把扔回了混沌域外。
世界的呼吸,顺畅了。
那些崩碎的法则,原本是散落的星屑,黯淡无光。
此刻,却在佛光的普照下,被一根根金色的丝线重新牵引、编织、重塑。
秩序的锁链,一环扣一环,再次将整个洪荒世界牢牢锁定。
紊乱,就此平息。
目之所及,那遍布大地的巫妖二族尸骸,堆积如山,怨气冲霄。
可下一瞬,金色的佛火自虚无中燃起,落在这些尸骸之上。
没有惨叫,没有挣扎。
一具具狰狞的尸身,就在这温和的火焰中,化作点点光尘,湮灭于虚无。
其残留的魂魄,那些不甘的、狂暴的、迷茫的碎片,则被一道柔和的金光接引。
一条通往幽冥的道路,在虚空中铺开。
万万亿的魂魄,汇成一条光之长河,堕入地府,或者说,是入了那刚刚建立,尚在雏形的轮回之中。
往日的因果,今日尽消。
就在这样惊世骇俗的手段之下,那笼罩天地的无穷劫光,如同烈日下的冰雪,迅速消弭。
不复存在。
偌大的天地之间,那股令人窒息的血腥与毁灭气息,渐渐散去。
天空,重新恢复了清明之色。
大地,不再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
虽然依旧荒芜,却有了新生的可能。
看着这一幕,侥幸存活的众生,早已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们的脑海一片空白。
他们的心中,唯有那四道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身影。
先前那般浩劫是何等可怖?
是圣人都要退避,是准圣都如蝼蚁般陨落的绝望。
他们亲身体会过。
所以,他们才更能明白,此刻四佛救世之举,是何等的重要。
这不是拯救。
这是再造。
这是给了众生又一条生路,给了这方天地又一次机会。
一个活了数个元会的老修士,扔掉了手中陪伴一生的灵宝长剑,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
他什么也说不出,只是以头抢地,老泪纵横。
“佛门诸位前辈,救苍生于水火之中!”
一尊妖族大圣,浑身浴血,半边身子都被打碎,此刻却对着西方,深深拜服。
他的声音沙哑,却带着无尽的虔诚。
“此等大义,我辈修士,永世铭记!”
一个人族部落的族长,抱着自己幸存的孙儿,泪水与鼻涕糊了一脸,却笑得无比灿烂。
“好,太好了!”
“我等……我等终于又有栖身之地了!”
“天呐,这一次,我们亿万生灵,当真是劫后余生……”
一个又一个声音响起。
从一个角落,到一片大陆。
从一片大陆,到整个洪荒。
最终,汇成了一股响彻天地的洪流。
“我等,拜谢佛门诸位前辈!”
“拜谢佛门慈悲!”
众生心有余悸,却也是掩饰不住的欣喜若狂。
他们跪拜下去。
发自内心地跪拜。
哪怕是那些幸存的准圣强者,那些曾经俯瞰一个时代,高高在上的存在,此刻也收起了所有的骄傲。
他们看着那焕然一新的天地,感受着重新流淌的灵气,对着那四道身影,缓缓地,郑重地,弯下了自己的膝盖。
这一拜,是为自己。
更是为身后的门人、族群。
霎时间,虚空之中,起了无法言喻的变化。
一种玄之又玄的力量,从每一个真灵,每一个生灵的叩拜与感激中诞生。
那便是气运。
金色。
纯粹的金色。
浩瀚如渊海,磅礴似星河的气运,从洪荒的四面八方升腾而起,凝聚而来。
它们在虚空中汇聚成一条条金色的神龙,最终在陈苦等四人的头顶,交织成一顶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功德气运华盖。
华盖垂下亿万道瑞气,源源不断地注入西方大地。
须弥山在轰鸣。
八宝功德池在沸腾。
整个西方佛门,都在这股庞大的气运注入下,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毫无疑问。
这一日,佛门之名,响彻洪荒。
这一日,佛门声望,再一次飞跃,达到了一个空前鼎盛的巅峰。
昆仑山,玉虚宫内。
死寂。
一种足以让大罗金仙道心崩裂的死寂,正笼罩着这座圣人道场。
三清圣人并坐云床,目光却穿透了三十三重天,死死盯着那片正在被无尽佛光净化的洪荒大地。
元始周身的庆云,第一次出现了不稳的迹象,明灭不定。
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面庞,此刻青筋毕露,神色扭曲。
“可恶!”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低吼,从他的齿缝间挤出。
“实在可恶!”
轰!
他身下的云床,竟被这无意识泄露的一丝圣人怒火,震出了一道细微的裂痕。
“那陈苦等人,好深沉的算计!”
元始再也无法维持圣人的仪态,猛然起身,拂袖怒喝。
“天地遭此大劫,万灵涂炭,他们佛门倒好,竟以此为踏脚石,窃取无量功德,收割天地气运!”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玉虚宫中回荡,充满了不甘与狂怒。
嫉妒,早已将这位阐教圣主的五官烧灼得面目全非。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更深沉的沉默。
太清老子双目低垂,仿佛已经入定,那双亘古不变的眼眸深处,却有一丝无奈与落寞一闪而逝。
他什么都清楚。
可清楚,又能如何?
通天靠坐在另一侧,一手搭在膝上,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青萍剑的剑鞘。
他的指尖,甚至没有触碰到剑柄。
这位向来战意冲霄的截教圣人,此刻,竟连拔剑的欲望都没有。
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
这不是算计。
陈苦的实力再如何深不可测,也绝无可能去算计一场席卷整个洪荒的天地量劫。
人力有时而穷。
圣人,亦然。
这根本就不是算计,而是一场堂堂正正的阳谋,是独属于佛门的大机缘,大造化!
当那“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教义响彻天地,当那救世的宏愿化为实质的佛光洒落大地,佛门便拥有了其他任何道统都无法比拟的力量。
救世之力。
这种力量,是天道大势的垂青,是众生愿力的加持。
这一点,他们三清望尘莫及。
更无法效仿。
让他们去发下宏愿,普度众生?
阐教讲究跟脚资质,顺天而行。
截教有教无类,但求一线生机。
人教清静无为,教化人主。
他们的道,从根子上,就与这“救世”二字,隔着一层天地鸿沟。
许久。
通天摩挲剑鞘的动作停了下来,他抬起头,目光从元始身上扫过,最终落向了那片佛光普照的洪荒。
他的话音,前所未有的沉重。
“自此之后,天地不灭,佛门不朽。”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座太古神山,狠狠砸在三清殿中,也砸在元始和老子的心头。
“它,将是真正的天地第一道统了。”
通天又补上了一句,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在陈述一个血淋淋的,让他们不愿接受的事实。
“我等……再不可与之相比。”
话音落下,元始那外放的怒火瞬间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和压抑。
三清殿内,那刚刚被怒火撑开的氛围,再度被无穷的压抑所填满,甚至比之前更加沉闷,更加令人窒息。
……
三十三重天外,太素天,娲皇宫。
宫阙清冷,万籁俱寂。
女娲孤身一人,立于殿中。
她的眼神有些空洞,有些茫然,就那么怔怔地望着虚空,仿佛要穿透无尽时空,看到那片惨烈的战场。
“兄长……”
一声几不可闻的呢喃,从她唇边溢出,带着一丝颤抖。
她可是圣人。
不死不灭,俯瞰纪元更迭的圣人。
可就在此刻,强如女娲,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兄长伏羲,究竟是彻底的身死道消,还是……尚存那渺茫的一线生机。
此前的量劫煞气太过恐怖,已经化作了实质的血色天幕,隔绝了一切探查,扭曲了所有天机。
圣人的感知,在那片天幕面前,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她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感应不到。
就在她心神即将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之时,一抹金光,撕裂了那血色的天幕。
她看到了。
看到了陈苦的身影,看到了那浩荡的佛门大军。
那一瞬间,女娲紧绷到极致的心神,没来由地一松。
一口郁结于胸的气,也悄然长舒而出。
她想起了自己先前不顾一切,耗费本源打出的那一道神念传音。
也想起了此时此刻,陈苦确实应约,插手了此事。
不知从何时起,她对那个男人的信任,已经到了这般毫无缘由的地步。
仿佛只要他出现,一切危局,都将迎刃而解。
想来……他定然有办法,保下伏羲兄长的。
一定有。
也就在女娲心神稍定的这一刹那,她娇躯猛然一震。
面色陡变。
她那双失神的绝美眼眸,豁然亮起,凌厉的目光瞬间穿透了娲皇宫,射向冥冥之中的天道本源。
就在此刻!
那股亿万年来,始终如影随形,禁锢着她,让她无法踏出娲皇宫一步的天道桎梏之力,陡然间烟消云散!
消失得无影无踪。
巫妖终战,已然落幕。
结局,已定。
她纵然此刻出世,也再也无法改变什么。
所以,天道撤去了对她的禁锢。
她,自由了。
然而,还不等女娲从这突如其来的自由中回过神。
轰隆!
她的识海深处,那片属于圣人元神的浩瀚空间,随之发生了剧烈的震动。
一种宏大、古老、苍茫的莫名感应,毫无征兆地降临,与她的圣人元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那不是谁的传音,也不是谁的意志。
那是天命!是定数!是她身为圣人,与生俱来的职责!
两个词,化作天道符文,深深烙印在她的意识最深处。
“补天……”
“救世……”
没错。
天数大势流转,洪荒万灵的命运,早已被那无形之手谱写。
女娲,身为圣人,更能清晰地感知到那股冥冥中降下的意志。
抟土造人之使命,已然功成。
但她的天命,并未就此终结。
巫妖终战的劫火烧尽了不周山,也撕裂了这片天穹。
天地破碎,万道哀鸣。
补天。
这两个字,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她的圣魂之上。
一切都变得无比清晰。
天地间孕育的五色神石,本是世间罕见的奇珍,蕴含着开天辟地之初的五行本源之力。
采集此石,以圣人之力祭炼,便可弥补天之裂痕。
这,就是天道为她规划好的路。
女娲逐渐明悟。
此前天道意志如枷锁般禁锢于她,让她无法插手巫妖之战,眼睁睁看着无数生灵涂炭,心中确有怨气郁结。
那是一种身为创世之母,却无力庇护自己子民的深深无力感。
但她终究是天道圣人。
她明白,补天之命,乃是大势所趋,是维系这方天地存续的唯一法门。
此乃天命,不可违,亦不能违。
念及此,女娲周身那股若有若无的怨气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圣人的决然与慈悲。
她自云床起身,圣威流转,便要踏出娲皇天,去往那大地之上,采集五色神石,以应天命。
然而,就在她莲步将动的一刹那。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投向了那片破碎的天地之间,落在了陈苦等人的身上。
仅仅一眼。
女娲的动作顿住了。
她那双古井无波的圣眸之中,第一次浮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错愕,神情变得极为古怪。
“这……”
一声轻咦自她口中传出,带着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惊异。
“陈苦师侄……这是要代本宫而行?!”
……
正如女娲所感应到的那样。
此刻的洪荒天地,一片狼藉。
天穹之上,巨大的黑色裂缝狰狞可怖,混沌之气如瀑布般垂落,侵蚀着天地间的一切。
大地之上,山河崩裂,岩浆肆虐,哀鸿遍野。
陈苦、三清、接引、准提,六道身影,如同擎天之柱,立于天地之间,以各自的无上修为,强行镇压着这行将崩溃的世界。
亿万劫后余生的苍生,匍匐在地,朝着他们的方向叩首,感激涕零的朝拜声汇聚成信仰的海洋。
但陈苦四人,并未理会这山呼海啸般的拜谢。
他们的神情,凝重到了极点。
此事,远未结束。
眼下的一切,不过是依靠三位圣人与陈苦这位混元大罗金仙的滔天法力,强行撑起的一片虚假的平静。
这片天,已经死了。
他们可以撑一时,却撑不了一世。
一旦法力耗尽,整个洪荒世界都将彻底归于混沌,万物不存。
尤其是陈苦。
他洞悉着比三清圣人更多的天机密辛,那来自后世的记忆,此刻在他脑海中翻涌不休,让他的思绪变得无比复杂。
天数之中,确有女娲补天之举。
以五色石补天,救苍生于水火,得无量功德。
这本是板上钉钉的剧本。
但……
用五色石补天,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疯长的藤蔓,瞬间缠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陈苦对此,抱有极大的疑虑。
他记得很清楚,原本的天数轨迹中,女娲补天虽然成功,但那是一场惨胜。
自那以后,洪荒世界的天地胎膜受损,本源流失。
充盈于天地间的先天灵气将彻底消散,被后天浊气所取代。
一个时代,将就此落幕。
那之后,众生修行,再无通天坦途。灵气稀薄,法则不全,事倍功半。
别说证道混元,就连大罗金仙,都将成为遥不可及的传说。
整个洪荒世界的上限,被永久地拉低了。
此事……可以改变吗?!
陈苦的眸光低垂,视线仿佛穿透了无尽空间,看到了未来那灵气枯竭的末法时代。
他不愿意看到那样一个未来。
他不愿意看到自己亲手开创的武道,因为灵气的桎梏而走向衰亡。
思绪在电光石火间碰撞,无数种可能被他推演,又被他一一否决。
良久。
他紧锁的眉头忽然舒展,低垂的眼眸骤然抬起。
一道璀璨至极的光芒,自他瞳孔深处爆射而出,仿佛能洞穿古今未来。
他想到了!
手掌一翻。
没有惊天动地的威势,只有几点温润的光华,悄然出现在他的掌心。
那光华并不刺眼,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与神圣。
几颗圆陀陀的珠子,在他掌心之上滴溜溜地旋转,上下沉浮。
珠子通体玄黄,其上道纹天成,功德之气缭绕,散发着一股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至高气息。
无他!
这正是当初陈苦在混沌之中,于那混沌魔神尸骸之上所收获的“玄黄功德珠”!
此物乃是无量功德与玄黄之气凝聚的至宝,每一颗都蕴含着足以让圣人动容的无上功德与造化之力。
“用此物……来补天,是否也可以?”
陈苦喃喃自语,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撼动天地的决心。
这个设想,是何等的大胆!
何等的疯狂!
这无异于要从天道手中,抢夺那既定的剧本,要以一己之力,去改写整个洪荒世界的未来走向!
一念至此,陈苦再无半分迟疑。
他的道,本就是逆天之道!
他的行事风格,从来都是雷厉风行!
又是心念一动。
嗡——!
一声仿佛来自亘古之前的道鸣响彻天地。
一尊古朴、厚重,铭刻着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的巨鼎,凭空出现在他的身前。
正是那极为特殊的至宝,乾坤鼎!
此鼎有逆反先天、重炼地火水风之能,乃是造化一道的无上至宝。
用它来祭炼玄黄功德珠,再合适不过!
“起!”
陈苦一声低喝。
掌心的玄黄功德珠冲天而起,化作数道流光,径直投入了乾坤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