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3 章 卖点
第 423 章 卖点 (第1/2页)曹军惠哪里知道袁景灿心里转着那么多弯弯绕。此刻,他的脑海里只萦绕着两个疑问。
博客真的具备大火的潜力吗?倘若博客确实前景光明,那以爱游的实力,完全有能力独自运作,为什么要拉上新浪合作呢?
两人踱步至沙坑边缘,袁景灿从容地抽出沙坑杆扫过细腻的沙面,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球铲起:“博客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文'blog'源自'weblog',意思是网络日志。“
注视着白球划出一道弧线朝着果岭的方向呼啸而去,曹军惠微微颔首;对于这些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片段,作为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袁景灿拍了拍手上沾染的沙粒,迎着阳光眯起眼睛继续说道:“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LesEarnest创造了'finger'命令,用户能通过这个命令阅读.plan文件,了解其他网络用户的动态。1994年卡耐基-梅隆大学有个肄业生,开始在自己的.plan文件里写网络日记,同年艾姆赫斯特学院的JustinHall做了个'Justin’sHomePage',收集各种链接,那算是最早的博客网站之一。“
这些内容对于曹军惠而言,通过查阅资料都能了解到,所以他对此不置可否,只是用眼神示意袁景灿接着往下说。
袁景灿面带微笑,做出一个邀请同行的手势:“2002年,国内开通了第一家博客网站,博客华国一经推出,吸引了不少早期互联网爱好者和知识精英。”
终于谈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曹军惠顿时来了兴致,他一边走一边说道:“实不相瞒,我也是博客华国的用户之一。上面很多网友发表的评论和观点都十分新颖独到,常常让我眼前一亮,深受启发。”
恰在此时,两人走到曹军惠的球前,袁景灿不禁哈哈一笑:“曹总可谓是一语道破了博客的本质啊。”
“哦?”曹军惠一边拿起推杆,仔细地瞄准球洞,一边好奇地问道,“什么是博客的本质?”
“好球!”袁景灿看着曹军惠一杆便将球推进洞中,连忙鼓掌称赞,“博客的本质,其实就蕴含在三个关键元素之中——分享、科普与互动。”
曹军惠用眼神示意袁景灿击球,自己则饶有兴致地拄着球杆说道:“愿闻其详!”
袁景灿蹲下身仔细地校准着洞口方向,缓缓说道:“分享,其实是烙印在人类天性中的本能。当一个人拥有独特的见解,或者经历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时,内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涌起一种想要与他人分享的冲动。这其实也是人类社交属性的一种体现。”
曹军惠微微点头不置可否,而是追问道:“那科普又作何解释呢?”
袁景灿推出球杆,白球在果岭上缓缓滚动,而他则抬头看向曹军惠说道:“如今的网民群体,大多经济状况良好,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从认知层面来看,他们不仅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而且非常乐意接受各种新观点。他们渴望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而博客恰好可以成为一个绝佳的科普平台。”
曹军惠看到球停在洞口不到两米处,不禁哈哈大笑:“袁总这用户调查做得相当扎实啊,看得出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爱游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咱们接着说回最后一点——互动。”袁景灿看着球摇了摇头:“曹总,不知您在博客上是否有过留言的经历呢?”
“留过。”曹军惠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袁景灿又重新调整了一下击球的姿势,继续问道:“那您还能回忆起第一次留言是出于什么原因吗?”
曹军惠回忆片刻后说道:“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在美国留学的经验,然而我发现他所描述的很多地方,与我当初在那边的亲身经历存在差异,所以就忍不住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一次,袁景灿一杆进洞,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
曹军惠满脸好奇,对了是什么意思?哪里就对了?
“人与人交流的本质,其实就是在不断寻找差异。”袁景灿示意曹军惠往回走,继续解释道,“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天南海北的人们能够借助网络进行学习与辩论。正所谓‘理越辩越明’嘛。举个例子,有些撰写论文的博主,就能够通过网友们的留言评论,发现自己论点中存在的漏洞,进而对论文进行完善,使其更加严谨。”
“博主?”曹军惠眼睛顿时一亮。袁景灿总是能说出一些新颖的词汇,让他既感新鲜又颇感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