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震惊的马皇后
第2章 震惊的马皇后 (第1/2页)看到丹书铁券四个字,马皇后内心无比震惊,甚至后背都有一丝发凉。
朱元璋确实有这个打算。
问题是,这件事情只有他们两人知道。
谈这件事情的时候,还特意将所有的内侍都撵了出去。
而且两人也只谈了那么一次,就再也没有说过此事。
马钰是如何知道的?
推测?
这不比迁都。
迁都之事虽然隐秘,但见识足够是可以猜到一二的。
事实上朝中不少人都希望将京畿放在北方。
要不然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快就决定去开封考察。
丹书铁券不一样,这与大局无关。
如果真是推测出来的,那意味着他对朱元璋有着极深的了解。
被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看穿一切,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尤其是对一个君主来说,更是代表着莫大的危险。
如果说一开始,她只是对马钰产生了些许好奇心。
那么现在已经变成了必须查清对方的一切。
否则她寝食难安。
想到这里她放下密报,对内侍说道:
“都退下,任何人不得靠近大殿十丈,违者杖毙。”
“是。”战战兢兢的内侍们鱼贯而出,大殿内很快就只剩下母子二人。
马皇后将目光看向朱标,说道:“你是不是有问题想问我?”
朱标正色道:“是,丹书铁券是真的吗?”
马皇后心道果然如此,嘴上说道:
“你爹与我确实想过,赏赐功臣丹书铁券。”
“但绝不是因为没钱吝啬。”
“朝廷是缺钱,可还不至于连封赏功臣的钱都拿不出来。”
“我们这么做是感念他们劳苦功高,希望他们能与大明同甘苦共富贵。”
朱标自然不会怀疑自家母亲,但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
都说知子莫若父,这话很多时候反过来也成立。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亲了,正如马钰所言,多疑、敏感、好杀,喜欢以雄辩震慑人心。
除了母亲,没有任何人能让他退让哪怕半步。
很多时候他都受不了自己父亲的脾气。
卸磨杀驴的事情……
朱标已经不敢继续往下想了,他害怕再想下去,会破坏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将不孝的想法强压下去,他疑惑的问道:
“可马钰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如果他连这都能猜到,那也太可怖了。”
闻言,马娘娘心中长叹。
换成平日里,朱标肯定会非常仰慕的说,爹娘英明仁慈之类的。
可这次没有,而是直接问马钰是怎么猜到的。
很显然,他心中已经产生了怀疑。
想到这里,她对马钰也是恨得牙痒痒。
都是你小子胡言乱语,害我乖巧儿子怀疑父母。
但有些事情刻意去解释,只会起反作用。
主要是她不想用父母强权,强迫儿子顺从自己。
更希望通过平等交流,让孩子与父母同心同德。
所以她也只能按捺住情绪,顺着朱标的话说道:
“是的,这也是我最担心的地方。”
“他身上疑点太多了,你之前没有贸然采取行动是正确的。”
母亲终于理解了自己,朱标心情轻松了不少。
也没有再讨论丹书铁券的问题,转而问道:
“您准备如何处置他?”
马皇后严肃的道:“我不信他只是一个乞丐,让拱卫司的人继续去查。”
“一定要将他的底细查清楚,否则我心中难安。”
“我这就加派人手去调查。”朱标微微颔首,接着又问道:
“需要将此事通报给我爹吗?”
马皇后摇摇头说道:“暂时还是不要告诉他了,免得他分心。”
朱标并不意外她的这个决定,什么怕他分心,分明是怕父亲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但有些事情没必要说的太清楚就是了。
“二弟和常茂那里,需要将他们接出来吗?”
马皇后反问道:“你以为呢?”
朱标沉声道:“马钰既然愿意与二弟说心中的机密,不妨就让二弟在那里多待一段时间。”
“说不定接下来他又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言,甚至说出自己的来历。”
“我反倒比较担心常茂,他若是听了什么不该听的出来乱说,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马皇后说道:“也好,就先让老二在牢里待几天吧。”
“免得将他放出来,那马钰就闭口不言了。”
“至于常茂,就找个机会将他放出来吧。”
朱标点点头,脸上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马皇后岂能不知道儿子的想法,说道:
“你想去见那马钰?”
朱标说道:“什么都瞒不过您,我想亲自见一见他,说不定就能探听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马皇后心中不禁叹息,果然是儿大不由娘啊。
去大牢里探听情报是真,询问丹书铁券的事情也是真。
怕马钰再说出什么惊人言论,她想要阻止儿子的行动。
但她也知道,若是真阻止了,反而会进一步助长儿子心中的怀疑。
只能故作不知的道:“也好,以你的聪慧,想必能打探到一些什么。”
-----------------
晚上,马皇后并未就寝,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那份密报。
儿子疑虑的目光,时不时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比起前者,更让她担心的是后者。
她不希望儿子对父母产生任何误解,也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她并不怪朱标不信任父母,实在是马钰的话太过严谨周密。
看似随口而言,但每一个结论都有着详细的推断过程。
最关键是,结果全部被他说中了。
这又反过来让他的推断过程,显得更加具有说服力。
可天地良心,她真没有兔死狗烹的想法。
哎,只希望明日马钰不要再胡说八道。
否则,教坏了标儿老娘饶不了他。
马娘娘恼怒的想道。
另一边,朱标也同样失眠了。
一来是因为自己竟然对父亲产生了怀疑,让他心中满是愧疚。
二来是马钰关于丹书铁券最后的判断,阎王爷的催命符,有它必死。
自己父亲真的是过河拆桥之人吗?
让他不安的是,他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否定。
事实上,如果他懂心理学就会明白,自己正好处在心智成型的阶段。
也是质疑规则、父母、师长的阶段,学名为叛逆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