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9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1/2页)

看完整封信,朱元璋沉默了许久。
  
  对于最后那个‘孔孟为本,管荀为用’的观点,他并没有太深的感触。
  
  作为从草根走出来的皇帝,他内心对什么家什么子都无所谓。
  
  能治理好国家的才是好东西。
  
  尤其是他本人对孟子思想很是反感,对于推崇孟子的观点自然不太喜欢。
  
  相比起这个观点,他反而更喜欢马钰对管子和孔子的评价。
  
  管子是执政者,是实用主义者,一切以治国为目的,其他的都是工具。
  
  孔子及其门徒是学者,是理想主义者,将大道理视为一切,认为大道得彰世界自然大治。
  
  他认为这个评价可谓是道尽了儒家的本质。
  
  但……
  
  朱元璋心中默默的想到。
  
  儒家的忠孝仁义是治国必须的东西,咱还是得用儒家。
  
  已经不少人给咱提议,要求恢复科举。
  
  科举总得有个标准参考,咱本来想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科举唯一标准。
  
  看来这个考虑有失偏颇。
  
  弄一群只会之乎者也的腐儒,如何能将国家治理好。
  
  还是得弄几套实用性比较强的典籍才好。
  
  至于要不要用管子和荀子的思想,此事还有待商榷。
  
  以上种种,可见这个马钰不是那种只会死读书的人,确实有点才华。
  
  难怪妹子会写这封信。
  
  如此大才轻易处死确实太可惜了。
  
  而且他的学问都已经如此渊博,他的长辈又该高明到什么程度?
  
  简直不敢想。
  
  如果因此恶了他的长辈,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再想起马皇后信上所写,因为刚到应天就被冤枉入狱身陷死地,那马钰对大明有很深的成见。
  
  虽然在朱标的劝说下有所改观,但还是颇有微词。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眼睛里就露出森冷的杀意。
  
  差点就让我大明损失一名治国大才,该杀。
  
  一旁守门的赵二虎不禁打了个冷颤,坏了,陛下生气了。
  
  朱元璋可没空理会自己的禁卫首领,心中还在盘算,如何处置那些贪官污吏。
  
  必须要重重惩处。
  
  等咱回去全部剥皮萱草,咱倒要看看是你们皮厚不怕死,还是咱的刀锋利。
  
  想到这里,他再次将关于大明律的奏疏取了出来,在上面加了几段话。
  
  官员贪腐超过六十两,不论身份地位一律处死。
  
  并根据贪腐的多少以及其他情节,还设置了杖毙、斩首、腰斩、凌迟、剥皮萱草等刑罚。
  
  至于抄家流放、夷三族等等,那都是套餐,一样都少不了。
  
  一口气将这些写完,他心中才舒服了一些。
  
  以前都是你们这些当官的用律法残害百姓,今天咱就反其道而行之。
  
  百姓和官吏使用两种刑罚,百姓只要不造反,刑罚就按照儒家要求的慎行思想走。
  
  至于官吏,朱元璋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这些被废除的肉刑全部给你们安排上,看你们还敢不敢贪张枉法。
  
  越想朱元璋心里就越是痛快,脸上不自觉的浮出笑容。
  
  只是在赵二虎眼里,这笑容太恐怖太渗人了,他吓的两腿都有些发软。
  
  将这份二次批复过的奏疏放进密匣里,朱元璋才再次拿起马皇后的信。
  
  作为夫妻他太了解马皇后了,既然写了这封信,那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希望能赦免马钰,并加以重用。
  
  朱元璋也是认同她的意见的,但他觉得就这样放了太过草率。
  
  一来马钰对大明心怀怨愤,就这样放出来,谁知道愿不愿意为大明所用。
  
  二来也要确认他的真实水平,才好知道给他什么样的待遇。
  
  三来也得想一个合适的理由,找个合适的机会,才能将他放出来。
  
  毕竟这是大明立国以来第一桩冒充皇亲的案子,天下人都盯着呢。
  
  如果就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皇家的威严何在?
  
  想到这里,他就给马皇后写了回信。
  
  不过最开始并没有说马钰的事情,而是将自己在开封这边的情况,事无巨细讲了一遍。
  
  还叮嘱马皇后不要太累,要多休息云云。
  
  没有一个字眼是写思念的,但每行字无不透露着一个意思,咱想你了。
  
  直到信的最后,他才简单提了一嘴马钰。
  
  将他好好管控起来,不要走漏了消息。
  
  好好探探他的底,确认他的学问在哪个水平,最好能查到他的身份。
  
  关于赦免他的事情,一切等咱回去再说。
  
  将一切处理好,他就将信装在密匣,让禁卫以八百里加急送回应天。
  
  之后他就设宴招待了徐达和常遇春,还破例拿出了一坛酒。
  
  “这是大夏伪帝明升进献给咱的美酒,说是他们那里的特产。”
  
  “咱知道你们军中辛苦,已经数月不曾饮酒,就特意带了一坛给你们尝尝。”
  
  常遇春看到酒坛眼睛就挪不开了:
  
  “哈哈……还是上位最懂咱老常的喜好,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徐达颇为意动,不过他还是很理智的道:
  
  “谢上位恩赏,但此地刚刚平定不久,作为军中将领我们实在不宜饮酒。”
  
  常遇春嚷嚷道:“天德你就会杞人忧天。”
  
  “大元最近的兵在山东呢,离这里还有数百里,难道还能一日夜飞过来不成。”
  
  徐达依然道:“上位在此,我们不能有任何懈怠。”
  
  见他如此说,常遇春嘟囔了几句,也不再提喝酒的事情。
  
  对徐达的克制,朱元璋很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笑道:
  
  “伯仁脾气倔强谁都不服,也就只有天德你才能制得住他。”
  
  所以他才会让徐达节制常遇春,以免其鲁莽之下坏了大事。
  
  可以这么说,在徐达的麾下,常遇春才是常十万。
  
  没有徐达节制,他在超神和超鬼之间摇摆不定。
  
  “放心好了,有咱在呢,你们放心的喝。”
  
  “不过仅此一次,今后直到凯旋回朝,不能再沾一滴酒。”
  
  徐达没有再坚持,感激的道:“谢上位恩典,那我就不客气了。”
  
  常遇春大喜,连忙将酒坛拿过来,一巴掌拍开封泥,顿时一股酒香扑鼻而来。
  
  他深深吸了口气,大叫道:“好酒,好酒啊。”
  
  徐达也喉头滚动,酒香浓郁,余味悠长,他的酒虫也被勾出来了。
  
  朱元璋笑着介绍道:“据大夏的使者所言,此酒是用四川泸州一座甘泉的水酿制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