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21章 东拉西扯

第21章 东拉西扯

第21章 东拉西扯 (第1/2页)

朱樉也听的有点入迷,化身捧哏问道:
  
  “什么波折?”
  
  朱元璋也同样露出好奇的表情。
  
  马钰说道:“照理说,灭商成功武王应该很高兴,但大家却发现武王时常面带忧色。”
  
  朱樉不解的道:“为什么?难道还有什么隐患不成?”
  
  马钰说道:“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于是周公就去询问武王为何。”
  
  “武王说,他继承父亲遗愿伐商。”
  
  “现在伐商成功,按理说天命应该转移到他身上了。”
  
  “可他却没有接到苍天的指示,他担心自家的天命是不是丢失了。”
  
  这……朱元璋和朱樉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周武王莫非是个傻子不成?
  
  马钰看了看他们父子,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武王很蠢,竟然真的相信天命?”
  
  朱元璋默然不语。
  
  朱樉也琢磨过来味儿了,惊讶的道:“武王竟然真的相信自家因仁德而得天命?”
  
  马钰颔首道:“是的,他真的相信自家有天命。”
  
  “不只是嘴上相信,他还以此来教育后世子孙行仁政。”
  
  朱樉摸了摸头,说道:“没想到他竟然也有如此愚昧的一面。”
  
  马钰叹道:“愚昧吗?但他确实做到了表里如一。”
  
  西岐因文王有德而得天命,武王高举德的大旗伐商立周。
  
  但他并不只是将德当做一个幌子,而是真的相信自家有德才得的天命。
  
  所以将德视为西周的立国根本。
  
  “如果这都是愚昧的话,那还有什么是值得赞颂的呢?”
  
  朱樉的表情有点不自然,转移话题道:
  
  “那后来呢?周公是怎么安慰武王的?”
  
  马钰摇摇头,说道:“周公也没有办法安慰,是武王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决定在离天最近的地方修筑一座都城,方便他聆听苍天的声音。”
  
  朱樉眼睛一亮,说道:“不会是在泰山吧?”
  
  马钰说道:“不,是洛邑。”
  
  “洛邑是天下的中心,自然也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朱樉不禁想起之前的课程,周公营建洛邑,于是说道:
  
  “所以武王驾崩后,周公才会继续营建洛邑对吧?”
  
  马钰颔首道:“是的,洛邑就是西周得天命标志,也是西周德政的象征。”
  
  “洛阳有德这个认知,就是因此而来。”
  
  洛阳有德,不是洛阳人自己吹出来的,是西周将自己的天命和这座城市绑定在了一起。
  
  是当时天下人共同的认知。
  
  刘邦想要定都洛阳,娄敬就说了,你认为自己的德行能和西周相比吗?
  
  洛阳虽然有天险,但内部平原狭小。一旦被敌人从外部封锁,大家都得饿死在这里。
  
  如果你没有西周王室的德行,让天下人心服口服,那就别把京都放在这里。
  
  长安才是最合适你当国都的地方。
  
  有天险可守,还有广阔的关中平原可以提供粮草。
  
  就算天下生变,也可以固守关中,寻找机会反击。
  
  刘邦主打一个听劝,西汉因此定都关中。
  
  “而且从洛邑建成,到此后的一千多年,都没有被毁灭过。”
  
  “虽然之后经过数次扩建和修缮,但主体依然是周公时期修建的。”
  
  “这在华夏历史上是独一份的,它所承载的意义,已经不是一般的城池所能比的。”
  
  “汉高祖想将国都放在这里,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直到东汉末年,这座传承了一千多年的成周洛邑,被董卓付之一炬。”
  
  “虽然后来洛阳屡次重建,可已经不再是成周洛邑了。”
  
  这可以说是华夏文化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
  
  朱樉并不能感受到他的那种遗憾,反而觉得很枯燥,忍不住说道:
  
  “扯远了,咱们继续说天命吧。”
  
  马钰认真的道:“我就是在说天命。”
  
  “为何夏商的都城没有这么高的地位?”
  
  “为何大家都会认为洛邑很特殊?”
  
  “即便数千年后,即便被毁灭成为废墟,依然为世人所追慕?”
  
  “难道仅仅是因为那是一座城吗?”
  
  “不,大家认可的、追慕的,是西周的仁德。”
  
  朱樉再次挠了挠头,目光下意识的看向自家老父亲。
  
  发现他没有开口的打算,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原来如此,那后来呢?是不是因为西周王室荒淫无道,大家就不认可他们的天命了呢?”
  
  马钰颔首道:“是的,西周末年周王室无道,百姓生活越来越艰难。”
  
  “大家不只是怀疑西周的天命,甚至开始怀疑苍天。”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
  
  “昊天不佣,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诸如此类骂天的话,开始在诗经里面频繁出现。”
  
  “这也意味着周王室身上的天命在堕落。”
  
  “虽然管仲和齐桓公重申周礼,将塌下来的天临时撑住。”
  
  “可大家都明白,周王室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大家之所以还愿意使用周礼,不是因为相信它,而且暂时还没有找到替代它的东西。”
  
  “随着诸侯国兼并战争的加剧,各国都开始变法图强。”
  
  “基于现实需要,【事功】思想逐渐兴起,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也有人根据天命观,提出了五德始终说,只不过并不为大家所重视。”
  
  “事功思想依然是主流。”
  
  “各国的变法也都围绕这个思想所展开,其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推行的最彻底。”
  
  “耕战制度将事功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秦始皇一统天下,从来都不说自己得天命,他认为自己是有功才得的天下。”
  
  “因此他也没有使用天子这个尊称。”
  
  “天子是周王室根据天命观创造的独有称呼,在此之前是没有的。”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劳比周王室更大,不屑于使用天子这个称呼。”
  
  “而是单独创造了皇帝一词,又以朕自称。”
  
  朱樉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我爹驱逐胡虏一统天下,是不是也能单独创造一个称呼?”
  
  朱元璋脸顿时就黑了:“孽畜,闭嘴。”
  
  马屁拍在马蹄上,朱樉讪讪的闭上嘴巴。
  
  马钰也心下暗笑,朱老二真是带孝子啊。
  
  朱元璋又对马钰说道:“继续说。”
  
  马钰干咳一声,道:“汉高祖得天下也同样不说天命。”
  
  “汉书高祖本纪记载,七大异姓诸侯王联名上疏,认为平定天下汉高祖功最高,当承皇帝号。”
  
  为啥是七大异姓诸侯王联名上疏?因为他们相当于是股东。
  
  所以股东都认为他的功劳最大,应该继承皇帝尊号。
  
  “史记高祖本纪,‘功’这个词也频繁出现。”
  
  “高祖驾崩,群臣以太祖平定天下功最高,当上尊号为高。”
  
  “这里的高,是尊号不是谥号,最早的谥法里是没有高这个字的。”
  
  尊号是独属于某一个人的,谥号是所有皇帝都能用的。
  
  虽然字一样,但代表的含义不一样。
  
  刘邦到底是汉太祖还是汉高祖,前世可养活了不少公众号。
  
  只是,汉高祖这个称呼虽然不合礼法,但属于从西汉就开始的约定成俗的称呼,我们也没必要一直揪着不放。
  
  朱樉下意识的接话道:“我就说他明明是汉太祖,为何要称呼他汉高祖,原来是这个原因。”
  
  说完他又偷偷看了看自家父亲的脸色,见朱元璋没有骂他,才放下心来。
  
  接着他又问道:“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天命说又被重新拾起了呢?”
  
  马钰说道:“也是汉高祖时期。”
  
  “西汉建立之初,礼法制度不健全,诸侯勋贵们肆意妄为,朝堂上公然打闹。”
  
  “汉高祖就想重建礼法制度,但他并不懂这些东西,为此苦恼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