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预定太孙教育权
第130章 预定太孙教育权 (第1/2页)朱元璋和马皇后夸赞自家好大儿的时候,朱标也出宫来到了马钰家里。
从管家那里得知马钰在学堂,就自己找了过去。
随着马家学堂名声逐渐打开,越来越多的人想找马钰学习。
即便他严格限制了招生标准,目前跟随他学习的人,依然超过了四十个。
为此他不得不将自家的一个偏院,改造成了专门的学堂。
他将这些学生按照年龄分成了三个班。
十二岁以下的是一个班,十二到十八岁是一个班,十八岁以上是一个班。
目前三个班采用的教材,其实是一样的。
区别是进度不一样。
十二岁以下的年龄小,处在打基础阶段,进度也最慢。
十八岁以上的,之前已经读过书有一定基础,进度是最快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家的格物思维很差。
说的简单点就是,对于现实存在的自然现象,缺乏敏感度。
说的再简单点,不喜欢问为什么。
东西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不是飞到天上去?
他们会理所当然的回答,这是天地规律,生来便是如此。
年龄越大的人,这种认识就越根深蒂固。
马钰就决定,打破他们的这种思维。
所以他时不时的,就会讲解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现象。
比如油锅捞钱,是利用醋比油重的原理。
顺势引出密度的概念。
同样重量,体积更小的密度大,比如黄金比银、铜、铁的密度大。
然后再把现实里常见的密度差造成的现象,告诉大家。
偶尔还会给大家留家庭作业。
比如寻找两种密度不同的物品云云。
这种生动的教学,对学生们来说犹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这些常见的东西里面,竟然包含着如此大的学问。
对这些学问最感兴趣,也最有天赋的,是周王朱橚。
马钰丝毫不觉得奇怪。
天赋这东西是真的存在的,有些人就是对某些事情感兴趣,且一学就会。
原本世界已经证明,朱橚对格物学有兴趣,也有天赋。
只不过那时的华夏沉迷于学术研究,将理科学问斥之为不入流的小道。
朱橚只能将自己的爱好和天赋,用在了对植物学和医学的研究上。
这一世有马钰引导,他的天赋迅速兑现。
不过马钰并没有着急教他更多的理科知识,先打基础再说,过上几年再教别的。
而且只教一个人太过不方便,趁这个时间再多发掘几个拥有理科天赋的人。
到时候一起教,他们也能互相讨论。
还有个原因是,他也没想好具体该怎么教。
不过也确实不用着急,朱橚年龄还小,有时间培养。
今天马钰给他们讲的是三棱镜的分光原理。
“你们知道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吗?”
众学生都摇头表示不知道,脸上却露出期待的表情。
又要讲新的自然现象了。
门外朱标恰好听到这个问题,不禁停下脚步,他也想知道什么原理。
“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这次学生齐声回答:“白色。”
马钰没有说是对还是错,而是道:“好,现在我们来做个实验。”
接着他先是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白纸,然后拿出一个水晶打磨而成的三棱镜来到门口。
正准备找找角度对光,却见到朱标就站在门外。
他并没有感到惊讶,只是点头示意,然后就开始对光。
朱标不以为忤,反倒很感兴趣的看着他的操作。
教室内的同学们,也同样好奇的看着他。
马钰调整了几下角度,将三棱镜反射的光线投放到白纸上。
所有人都震惊的发现,光线不是白的,而是分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朱标也露出惊讶之色,白色的光怎么变成七种颜色了?
马钰看着众人的表情,心下得意的一笑。
等众人都看看清楚了这种现象,他才拿着三棱镜回到教室,说道:
“这其实和彩虹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格物学上称之为色散现象。”
“太阳光的白色,并不是单一色,而是七种色光混合而形成的混合色。”
朱橚大声说道:“不同颜料混合,可以变成其它颜色,原理是不是一样的?”
马钰赞许的道:“聪明,两个不同的色光,也可以合成第三种色光。”
其他同学也恍然大悟,之前马钰和他们说过颜料混合变色的原理。
现在将两者类比,大家顿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朱标很是欣慰,老五脑子就是灵活啊,难怪表弟一直说他有天分。
马钰接着说道:“彩虹就是通过折射原理,将白光重新分散成单一颜色的色光。”
“它利用的是,不同的色光的折射率是不一样的。”
“……”
“之前我们讲过折射,光进入三棱镜会形成一次折射。”
“光穿过三棱镜,重新进入空气,会形成二次折射……”
“通过两次折射,将混合光重新分散成七道单一色光,就是刚才你们看到的情况。”
“雨后彩虹也是一样。”
“下雨的时候,空气中会弥漫着很多微小的水珠。”
“光透过水珠再进入空气,就形成了二次折射……”
“其原理和三棱镜分光是一样的。”
“不只是雨后,瀑布旁边也很容易形成彩虹。”
马钰已经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讲解其中的原理,但依然有很多人听的迷迷糊糊。
对此他也没有失望,如果普及理科那么容易,人类早就冲出地球征服银河系了。
他现在就相当于是在荒漠里开辟绿洲,起步是最难的。
等到绿洲有了雏形,他才能轻松一些。
这时谢钲举手提问道:“马大哥,不是我想质疑您,而是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啊?”
此言一出,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然后汤澧、吴高等人纷纷出声呵斥。
谢钲察觉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连忙解释:
“不是……我是想问,这些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
汤澧等人的脸色这才好转,但依然斥责道:
“马大哥教的东西自然有用,你不要总是质疑。”
马钰摆摆手,等众人都安静下来,才说道:
“谢钲这个问题问的好。”
汤澧等人都有些诧异,他都这样诋毁你了,你还表扬他?
谢钲也觉得有些不敢相信。
马钰含笑道:“我不是故意说反话,是真的觉得你问的好。”
“我一直在强调,遇到事情不要总觉得理所应当,要先问问为什么。”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有目的的,学之前问一问有什么用,是非常正常也是应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