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捕鱼
第二十六章:捕鱼 (第1/2页)曲乔梁微微皱眉,脸上满是忧虑,思索良久后缓缓说道:“要是打算盖房子,材料倒是能从山上砍些木材,咱靠山屯别的没有,木材还是不缺的。但眼下来看,时间太紧迫了,就怕来不及。还有粮食,虽说咱们之前有储备,可新一批知青马上就来了,要再多养活这么多人,确实够呛,这可怎么好。”
姜柔回过头,目光柔和地看向坐在后排的李书记,轻声问道:“李书记,您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您觉得咱们先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好呢?”
李书记揉了揉太阳穴,神色疲惫却又透着沉稳,说道:“先别急,咱们靠山屯一直都是靠大伙齐心协力撑起来的。先回去和乡亲们开个会吧,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毕竟靠山屯是大家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办法总比困难多。”
回到靠山屯,知青们和老乡们很快聚集在了一起。昏暗的灯光在风中摇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应对之策。
“要不咱们把仓库再腾一腾?”一位老乡站起身来,大声提议道,“先让知青们挤一挤,等房子盖好了再搬出去。这样好歹能解决一部分住宿问题。”
“可仓库里都是些农具和杂物,堆得满满当当的,腾出来也住不了多少人啊。而且农具放露天的话,容易损坏,这可都是咱们种地的宝贝,可不能弄坏了。”另一位老乡皱着眉头,连忙反驳道。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姜柔突然灵机一动,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咱们能不能先搭建一些简易的窝棚?用竹子和茅草搭,咱们靠山屯周边竹子多,茅草也容易找,这材料好找不说,搭建起来速度还快。这样既能解决暂时的住宿问题,又不会耗费太多精力。等年后天气暖和了,再好好盖房子,大家觉得咋样?”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主意好!”周强大声说道,还用力拍了下大腿,“我看行,咱们知青年轻力壮有力气,搭窝棚的活儿就交给我们吧,保证又快又好!”
“那粮食呢?”王丽站出来,满脸担忧地问道,“人是铁饭是钢,这没粮食可不行啊。”
这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乡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咱靠山屯的乡亲们,谁家有点余粮,都拿出来匀一匀。都是来建设咱们屯子的知青娃,不能真让他们饿着。都是一家人,可不能让孩子们受委屈。”
“对!对!”众人纷纷响应,七嘴八舌地说着,“咱们一起想办法,总能挺过去的。”“就是,都是自己人,可不能看着不管。”
看着这一幕,李书记眼眶微微泛红,感动地说:“乡亲们,太感谢大家了!有你们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咱们靠山屯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对于接下来即将要到来的新一批的知青的安排暂时就告一段落了。具体操作还需要等人到了再说。
这一日,姜柔活已经提前忙完了。闲来无事就在附近转了转,整天吃着同样的东西,嘴都淡出味了。上山打猎,别想了,她一个弱女子可不敢。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条大河旁,这大河连接着松花江。
姜柔看着眼前的大河发呆,心里想着:这样的大河里面肯定有不少的鱼货吧,可岸边没有一人撒网或者制作鱼篓抓鱼,怪可惜的。
于是姜柔跑回村里,找到大队长,满脸期待地问道:“大队长,那边的大河能捕鱼吗?我看那河水看着就肥,里面鱼肯定不少。”
“你说那条靠近松花江的大河?能捕鱼倒是能捕鱼,”大队长皱着眉头,脸上露出心有余悸的神情,“就是这大河水流太急,水又深,咱们屯子里之前有人想去试试,结果差点被卷走,从那以后就没人敢去了。那水可凶得很,可不能小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