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机杼
第三十八章 机杼 (第2/2页)朱元璋端起茶杯喝尽,虽然还有一些不情不愿,却不是全然的排斥,而是带上了思索:“这做生意门道还挺多,看来是咱之前小瞧了那群商贾了,毓儿,你好好把你那点心铺子开着,让咱也看看这做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
殷灵毓赶忙应道:“臣领命。”
朱元璋半闭上眼睛,叹了口气:“若是这生意之道真如你所说,对百姓对朝廷都有益处,咱也不是那顽固之人,但……那些借着做生意的由头,行那贪墨哄抬之事的,还是都该杀。”
这一个杀字轻描淡写,却饱含鄙弃不屑,他最恨那些奸商,宁肯把满仓库的粮食放到长绿毛发霉也不肯低价卖给百姓,越是国家有难,越是发国难财,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不事劳动生产,他是真的下了狠手打压的。
可是现在这么一看,若是稍微有些良心的,还有生意做得很大的,不断花钱在赚钱的,似乎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不,不应该说商人有作用,而是商业有作用,商业让银子和物品都在人手里流通,让人过上好日子,一味的埋头种地,收获粮食之外,不也总有人养鸡卖鸡蛋,养猪卖猪么?那总得有人买不是?
朱元璋最后是背着手走的,一脸的沉思,殷灵毓估摸着他也得好好想几天,和常遇春打了声招呼,也走了。
被遗忘的朱标厚着脸皮在常家又蹭了顿饭才回宫。
珍妮纺纱机已经组装好了,殷灵毓把纺纱的线绕上去,又抽时间织了半匹布,才在第二天被叫去和朱元璋等人一起吃饭时说了出来。
当然,这次可就不叫珍妮纺纱机了,暂且叫着新式纺织机。
“什么?一柱香就能织好几尺?”马秀英自己就会织布,比朱元璋可要敏锐不少,连忙看向殷灵毓:“毓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殷灵毓点头:“回皇后娘娘,是真的,东西就在臣府上,操作简单,效率却极高。”
朱元璋也来了兴趣,放下碗筷道:“毓儿,你且详细说说这新式纺织机的好处。”
殷灵毓认真道:“能提高织布的速度,还能织出更细密均匀,若是推广应用,布织的又快又多,价格也会降低,只要棉花够多,百姓都能穿上更好更便宜的衣裳。”
朱元璋听了眼睛发亮:“如此甚好,只是当真能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冻?”
“怎么不能。”马秀英笑道:“这新式纺织机若当真这般好用,种棉花的农户可是要大赚上一笔,会织布的女子怕是也要都被搜罗起来,给那些布庄织布,赚这做工的银子了,这布变便宜了,家中又有银子了,怎么穿不起御寒的冬衣呢?”
殷灵毓默默在心里补充着,还得有蜂窝煤,煤炉子,比木炭和木柴便宜耐烧,不过没办法一下子全拿出来。
“好,好啊!”朱元璋立马高兴起来,也不纠结这两天寻思的商业不商业了,笑道:“毓儿,走!咱去你府上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