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憔悴
第十四章 憔悴 (第2/2页)殷灵毓面色渐冷。
“诸位暂且安心住下便是,我明日叫人再送些米粮来,大家好好养伤。”
“袁叔,万谦姐,叫人回咱们那里集合,有些事要商量一下。”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
一封几经传递转手的折子,终于到了康熙的案头。
自从去年二废太子之后,康熙的心情就一直不大痛快,时而平静宽仁,很多事情都能大方体谅,时而又看什么都不顺眼,言辞犀利尖锐。
大臣们和儿女嫔妃们都很熟悉了,但谁也不知道怎么劝,只能更柔顺更恭维一些,不去和他对上,成为他的发泄对象。
不巧,今日的康熙,心情不佳。
本来康熙就因为日渐的衰老而恐慌又不服,刚刚又过了六十大寿,正感时光匆匆,再加上察觉到背地里胤禩等人小动作不断,更是气闷不已,还有今年的漕运也因为山东旱灾而又出了问题。
哪里都是事情,哪里都不顺心合意,哪里都在影响他成为一个流芳千古的圣明仁君。
康熙喝了两口茶,将平日最爱的茶索然无味的推远,然后提起笔继续处理奏折。
神色疲惫,憔悴,手拿着笔已经微微有些抖,眼睛看着字也有些发虚,发花。
可他是皇帝,他老了也是没老。
他老了也是皇帝。
皇帝至高无上。
因此康熙依旧顶着身体的衰老,盘踞在龙椅上,稳稳当当做着这个皇帝,舍不得放手,其余的一切都可以舍弃。
梁九功见康熙那盏茶吃了两口就推开了,心下明了得换下去,于是亲自上前,悄无声息的去端,冷不丁的就听一声怒斥在耳边炸响。
“龙兴之地,竟有宵小猖狂至此!”
康熙被气的大喘几口气,冷冷地扫了一眼奏折上的署名,越想越怒。
“吉林将军是干什么吃的?!”
长白山乃大清龙脉所在,如今竟有匪寇啸聚山林,这不仅是地方治安之患,更是对皇权的公然挑衅。
而康熙晚年最忌惮的,便是汉人反清势力死灰复燃,尤其是频频有人假冒“朱三太子”,更是触碰到了他敏感的神经。
谁敢反他?!
他是皇帝!是明君!
是谁!?
康熙气恼的将折子再次翻看一遍,预备写谕旨回复,口中仍怒道:“朕尚在,就敢如此猖狂,若朕不在,岂不是要翻天?”
东北驻防八旗素来精锐,如今竟让匪患滋生,若非地方官员懈怠,便是有人暗中包庇!
梁九功低着头,弯着腰,默默放下茶,给康熙磨墨,康熙蘸了墨,提笔就写。
“朕览奏,惊闻长白山竟有匪寇啸聚,尔等所司何事?此山乃我朝龙脉所在,岂容贼人猖獗!著尔即刻调集精兵,限一月内尽数剿除,若再拖延懈怠,定按军法严惩!”
“另,近年东北吏治松弛,尔等皆因循苟且,致有此患,剿匪毕,须严查各驻防,驿站,有无渎职受贿情弊,据实奏来,若敢隐瞒,朕必重治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