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两千年
第197章 两千年 (第2/2页)这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式园林,充满了精心修剪的几何形树篱、典雅的雕塑喷泉和宁静的林荫小道。他们沿着山坡,一路向上,最终来到了花园的最高处。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皮蒂宫和佛罗-伦萨老城的景色。
他们在一张长椅上坐下,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佛罗伦萨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柳如烟感慨道,“它如此之小,却在短短的一两百年间,诞生了如此之多的、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天才。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鲁内莱斯基、但丁……感觉就像是上帝将所有的智慧,都倾倒在了这里。”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美第奇家族这样,既有财富又有品味的赞助人,才为这些天才的诞生,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陆沉说。
第三天,他们决定放慢脚步,深入探索他们所居住的奥特拉诺区,去感受佛罗伦萨传承了数百年的“工匠精神”。
他们没有目的地,在狭窄的、古老的巷弄里穿行。两旁,是各种小小的手工作坊(BOttega)。他们走进了一家古老的、制作佛罗伦萨手-工纸(CartaFiOrentina)的店铺。店主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热情地为他们展示了纸张大理石纹饰的制作过程。只见他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滴入一种特殊的液体中,再用工具,在液体表面,勾勒出孔雀羽毛般的绚丽花纹,最后,将一张白纸轻轻地覆盖上去。当纸张被揭起时,那变幻莫测的美丽花纹,便被奇迹般地,留在了纸上。
“太神奇了!每一张,都是独一无二的。”柳如烟看得目不转睛。
接着,他们又去了一家手工皮具店。店里弥漫着浓郁的皮革味道。一位中年匠人,正坐在工作台前,用传统的工具,一针一线地,缝制着一个皮包。他的动作,专注而又充满韵律感。
“我好像能想象,几百年前,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就是在这样的小作坊里,开始他们的学徒生涯的。”陆沉说,“这种对技艺的尊重,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佛罗伦萨的灵魂,也是文艺复兴能够在此生根发芽的基础。”
中午,他们去体验了佛罗伦萨最硬核的美食——牛肚包(LampredOttO)。他们在中央市场外的一个小推车前,看着老板熟练地将煮得烂熟的牛肚,从锅里捞出,切碎,夹入一个圆面包里,再浇上绿色的欧芹酱和红色的辣酱。
陆沉勇敢地尝试了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柳如烟则在犹豫了很久之后,也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随即,也被那独特的、浓郁的风味所征服。
晚上,为了庆祝他们佛罗伦萨之旅的圆满,陆沉预定了一家以佛罗伦萨T骨牛排(BiSteCCaallaFiOrentina)而闻名的、隐藏在小巷深处的顶级餐厅。
当那块厚达三四指、重达一公斤以上、只用海盐和黑胡椒简单调味、烤得外焦里嫩的巨大T骨牛排,被端上桌时,柳如-烟被其巨大的尺寸和扑鼻的肉香所震撼。
服务员用娴熟的刀法,将牛排沿骨切开。里面的牛肉,呈现出诱人的、如同红宝石般的深红色。柳如烟尝了一口,那鲜嫩多汁、充满了浓郁牛肉本味的口感,让她体验到了大口吃肉的最纯粹的快乐。配上一瓶产自托斯卡纳的、经典的基安蒂(Chianti)红酒,这一餐,成为了他们意大利美食之旅的巅峰体验。
【佛罗伦萨的手工作坊!太有感觉了!这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
【牛肚包!看起来好好吃!我也想试试!】
【T骨牛排!我的天!这也太诱人了吧!食肉爱好者的天堂!】
在即将离开佛罗伦萨的前一晚,他们来到了米开朗基罗广场,这里是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全景、欣赏日落的最佳地点。
当夕阳的余晖,将阿尔诺河、老桥以及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红色穹顶,都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时,整个翡冷翠,都笼罩在一片如诗如画的柔光之中。
陆沉从背包里,拿出了他为柳如烟准备的,佛罗伦-萨的礼物。
那是一个由顶级的佛罗伦萨植鞣革手工制作的、复古风格的硬壳手账本。手账本的封面,是温暖的棕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在右下角,用金箔,烙印上了一朵小小的、佛罗伦萨的市花——鸢尾花(GigliO)。
“这本手账本,是我昨天下午,趁你午休时,去我们楼下那家皮具作坊,和那位老师傅一起,亲手制作的。”陆沉将那本散发着皮革清香的手账本,递到柳如烟的手中,柔声说道。
柳如烟惊讶地接过,抚摸着那光滑而又充满质感的封面,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
“佛罗伦萨,是一座关于‘人’的创造力的城市。”陆沉继续说,“我没有选择那些现成的艺术品复制品,而是想用这种最古老、最质朴的方式,为你留住这座城市的‘工匠精神’。鸢尾花,是佛罗伦萨的象征,它代表着光明和自由。”
他翻开手账本的第一页,只见上面,用优美的花体字,写着林教授曾经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文艺复兴的话:“神性,通过人性而彰显;永恒,在瞬间中被创造。”
“我们的罗马之旅,是为了纪念。而我们的佛罗伦萨之旅,则是为了传承。”陆沉的眼中,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我希望这本手账本,能为你留住翡冷翠所有的柔光与灵感。也希望,从今天起,你能用它,来记录下我们未来旅途中,所有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感悟与创造。现在,轮到你来书写我们自己的‘文艺复兴’了。”
柳如烟看着那行熟悉的字迹,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这是陆沉走出悲伤的证明,也是他对她最深沉的期许和爱。
当他们收拾好行囊,准备从佛罗伦萨,乘坐高速列车,前往下一座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意大利城市时,他们的内心,已经被文艺复兴的璀璨光芒,彻底照亮。
他们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在佛罗伦萨的总结动态。配图是那张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两人相拥着,俯瞰着被金色夕阳笼罩的整个翡冷翠的浪漫照片。
文字充满了对这座艺术之都的无限热爱:
“翡冷翠,一座沐浴在柔光与天才之中的城市。在这里,我们攀登了奇迹的穹顶,我们瞻仰了完美的大卫,我们迷失在波提切利的春天里。它让我们明白,最伟大的艺术,永远是关于‘人’本身的赞歌。告别百花之都,我们将前往一座漂浮在水上的、独一无二的城市,去探寻它的迷宫、它的假面和它那即将逝去的绝代风华。下一站,威尼斯!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我们来了!”
火车的汽笛声响起,缓缓地,驶离了佛罗-伦萨新圣母车站。他们的前方,是纵横交错的运河,是摇曳的贡多拉,是圣马可广场的白鸽,是另一段充满了浪漫、忧伤和梦幻色彩的,关于水城的传奇。意大利的故事,仍在继续。
当那列红色的高速列车穿过长长的跨海铁路大桥,将大陆彻底甩在身后,如同驶向一片蔚蓝色的梦境时,柳如烟感觉自己的心,也随着窗外那片粼粼的波光,变得轻盈而又期待。那本散发着皮革清香的手账本,被她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承载着整个文艺复兴的重量与荣光。
火车最终停靠在威尼斯圣卢西亚车站。当他们走出车站,第一眼看到眼前的景象时,柳如烟还是被这独一无二的城市面貌所震撼。
这里没有马路,没有汽车,甚至没有自行车。城市的街道,就是纵横交错的、碧绿色的运河;城市的交通工具,就是来来往往的、被称为“水上巴士”的VapOrettO和那种线条优美、船夫用单桨摇曳的黑色小船——贡多拉。
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咸腥味和一种古老建筑特有的、略带潮湿的气息。海鸥的叫声,取代了城市的喧嚣,成为这里最主要的背景音。
他们没有选择住在游客最集中的主岛,而是在陆沉的精心安排下,乘坐水上巴士,前往了相对宁静的、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学院区(DOrSOdUrO)。他们入住的,是一家隐藏在小巷深处的、拥有一个美丽私人花园的精品酒店。
他们的威尼斯第一场直播,就在酒店那可以俯瞰小运河的窗前开启了。这一次,他们的穿着,充满了慵懒而又优雅的度假风情。陆沉穿着一件条纹的海魂衫,柳如烟则穿了一条白色的亚麻连衣裙,赤着脚,显得随性而又自在。
直播间的标题,也充满了对这座水上之城的诗意想象——“漂浮在亚得里亚海的迷梦,贡多拉上的叹息!‘往后余生’意大利篇第三章,水城威尼斯!”
“CiaO,VeneZia!”陆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被水城独特氛围感染后的慵懒,“各位‘云游’的伙伴们,我们已经抵达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彻底告别陆地,像两个迷路的旅人,在这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探寻它的辉煌、它的浪漫和它那略带忧伤的绝代风华。”
窗外,一艘贡多拉缓缓划过,船夫那悠扬的歌声,顺着水波,飘进了他们的房间,也飘进了所有观众的心里。威尼斯的故事,就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