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359章 你们一年能赚二十亿美元?

第359章 你们一年能赚二十亿美元?

第359章 你们一年能赚二十亿美元? (第1/2页)

追悼会结束,并没有让苏文宸消沉下去。
  
  反而让他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和方向。
  
  回到铁道部家属院。
  
  苏文宸表面的平静很快被内在的紧张取代。
  
  灯光下。
  
  他再次沉浸在那些资料中,做最后关于盐碱治理效益的报告,金羽鸡和速生鸡的数据对比,以及引进设备后的效益测算等。
  
  他只能调动所有能调用的资源来进行争取。
  
  既然是特区,那就要有点特殊的样子。
  
  接着苏文宸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房间里,为明天上午的筹备会议做着最后准备。
  
  次日上午10点。
  
  国家计委会议室。
  
  长条形的大型红木会议桌,两侧已经坐满了各部委的派过来的副职代表。
  
  有的甚至是直接领导亲自过来。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映照在写满数字和项目名称的黑板上。
  
  不少人前面桌上的铜制烟灰缸里,都堆积着一些半熄的烟头。
  
  由于苏文宸座次靠后,前面他也是见识了一轮轮各部门之间的唇枪舌剑。
  
  “下一个,工业部代表!”
  
  听到这话,一个中年人整了整衣服站起来说道。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工业部这次申请在东北工业基地那边,引进一套西德的高精度无缝冷拔钢管生产线。”
  
  “这是我们的初步收集的资料,如果能引进这套设备我们国内的特种钢材冶炼技术,会有很大的突破。”
  
  “我们工业的基础材料水平,也会提升一大截。”
  
  “我们的军工,还有机械制造,都能因此受益。”
  
  工业部代表的话一说完。
  
  上首的计委领导翻了翻对方的材料。
  
  “你们都什么意见?”
  
  听到这话,坐在他对面的能源部门代表就率先打断道。
  
  “我认为这件事不急迫,上面写的冷拔钢管数据确实优秀。”
  
  “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基础钢材才有多少?”
  
  “就算引进回来了,一年能生产多少?”
  
  “一些普通的机械制造,是否有必要使用这个高端的钢管。”
  
  对方听到这话,脸上明显有些不满意,立刻说道。
  
  “老刘,情况是在变化的。”
  
  “我们最新调研发现,这套设备对于提升精密轴承钢管的制造工艺至关重要,甚至在石化勘探这种领域也有很大潜力。”
  
  “对你们能源相关领域也有很大影响。”
  
  听到这话,前面能源部代表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不过最后还是沉默了。
  
  但是另一边前面挂着轻工部桌牌的一个干部站起来,他语速很快。
  
  而且非常直接道。
  
  “老高,咱们都清楚,现在每一笔外汇都是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
  
  “你说的高端装备领域应用,确实重要,但那是七五,八零,甚至是八五以后的规划,甚至更远的目标了!”
  
  “而眼下,我们下面的轻工部门等着各种化纤原料下锅,已经等着眼珠子都红了。”
  
  “你这套钢管线是很先进,但比起解决当下,最急迫的民生和基础工业需求问题,它是不是显得有点锦上添花了?”
  
  “我认为你这个项目,完全可以列入储备项目序列,在急迫性上完全可以等等。”
  
  他的话引起会场一片低低的议论声,很多人默默点头。
  
  工业部代表的脸色有些涨红。
  
  直接看向计委李振林主任,后者眉头紧锁,顿了顿继续道。
  
  “暂时列入储备项目序列,后续等七五计划时候再看情况。”
  
  显然他也认可前面代表的反驳。
  
  由于前面刚刚经过一轮激烈争论,所以坐在上首的计委领导直接强调。
  
  “这次外汇就这么多,所以每一份外汇指标却必须像一个拧紧的水龙头,我们每一滴都要精打细算。”
  
  “所以这次引进的项目,主要是引进对国家对人民帮助大的,后续收益高的项目。”
  
  “那些有待改良的项目,放在后面我们得趁这个窗口期,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已经有了,或者是不急迫的,先放在后面再说。”
  
  “下一个,黄淮海特区代表!”
  
  听到这句话,苏文宸精神一震。
  
  连忙也整理一下站起来。
  
  而且从现在特区的名称也能看出来,经过半年多的发展。
  
  上面对特区的称呼,也从原来的盐碱地治理特区,慢慢转变成了黄淮海特区。
  
  显然这代表他们特区,已经进入上面规划的版图了。
  
  这也代表,上面也属意在黄淮海这片,规划一个中心城市,带动附近区域发展。
  
  想到这里,苏文宸连忙起身已将准备好的《特区农业现代化配套引进方案》分发下去。
  
  “各位领导,我们特区这边申请引进四项跟农牧相关的生产线项目。”
  
  “首先是一整套大型化肥生产线,包括合成氨反应塔和尿素造粒塔。”
  
  “第二项是大型饲料氨基酸生产线!”
  
  苏文宸话音刚落,前面被反驳了一脸的工业部代表,直接看着苏文宸发下去的资料,质疑道。
  
  “你们特区这是来吃大户了啊!”
  
  “开口就是四种项目,前面化肥厂我就不多说了,前面才刚给你们农业口,一下子引进了十几条。”
  
  “我就先说这个引进饲料厂?”
  
  “还是大型饲料厂?”
  
  “你那个说的什么氨基酸我不懂,但我知道一点,咱们国内总共才多少畜牧场?”
  
  “再说也都是拿粮食喂牲口,咱们为啥还得花费这么一大笔高额的美元?”
  
  “直接喂粮食牲口又不是不长肉。”
  
  “你跟我说,必要性在哪里?”
  
  质疑声起,会场都目光聚焦苏文宸。
  
  苏文宸却完全不慌,因为他知道要是没人质疑那才奇怪了,毕竟前面每个部门申请的都会面临质疑。
  
  就得看你能不能说服众人,让大部分人都觉得你这个项目确实重要。
  
  对他们部门后续也可能有利。
  
  所以他不慌不忙的翻了一下资料。
  
  “诸位领导,你们可以看看我前面发的资料,第三页上有各种数据。”
  
  “这是特区蓝水农场今年的玉米产量实测报告,以及用我们自配饲料和普通饲料喂养的肉鸡增重对比图。”
  
  “刚才那位领导,问我全国都没有多少畜牧场,引进饲料厂的必要性在哪里。”
  
  “那我就给诸位解释一下。”
  
  “首先今年我们特区,有些地方的秋收玉米,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九百斤。”
  
  这个数字一出,会场顿时响起轻微吸气声——因为这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然这也是苏文宸耍的一个小聪明,他可没说平均亩产。
  
  所以听到苏文宸这话,不少地方各省列席的代表,一个个都好奇的看向苏文宸。
  
  显然都被这个产量,吓了一跳。
  
  只有苏皖两省的代表,表情有些古怪的看着苏文宸。
  
  不过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虽然他们知道那是实验室产量。
  
  可是对他们来说,还是期待特区发展起来了。
  
  特别是苏省。
  
  这样他们南面承接沪市外溢的资源。
  
  北面可以承接特区的外溢资源,那着实是美滋滋了。
  
  苏文宸则继续道。
  
  “这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农科院指导下摸索出的合理施肥方案,这离不开大量有机肥的帮忙。”
  
  “而有机肥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家禽才可以。”
  
  “另外我们尝试过,混合氨基酸的饲料可以让肉鸡增重速度至少提升30%。
  
  “这意味着我们能把玉米,豆粕等粮食原料更高效地转化为肉。”
  
  “所以一间大型饲料场,就相当于一座源源不断的粮食生产厂。”
  
  苏文宸转向提问的干部。
  
  “所以化肥提升土地潜力,高品质饲料则可以减少禽畜对粮食的消耗,把粮食更高效转化为肉蛋奶。
  
  “而且这种大型生产线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终压低单位成本,再搭配后面的两个项目,甚至我们准备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而不仅仅是引进一条饲料生产线。”
  
  “如果项目落地,我认为这能够让我们人民群众,以最低的成本吃到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