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尼古拉一世的长女: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
170、尼古拉一世的长女: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女大公 (第2/2页)就在米哈伊尔学习和练琴的这段时间,《现代人》杂志已经发行了两期,只不过每次拿到手,这位女大公高兴的同时难免有些遗憾,只因这两期除了正在连载的长篇以外,其它什么都没有,似乎作者正在忙着其它一些事情。
不过即便如此,在拿到新杂志后,这位女大公还是很快就抽出时间看了起来。
于她而言,这部正在连载的长篇最令她感到惊异的无疑还是那些看似充满了矛盾但似乎又有迹可循的心理描写,尽管中的一个个人物似乎都处于神经质的状态下,但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种心理绝非耸人听闻,而是似乎在向人心的最深处进发。
至于这部前面几期的内容,依旧围绕着两条线索推进,在那位可怜的小姑娘涅莉那里,由于我救了她照顾她,终于是逐渐对我敞开了心扉,并且跟我讲了她母亲和她的经历:
“这是一个一度经历过幸福的弃妇的故事;她贫病交加,受尽折磨,众叛亲离;她可以指望的最后一个人——自己的生父,也对她闭门不纳。她父亲曾因她而受尽侮辱,后来又由于难以忍受的痛苦和凌辱丧失了理智。
这是一个走投无路的女人的故事;她拉着她认为还是孩子的自己女儿的手,在寒冷而又肮脏的彼得堡沿街乞讨;这女人后来又接连好几个月躺在潮湿的地下室里奄奄一息,她父亲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肯宽恕她,直到最后一分钟他才猛然醒悟,急忙跑去宽恕她,可是他看到的已不是他爱她胜过爱世界上一切的女儿,而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样的故事,似乎又跟中另一条线形成了呼应,娜塔莎抛弃了她的父亲,选择跟公爵的儿子私奔,而写到这里,那位老人不出意料地输掉了官司,毕竟一个小贵族又怎么可能赢得了一位公爵?
这位老人即将破产,由此甚至萌生出了跟那位公爵决斗的想法。
而那位公爵此前虽然表现得格外高尚和敬重娜塔莎,但熟知他儿子软弱天真善变的本性的他,无疑是以此充当权宜之计,只要这么拖下去,他的儿子自己就会变心。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眼见一切都在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后,这位此前一直彬彬有礼,表现得十分高尚的公爵,也是变得越来越轻佻和放肆,似乎在伤害了别人还不够,还希望别人在精神方面为他们提供一点乐趣,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此外,我还想对您说明一点:我性格中还有这么一个您不知道的特点——我对所有这些庸俗不堪、分文不值的天真烂漫和田园牧歌深恶痛绝,我的最大享受就是永远装腔作势,先是自己装成这副模样,采取这种腔调,接着便百般抚慰和鼓励某个永远年轻的席勒,然后突然给他一记当头棒喝。”
“这种突然撕下假面具,这种恬不知耻地突然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真面目的玩世不恭,能使人获得一种特殊的快感。”
在彻底显露出这样的姿态后,他便得意洋洋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我记得,在当时,我曾怀着人道主义的目的回到乡村……嗯,于是我就追起姑娘来了。记得一个牧羊女有个丈夫,是一个很帅的年轻庄稼汉,我把他痛打了一顿,想把他送去当兵(这都是过去的恶作剧,我的诗人!)但是没有送成。他死在我办的那家医院里了……
我在村里办了一家医院,有十二张病床——设备好极了……话又说回来,这家医院我早停办了,然而当时却引以自豪:我是个慈善家,可是一个庄稼汉却因为妻子被我打死……
啊呀,您怎么又做鬼脸了?您不爱听,恶心?触怒您那高尚的感情了?好了,好啦,请稍安毋躁!往事如烟,俱往矣。我做这事的时候,满脑子全是理想,想造福人类,建立一个慈善社会……当时我就走上了这条路。我打人也就在这时候。现在我不打人了;现在该装腔作势了;现在,咱们大家都在装腔作势——时局使然……
但是现在我感到最逗的还是那个大傻瓜伊赫梅涅夫(管家)。我有把握,这老家伙肯定知道这庄稼汉故事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可是那又怎么样?他由于心地善良,他的心好像蜜糖做的.而且十二年来硬是袒护我,替我撑腰,直到引火烧身,烧着了他自己。
哈哈哈!好了,这一切全是扯淡!来,干杯,我的年轻朋友。我说:您喜欢玩女人吗?”
怀揣着某种颇为特殊的心理,这位公爵已经完全兴奋起来了,以至于向中的“我”说起来自己的人生准则:
“比如说,我早已经自我解放了,没有任何羁绊,甚至不受任何义务的约束。只有当某事能给我带来好处的时候,我才认为自己责无旁贷。不用说,您对凡事凡物决不会这么看;您的手脚被捆住了,您的口味是病态的。
您追求的是理想,是美德。但是,我的朋友,我倒挺乐意承认您惠予宣示的一切;但是,倘若我十拿九稳地知道,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乃是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我怎么办呢?一件事越高尚,其中自私自利的成分就越多。
爱你自己——这是我承认的唯一准则。人生是一笔交易;不要做冤大头,不要虚掷金钱,但是,当有人为您做了什么事,倒也不妨略予酬劳,这样做,您也就为他人尽了自己的全部责任——如果您硬要说什么道德不道德,这就是我的道德。
虽然,不瞒您说,依愚见,还是不付给他人报酬为好,要迫使他人为您白干。我没有理想,也不想有理想;我从来也没有感到有追求理想的必要。人生在世,即使没有理想,也能过得很开心,很美……”
看到这里,尽管之前早就惊叹于这部当中精深的心理描写,但是到了这一部分,随着这位此前彬彬有礼、表现得极为高尚的公爵显露出自己真正的面目,这位玛利亚女大公在唾弃这位公爵的无耻的同时,整个人的身心都仿佛随着这暴风雨一般的思想洪流飞到了天外。
等到一切落幕,余下的只有如同洪钟般的文字的回响,隐隐间似乎还传来了作者的激愤和痛斥,正义何在?公理何在?这便是上流社会的贵族?而人除了无耻地生活下去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生活,难道就真的别无他法?
善良和勤恳只能沦为何物?
等到这位女大公从震颤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她往下翻的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与此同时,由于这一期的内容是如此赤裸裸且富有冲击力,也是让这一期的《现代人》,引起了更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