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桃林(一)
第一章 楔子桃林(一) (第1/2页)【大唐,这片广袤无垠、风云变幻的土地上,江湖与朝堂的风云始终翻涌交织】
长安城郊,桃林。
桃林的花不该在这个时辰凋落。
李逸尘低头,看着掌心那片刚接住的花瓣。边缘泛着不自然的暗红,像被火燎过,却又触手生寒。他蹙眉,指节下意识扣紧了剑柄。
剑在嗡鸣。
不是风动,不是错觉。那柄三百年嗜血无数的长生剑,此刻正在他掌中震颤,锈蚀的剑脊渗出细密水珠,顺着玄铁纹路蜿蜒而下,最终滴落在桃木根上。
“滋——“
泥土腾起一缕腥烟。
李逸尘猛地抬头。桃林尽头,一道人影正踏着满地残瓣而来。那人走得很慢,好像怕惊醒地下的冤魂,却每一步都让剑鸣更剧。当第十七步落下时,李逸尘腕间银链骤然绷直——这是当年先祖李太白用来锁住剑灵的诗稿熔铸之物,此刻竟发出不堪重负的裂响。
人影在十丈外停住,斗笠压得很低,只露出一个模糊诡异的笑。
“李大椿。“对方开口时,声音里带着熟稔的恶意,“你欠楼兰的那条命,该还了!“
他声音不大,但蕴含的内力却震得周边桃花满天散飞。
长生剑鸣戛然而止。
李逸尘的银链在腕骨上勒出第二道血痕,这次他闻到了焦糊味——熔铸成锁链的《蜀道难》诗稿正在碳化,李太白的字迹如垂死蜈蚣在银链表面扭曲爬行。
斗笠客突然抬脚碾碎一片花瓣,腥甜的紫烟从鞋底渗出。这是西域巫蛊之术,能让人在幻境中重历最痛苦的记忆。十年前天山雪崩夜,他用这种香送走过十七个昆仑派弟子。
“楼兰人收债都用死魂香开路么?“李逸尘暗运摘仙神功闭息。知道他曾用过“李大椿”这个名字的,只有西域楼兰刀客了。
“哈哈…“斗笠客的笑声像生锈刀鞘摩擦:“你该闻出来了,这次的香里掺着碎叶城的月光。“
李逸尘瞳孔骤缩。碎叶城是李太白诞生的西域孤城,也是他血脉里大椿功唯一的命门。手中的剑柄突然烫得几乎握不住,那些凝固的血锈开始蠕动,渐渐拼凑出半张他熟悉的脸——正是一年前被他斩于剑下的昆仑掌剑长老,此刻却在玄铁上对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
“喀啦——“
桃林深处传来棺木开裂的闷响,与他怀中那半阙《塞下曲》的震颤频率完全一致。李逸尘终于明白,去年重阳夜在敦煌驿站刺杀他的黑衣人,为何宁死也要用血浸透那卷诗稿——原来墨迹是引,血迹才是真正的符咒。
风突然停了。所有悬浮空中的花瓣同时转向东方,那里不知何时多了盏飘摇的纸灯笼,灯罩上赫然写着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残句,字迹与银链上的《蜀道难》同出一脉。
“原来连李太白的遗稿都成了锁魂阵眼。“他冷笑着一剑劈向自己左臂,银链应声而断的瞬间,整片桃林的根系破土而出,每一根都缠着写满盛唐诗篇的裹尸布。
锁心链断裂的刹那,裹尸布上的诗篇突然迸发出幽蓝磷火。李逸尘踩住其中一卷正在燃烧的《秦王破阵乐》,布帛裂开处赫然露出半幅褪色帛画——画中人身着隋制铠甲,手持的却是一柄与长生剑形制完全相同的武器,剑穗悬着的银链正与李逸尘腕间银链残骸共鸣。
“武德二年...“他碾开碳化的帛画落款,瞳孔剧烈收缩。那年李渊刚称帝不久,派次子李世民秘密西征突厥,而画中人身后的军旗分明标注着「陇西李氏秘军」。
斗笠客的斗篷在磷火中化作飞灰,露出布满刺青的脸——那些靛蓝色纹路并非普通江湖人的图腾,而是用《大唐创业起居注》的原文在皮肤上蚀刻出的密文。当他的喉结滚动时,字句竟随着声带震颤浮现半空:
「丙寅,星孛于虚危,有赤光坠晋阳宫。高祖命秦王以承影剑镇之,剑吞凶星,然持剑者皆癫狂而死...」
长生剑同时发出龙吟,那些蠕动的血锈彻底剥落,露出剑脊上「承影」两个古篆。李逸尘踉跄后退几步,第一次看清剑的全貌:这根本不是李太白铸的长生剑,而是唐高祖李渊为镇压太白凶星打造的噬主凶器:承影剑!
桃树根系裹尸布上的《秦王破阵乐》旋律陡然凄厉,爬出无数尸骸纷纷立起,他们穿着武德年间的裂甲,心口皆插着残破诗卷。最前方那具穿着紫金虎贲盔甲的白骨骷髅抬手摘下自己肋骨,骨头上密密麻麻刻着大椿功全本——正是李逸尘去年重阳夜丢失的那截右臂骨。
“难怪每甲子返童时都少一块骨头。“他嘶声大笑,终于读懂银链内侧那句被血垢遮盖的箴言:
「太白蚀唐,承影噬李。十六世孙,当为鼎炉。」
磷火映照下,斗笠客脸上的《起居注》文字开始重新排列,最终汇聚成玄武门之变的真实记载。其中「太白经天」四字突然滴落墨汁,化作一条黑蛟缠上李逸尘正在蜕变的少年躯体——这才是李渊藏在承影剑里真正的长生术:以诗仙血脉为茧,喂养那条吞噬了凶星太白的洪荒孽种。
“大哥,别来无恙?“
那具紫金盔甲骷髅的下颌骨突然开合,发出李承乾标志性的口吃声。李逸尘的脊椎窜过寒意——这分明是史书记载早夭的废太子!
此刻,斗笠客诡异一笑。手中长剑在空中划出十字剑气,直逼李逸尘,无数骷髅如蝗虫一般向李逸尘压来…
李逸尘手中剑瞬间出鞘,爆出耀眼白光,刹那罩住整个桃林,仿佛抽空所有一切后又化成一道闪电消失在剑鞘。
“枯荣剑意!“斗笠客双手捂住脖子,跪在地上,血丝从手缝渗出,双眼凸出如铜铃,满是惊愕和不甘,“你竟然练成摘仙神功第八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