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宋文豪 > 第238章 成为圣人的途径

第238章 成为圣人的途径

第238章 成为圣人的途径 (第2/2页)

而自王阳明开始,所有心学儒者在工夫论的设定上,都是不约而同地以周敦颐的“静功”方法为基础的,只是在解读方面各有说法。
  
  ——换言之,陆北顾现在学的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原教旨的工夫论。
  
  陆北顾依言调整,努力让视线落在鼻尖前方尺许的虚空处,不再四处游移。
  
  “呼吸,当如春蚕吐丝,绵绵若存。”
  
  周敦颐的声音如同引导,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吸时,不必刻意深长,但求自然匀细;呼时,亦勿急促,缓缓吐出胸中浊气。意念随气息出入,知其来去,却不着意强求,是为‘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最开始是孟子提出的,后被宋明儒者如陈白沙、王阳明单独拎出来,当做修养心性的办法,主要强调既不散逸遗忘,也不刻意助长,保持自然平和。
  
  陆北顾尝试着跟随,初时还有些刻意,几息之后,渐渐感觉呼吸变得悠长了一些,胸腔中那股因压力和思虑而郁结的气息,似乎真的在缓缓排出。
  
  窗外风过竹林的簌簌声,书卷的陈旧气味,都仿佛被这专注的呼吸隔开了一层。
  
  “此为调息。”周敦颐观察着陆北顾的状态,继续道,“息调则心渐宁,然心猿意马,最难降服。此时,当‘观’。”
  
  “观?”
  
  陆北顾心中微动,这话听起来挺玄乎的。
  
  “非观神佛,亦非观幻境。”
  
  周敦颐仿佛看穿了他的疑惑:“以诚观心即可。”
  
  这便是周敦颐工夫论的核心了,也就是“诚心观天地生物气象以体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入静状态下,体验宇宙生机与道德本体的统一。
  
  “无极,无形无象,至静至虚,乃吾心澄明未发之本体。太极,阴阳互根,动静相生,乃吾心感应万物之灵机。汝当凝神静虑,想象己心如那‘无极’之渊深静默,包容万象,不为所动;又观那‘太极’之动转不息,阴阳流转,生生不已,正是此心感通万物之妙用。”
  
  “此心体,本自具足,光明莹澈,如皓月当空,朗照万川。纵有浮云遮蔽,其光不减分毫。汝只需觉察浮云往来,任其生灭,不迎不拒,不随不逐。心念自然如浮云过太虚,不留痕迹,本体之明月自现。”
  
  这两句话里的“未发”是《中庸》重要概念,指喜怒哀乐未发时的中正状态,宋儒如李侗、朱熹极其重视在“静中体验未发气象”,而“不迎不拒,不随不逐”则是工夫论静立处理杂念的核心原则,强调不刻意压制也不跟随,保持觉知与超然。
  
  陆北顾依言静立观想。
  
  初时,杂念纷至沓来:未来的礼部省试、欧阳修的话语、太学的喧闹、甚至现代记忆中的琐事碎片.
  
  这些念头如同一团团浓密的乌云,遮蔽了那想象中的明月。
  
  他心中不免焦躁,眉头微蹙,身体也随之僵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