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今年元夜时
第293章 今年元夜时 (第1/2页)嘉祐二年,正月十五。
国子监显得格外空旷沉寂,因为今天这时候大家都出去过节,监里几乎已经没人了。
陆北顾最后自学了一天,起身到脸盆那里,掬了一捧清水洗了洗脸,让自己清醒了一下。
随后,他穿好衣服离开了国子监。
甫一离开国子监所在的相对清幽区域,喧嚣声便如实质般涌来。
陆北顾沿着蔡河湾向东,再折向北,穿过麦秸巷,通过保康门桥进入了内城。
之所以不走“南熏门内大街-龙津桥-朱雀门-御街”这条他平时经常走的路,是因为这条主干道,今天必定是堵得严严实实的。
而进了内城之后,陆北顾甚至有种错觉,那就是脚下的道路,都正在密集的脚步中“震颤”.
随着天色渐暗,沿途的景象也变得好看了起来。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处不在的灯。
家家户户门前挑着或简朴或精巧的灯笼,竹骨纱面绘着花鸟虫鱼、吉祥图案,橘黄的光晕在寒夜里晕染开一小片暖意。
而孩童们提着兔子灯、莲花灯在人群中穿梭嬉闹,清脆的笑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松脂燃烧的独特清香。
从大相国寺和大乾明寺相夹的那条道路向西拐,靠近御街主干道,灯火的规模与亮度便开始成倍增长。
各大行会搭建的巨型灯棚耸立在街衢两侧,彩缯扎缚的牌楼流光溢彩,上面悬挂着成排的琉璃灯。
街边还有吸引人的走马灯,灯壁上的剪纸骏马便循环往复地奔驰,引得围观者阵阵惊叹。
而不少中小灯棚下则悬挂着密密麻麻的谜笺,墨迹淋漓,吸引着士子百姓驻足苦思,猜中谜底者往往能得些笔墨、果子、精巧小玩物之类的彩头,引来一片羡慕的哄笑。
“雪泡梅花酒——”
“刚出炉的乳糖圆子,热乎的~”
“滴酥水晶脍!”
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两侧的吃食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蒸笼掀开,白茫茫的热气裹挟着甜糯的香气;而另一个摊位的铁鏊上煎着滴酥,油花滋啦作响;旁边蜜饯摊子前,晶莹的糖霜在灯火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让让!让让!贵人车驾!”
几声急促的呼喝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由远及近。
陆北顾跟着人群侧身避让,只见数辆装饰华美、挂着特殊旗帜的牛车在健仆的开道下缓缓驶过,车上垂着流苏锦帘,隐约可见里面盛装女子的轮廓。
车轮碾过铺满灯影的青石板路,更是留下淡淡的香风。
好不容易挤到了巍峨的宣德门下。
宣德楼前那座高达数丈、由数万盏各色灯烛堆迭而成的“鳌山”灯棚,如同燃烧的光之岛屿,飞龙盘踞,彩凤翔舞,仙人楼阁隐现其间,火树银花,将宣德门前的广场映照得亮如白昼。
教坊乐工在高台上奏着《万年欢》、《倾杯乐》等应景大曲,悠扬的丝竹管弦之声试图统御这鼎沸的人声,却也只能成为这宏大交响中的一个声部。
陆北顾并未走向宣德门广场的核心,而是往靠近金水河畔的开封府衙指定区域奋力挤去。
这里相对靠近河岸,视野开阔,人群虽也密集,但不如御街中心那般水泄不通。
他远远就看到了空地边缘那两个熟悉的身影。
张载正焦急地踱着步,他双手拢在袖中,不时抬头望向宣德楼方向,又低头看看地上那堆物件,显得心神不宁。
而沈括则全然不同,他正蹲在地上,神情专注,借着旁边一盏大灯笼的光亮,和一个工匠模样的人对着一个巨大的、已经完全成型的藤编骨架低声讨论着。
他手里拿着一根炭笔,在展开的绢布上快速画着什么,又指着骨架的某个节点比划。
地上还堆着由素色绢布组成的球囊,以及几捆粗实的麻绳,还有一只特制的、带着铜制防风罩的炭炉。
“子厚兄!存中兄!”
陆北顾拨开人群,快步上前,声音在喧嚣中不由自主地拔高了几分。
“你可算来了!”
张载猛地抬头,一步跨上前紧紧抓住陆北顾的手臂,力道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