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雍正送温暖
第二十三章 雍正送温暖 (第1/2页)弘历所想到的策略涉及到改革与赈济并举,是以建立新制度的方式完成赈饥工作。
尽管,赈饥完成的不好,对于大清的统战阶层而言,不是什么不能容忍的失败。
但弘历要想完成的好,也就还是难免要涉及到分配制度的改革,要触及到损坏权贵官僚的部分利益。
而弘历也知道,康熙其实是希望后人能勇于革新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选雍正接位;
而他的便宜父亲雍正,则更是一位继位后不惜亲自下场的改革干将,自然更希望他这个儿子能敢于改革的。
所以,弘历才决定用改革的方式完成赈饥工作。
至于弘皙想借此打击异己、公报私仇,弘历也早已料到,但他对此并不介意。
反正弘皙要打击的是八爷党。
何况,他若不支持弘皙这样做,弘皙也不会支持他借机改革。
于是,弘历也就没有反对,只附和着弘皙:
“大哥哥说的是。”
“那我们先联名请旨,然后就拿这两万石粮食去赈饥,等旨意下来,就着手开展这事。”
弘皙接着说道。
弘历颔首:“一切听大哥哥的。”
弘皙见弘历如此配合,不与他争主次,对弘历是越发的满意,而也就对弘历更加推心置腹地说:
“以为兄的经验,这赈饥事,最重要的就是看紧赈饥的粮食进到饥民嘴里,防止奸猾官吏从中克扣!”
“所以,看紧出粮与煮粥两处最重要,出粮这事,就由你弟弟你去看,煮粥由哥哥我去城外去看着!”
“只要你我兄弟,把这两处看紧,就能防止这里面的贪污之事发生。”
“好!”
弘历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弘皙让自己负责监督出粮,其实还是有些不放心自己这个年少的弟弟,怕自己因为经验不足被奸臣墨吏给坑害,而连累到他,才亲自去监督煮粥的事。
这样的话,自己即便监督出粮监督的不好,他也能通过监督煮粥的事,在最终环节,查出有没有奸弊情事。
如此,若是出现,户部实发的两万石粮食没有全部赈济到饥民的情况,而被康熙询问原因时,他也就能把锅甩到自己头上,说是自己监督出粮没有监督好。
弘历对此也没有争辩。
因为,他现在要想让别人相信他的能力,也只能拿事实来证明。
而弘历没有争辩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监督出粮,是在顺天府衙的仓廒监督出粮,不用受冷风吹,也不用去问那城外熏人的臭味,能够待在温暖如春的室内。
这对于弘历而言,自然可以在做事的时候,让身心更为舒服一些。
随后,弘历就带着部分顺天府官员一起回了城,往顺天府衙而来。
彼时,再次下起雪来。
漫天琼花飞舞。
弘历双手揣袖地坐在车里,看着被铅云笼罩而迷茫浑浊的街道。
没多久,他就听见阵阵哭声传来,随后就看见是几个男丁正抬着一具薄棺,从铅幕中出现,往城外走去,且正撒着一些纸钱。
只是纸钱不多,很快就被湮没在铅幕里。
“唉,又冻饿死了人。”
“我们这些城内旗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呀,为何朝廷就只赈济城外的人?”
“还不是上面老爷们,怕万岁爷知道我们旗人的实数,不肯上报实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