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又僵住了
第498章 又僵住了 (第1/2页)“渡河项目在马来西亚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核心技术的韧性和交付能力。”徐平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带着一种叫做逻辑闭环的力量。
“但这恰恰说明,在当下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资源必须绝对聚焦。
海思的芯片突围是命脉,是‘渡河’项目能持续挺进的根基。
贸然分散资源,跳入整车制造这个深不见底的红海,风险敞口过大,一旦制裁提前落下,我们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他调出几份报告摘要投屏:
“博世模式,依托我们在ICT领域的绝对优势,专注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车联网模组这些核心增量部件。
这才是风险可控、利润来源清晰、最符合华兴基因的稳健之路。”
他又把博世的数据投屏出来,顿了顿继续说道,“看看博世的利润率,看看它不可撼动的行业地位!做规则的制定者,而非台前的角斗士!”
徐平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声音立马响起:
“徐总,郑总,各位同仁!
国兴的教训就在眼前,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制裁若来,终端首当其冲。
我们必须立刻开辟新战场,Allin智能电动车整车。”
姚尘风语速快而有力,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
“这是未来三十年的超级赛道,市场规模是万亿级。
特斯拉的崛起就是明证!
华兴在AI、芯片、通信、智能座舱上的深厚积累,完全有能力支撑我们打造世界级品牌!”
“只有掌握整车,才能定义用户体验,掌握数据闭环,吃到最大块的蛋糕。
这是支撑我们突破封锁、度过寒冬的千亿级引擎。
风险再大,也必须搏!
三年,我只要三年时间和资源投入!”
姚尘风的气势如同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坐在他斜对面的徐平,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如冰渊。
当郑非眼光扫过来时,姚尘风也调出了华兴终端BG的密研发的成果,“我们的车载通信模组自研率早已突破临界点,整车制造可以找代工!”
“目前智能座舱系统和MDC计算平台原型要差一些,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大脑’和‘神经’!
三年!只要三年投入,我有信心再造一个千亿级的终端BG!”
“三年?千亿?”徐平冷笑,毫不退让。
“姚总,乐视的尸骨未寒,整车是资本绞肉机!
华兴有多少血可以流?
人才结构是硬伤!
全球顶尖的汽车工程师都在传统大厂,挖角成本高到离谱,还会树敌无数!
客户关系呢?
奔驰、宝马刚和我们签了车载系统合作协议,转眼我们就下场造车和他们竞争?
胡总负责的全球运营商市场这块压舱石还要不要了?”
“退一万步说,进入新的领域,做整车失败,伤了‘华兴’这个品牌,这种失败的风险我们承担不起。”
徐平的反击,逻辑严密,直指核心风险,充满了对华兴自身基因和现实处境的深刻洞察,如同一块巨大的寒冰,试图扑灭姚尘风点燃的火焰。
胡向东立刻接口,语气沉重:
“徐总说到关键。信任一旦破裂,重建的代价难以想象。
供应商模式,才能广结善缘,风险最小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