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一举两得
第500章 一举两得 (第1/2页)就在众人觉得徐平和陈默的方案足够吸引人的时候,没想到对方还没完。
徐平把大家震惊和好奇的表情都收入眼底,暗道一声真爽,然后继续说道:
“第四,快速验证,小步快跑。利用合作伙伴现有的制造资质和产线,省去自建工厂、搭建完整供应链体系的3-5年时间和千亿级投入。”
“我们可以最快在12-18个月内推出首款产品(SEV,增程/纯电智能SUV),快速投放市场,接受真实用户检验。
根据反馈,灵活调整技术路线、合作策略甚至合作伙伴。
成本低,试错快,船小好调头!”
“第五,风险隔离,蓄势待发。”徐平的声音带着强大的说服力,一一化解董事们最深的忧虑:
“品牌风险?
由新品牌和合作伙伴承担,与华兴主品牌隔离,即使失败,无损华兴根基!”
“资产投入风险?
聚焦ICT核心研发,轻资产运营,避免千亿级工厂投入拖垮现金流!”
“供应链地狱?
传统制造和基础三电供应链由合作伙伴管理,华兴专注高附加值、自主可控的ICT供应链!”
“客户关系风险?
我们是以技术合作伙伴和赋能者身份出现,为车企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与奔驰、宝马等高端客户在车载系统上的合作不仅不受影响,反而可能因技术实力彰显而加深!
运营商市场稳如泰山!”
“技术验证与数据闭环?
完美解决!我们的核心系统在真实整车环境、真实用户场景下运行,拿到最直接、最全面的数据!
这对海思芯片迭代、ADS进化、座舱体验优化,价值无可估量!
核心技术闭环真正打通!”
“能力积累?
通过深度参与智选车的全生命周期,我们在整车领域的系统集成、用户需求洞察、渠道建设、售后体系搭建等能力,都能得到宝贵的实战积累!
这些经验,是为未来,无论华兴是深化智选,还是时机成熟时亲自下场,都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徐平一气呵成,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他将陈默方案的精髓和对抗董事担忧的“盾牌”,阐述得淋漓尽致。
最后,他总结道:
“智选模式,是在当前极端复杂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下,既能规避整车制造的巨大风险,又能突破供应商模式的天花板,同时为华兴切入智能汽车万亿赛道、积累核心能力、验证技术路线、并最终掌握未来话语权的最优解!
它不是妥协,而是更灵活、更务实、更具战略纵深的进攻路径!”
“如果智选模式成功,进,则可以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退,则有了智选模式经验,打出了品牌,做HI模式也会有整车厂抢着和我们合作。
如果失败,也可以规避伤害到华兴品牌,不涉及重资产,也能弃车保帅。”
说完一脸得意的看着众人。
心里的想法是“罢了,偌大的华兴还是要靠老夫力挽狂澜。”
什么?陈默做的方案?陈默做的不就是老夫做的吗?
报告最后一页定格在核心优势总结和清晰的实施路线图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