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鼎定九州
64.鼎定九州 (第2/2页)“九州鼎乃是圣人所炼制,有千般神奇万般异法,可以镇压人族气运。一旦成功,人族便可稳居洪荒气运,岂能不引起洪荒另外种族的仇视呢!”
弥勒袒胸露乳,周身仙气环绕,如虹似带,飘飘欲仙,气息恢弘、浩大、宽广,大有海纳百川、心系苍生的无量意念,亘古巍然,岿然不动,一面庄严,正色道:
“人主当知,所谓人族大道,便是人族自己自立自强,自我觉醒,自强不息!”
夏禹如醍醐灌顶,精神大振,呼喊道:“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说完,自残身体,将全身大量精血沾在九鼎之上。九鼎受此一激,立刻安定下来。
然而,夏禹此次逆天而行非同小可,上天竟然对人族降下了前所未有的九九天劫。巨雷一道道劈在九鼎身上,也劈在所有人族的心上,痛得他们嗷嗷大叫。慢慢的,九鼎又失去了控制,陷入了自我毁灭的边缘。
洪荒各处,诸大神通者皆未想到夏禹竟然祭炼练如此逆天的宝贝,现在苦难缠身,不少人都乐不可支。唯有三清,女娲只是圣神情却是阴沉,目光盯住人族不语。
铁刹山八宝洞内,卢圣静坐莲台,闭目神游八极,参悟大道。周遭是如同潺潺溪水缓缓流动的七彩霞光,无数地风水火被搅动,却又被七彩霞光分解,一时之间,洞内一气、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来回闪现,道德之气贯盈洞内。
悠悠岁月,就在这期间慢慢溜走。突然心有所感,卢圣睁开双眼,遍扫诸天,道声“善哉!”一道金光从铁刹山冲天而起,化为一宝印,飞到陈都上空,
浩浩荡荡的玄黄之气自崆峒印一冲而下,如潮水起浪,不过片刻,整座祭坛上下就被玄黄之气覆盖。
夏禹大喜,往铁叉山一拜,道:“多谢师尊护佑!”
祭坛虽有人族功德巨宝崆峒印悬下玄黄之气护住,但是周天之上雷霆却是不停反增,气势压迫越发厉害,恍若远古凶兽就要苏醒一般,骇人气息隐隐压迫而来。
夏禹大惊,大声向天下呼喊:“此九鼎乃为镇压我人族气运,保卫我人族安危而造,为吾等人族万世之福祉,万不可失,尔等助我。”
与此同时,人族百姓一一跪倒在地,对着苍天祈祷。只见一股股细弱的念力,一条条颜色各异的法则丝线从亿万人族的身上散而出,汪洋磅礴的信仰之力传遍天地。雾霭笼罩,漫天的金云飘飘荡荡地洒向了洪荒大地,洪荒各方大惊,接着便是大骇。
这股信仰之力竟然不是人族对天地的感应产生的,是人族凭借灵魂深处对自己的执着信念而焕出来的。虽然每一道信仰之力皆是微不足道,但它们却是如此的坚不可摧。
这信仰之力已经不像以往人族信奉天地各方而生的虚无缥缈的信仰,他们是人族千万年来坚不可摧的顽强信念而生。这些崭新的信仰之力是那么的可怕。
直到这时,所有人才领悟到,人族不可小视。这些蝼蚁虽然渺小,但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此次九鼎之立激出了人族千万年来矢志不渝的精神。
铁叉山又飞出一颗宝珠,流光溢彩,毫光绽放,璀璨之间,照耀大千世界,乾坤寰宇。
愿力宝珠飞到陈都上空,漫天浩瀚无边的信仰之力,白光闪烁虚空,笼罩大地,从四面八方汇聚成一道道乳白色,散着莹莹光华的白色长虹宛若一条条蛟龙,巍巍惶惶,猛然飞向宝珠。
只见一道道比刚才更加汪洋磅礴的信仰之力传遍天地,集聚到愿力宝珠上,随后一道恢弘紫气倾泻而下,浩浩荡荡,朝九州鼎倾泻过去。
愿力宝珠,乃是天道圣器,承载天地间愿力法则。如今,卢圣拿其为人族积聚气运,无数人族的愿力和信仰之力被聚集起来,加诸在九州鼎上空。汪洋磅礴的愿力和信仰之力化为一片千里大小的紫色雷云,结成结界护在九鼎身上,轻而易举的将可怕的九九天劫给挡住了。
这时,崆峒印中响起了九声震天的龙吟,只见那盘绕在崆峒印上的九龙印记闪出了道道金光,刷的一下,从崆峒印中闪出九条金龙。那金龙龙尾均匀岔开,颔下有龙珠,晶莹剔透,龙吟阵阵,摇头摆尾,盘旋片刻,飞落下来,各投入到一个鼎中。有九条金龙的加入,九鼎漂浮在虚空中,瑞彩纷呈。
稍后,天劫退,九鼎成。这九鼎结成庞天巨鼎,此时已经心力大损的夏禹费劲千辛万苦在它的身上刻上“九州鼎”三字。
“鼎镇九州,永镇天下,九鼎归位,九州结界起!”
大禹一声轻喝,九个古鼎飞起落到神州九州。只一眨眼的功夫,便见得这洪荒大地,但凡这人族所居、所属,尽皆的,都被罩于了一淡淡的,紫金色的,透明的光罩之内。瞬而。一道耀眼的玄紫金光,自九鼎,沿着这紫金光罩,猛然,迅速爆起,直射九天、幽冥。
九州大地之上升起个一个庞大的结界,保护人族安全的结界,一切仙、妖、巫在进入结界之中-将被结界的力量所压制。这结界便是九州结界。九龙归位九鼎成,九道通天的光柱照耀了三界,这一刻三界所有仙、妖、巫都看到了这奇景,人人都被这奇景给震惊了,人族不亏为是天道的宠儿,要与人族争气运那是不可能的。
此九鼎被后人称为九州鼎,称为人族后天功德巨宝,成为为人族一件能够镇压气运的至宝。气运相连下,天地玄黄造化鼎也随着气运大涨,可镇压大教气运,不略于太极图和盘古幡等先天巨宝。
九州神鼎和天地玄黄造化鼎气运相连,当九州鼎落成之后,洪荒上风云变色,祥光遍布西方须弥山之上久久不息,西方佛门的气运猛涨,瞧得许多大神通者都红了眼,尤其是三清,更是嫉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