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祸不及家人
第366章 祸不及家人 (第1/2页)“汉武、唐宗,前明而后庸,上亦未免俗。”——《郑太祖实录》
史官骂人还是很脏的,他们敏锐的察觉到大郑王朝内部出现了问题,并且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原因归结到文训身上,认为是他晚年精力疲乏、对朝臣内斗无力制止导致的。
但实际上,皇帝陛下只是在养蛊,把天下人、包括他的继承人文若,全都当成玻璃罩子里的爬行动物在整。
我活着,就可以看着你跟他们对垒,锻炼你的能力。如果你能解决他们,压制他们,威服他们,那我就能放心的离开了。
如果不能,我走的时候,会带上他们。
但文训似乎忘记了一些事情,他的老伙计们只是服他、怕他,并非没有跟他掀桌子的能力。
单独一个或许不够看,可如果是一群,那就不一定了。
皇帝,并不是神。
韩登的以退为进很有意思,相比起凌晨的忍耐,他处理的更体面点。
你不能因为韩登在周末郑初的乱世中选择了携资入股而没有梭哈一把,军事能力并不算出彩只能勉强凑合,就觉得他弱。
他是韩珏的儿子,底子本就不弱。又在先周朝堂混迹多年,夹缝中求生,万一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还在底层待过不少时间,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人性善恶、求生手段了如指掌。
他跟文训、孙芝、应开疆不是一代人,却能以强横的实力和明智的选择跻身金字塔最顶端的位置处,没有像孟玄、李嘉那样身死国灭,群雄皆寂,唯我长青。
现在的关陇集团,比韩珏在世的时候更加强大雄厚、盘根错节和根深蒂固。
如果非要找个相似的人物来形容韩登的话,那应该是孙权。
他能跟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其实已经相当厉害了。江东少年,弱冠掌权,赤壁夷陵,坐镇东南。
人们受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会习惯性的忽略、或者说忘记一件事情:孙权跟曹操、刘备根本就不是一代人。
曹操和刘备,跟他的父亲孙坚才是同代人,无论是年龄、官职还是名望。
孙权跟刘禅、曹丕才是同辈人。要比,也应该跟他们比才是。
曹操口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苏轼笔下的“亲射虎、看孙郎”、辛弃疾羡慕和追求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其实早就从侧面印证了他的含金量。
不要被网络上的“江东鼠辈”带着走,受从众心理影响随大流,好像大家都在这样说,我有不同的见解就显得我很另类一样。
诚然,合肥之战确实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成就了晋阳侯张辽的赫赫威名。但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敢说自己长胜无敌呢?
如果真的这样算,曹操赤壁八十万大军没打过周瑜,刘备夷陵七十万大军没打过陆逊,又该如何看待呢?
青史一页会记得,他们都是强者。
在孙权手中,长江以南地区第一次可以和统一的北方中原地区正面较量而不落下风,六朝烟雨,自孙吴始。
紫金山上的孙权墓,静静的望着长江水滔滔而过,又何惧后人泼墨妄言?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同样的,韩登跟孙芝的儿子孙煦(那个在邺城月下追赶冯延、凌晨和韩登,被张承等人埋伏,抓到汴京巡回展览的哥们)、孟玄、李嘉才是同辈人。
他们如今又在哪里呢?
早就退圈了好吧!
李开云老先生微急,因为他拿缩成穿山甲的凌晨毫无办法,又对平头哥韩登投鼠忌器,局面一下子陷入了尴尬的处境。
京城禁军攥不到手里,地方兵将又无法隔绝,不能去其羽翼的话,总不能直接对文若出手吧?
那也太嘚了……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候,出现了一件超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事情,该事件直接让事态严重升级。
八月十五的前一天,青柠和青樱带着腰果前往相国寺礼佛,顺带逛庙会。
女人家就爱逛街凑热闹,再加上这里是大郑王朝的帝都汴京,上一次有危险还是鬼方部来袭的那次,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结果在她们回家的路上,就在下马庄坊外的金明池畔,一辆马匹受惊的马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不偏不倚的刚好撞上她们乘坐的郡公府马车!
直接把一侧的车轮撞散架,差点将整个马车都撞进金明池里,还好路边有棵行道树,刚巧挡住了侧翻的马车。
万幸的是,跟随保护她们的护卫们很给力,当机立断直接将疯马斩杀,把对方车上惊慌失措的车夫扯下来捉住,这才把局面控制住。
尽管如此,车内的三名女眷还是受了伤,青柠的额角被撞破了皮,肩膀脱臼了;青樱的后背和膝盖都有淤青,走路都有些一瘸一拐;腰果还好,被母亲和小姨护着没有受什么皮外伤,但却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小脸煞白,一直哭个不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